第9章 范雎 | 一条计策奠定秦的统一(1 / 2)

历史的参谋 田布衣 1165 字 12天前

他是战国最传奇的人物,是砥砺前行的一代名相。他受尽羞辱,却能让秦王五次下跪,一条策略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睚眦必报、冷血刻薄,一出手战国四大名将就倒下两个。他又恩怨分明,有恩必报,为了报恩,散尽家财,放弃了万户侯的爵位。他就是被司马迁评为“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范雎。

战国时期的魏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这个国家特别出人才,但这个国家却特别不善于用人才。

范雎就是其中一个不被重用的大才。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国芮城人,中国历史上着名政治家、军事家。秦昭襄王时,任秦国丞相,封号“应侯”。

范雎自小出身贫寒,但他志向远大,且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一心想要入仕当官。

但范雎和他的那些前辈一样,在魏国根本得不到重用。

年轻的范雎,怀揣着梦想四处游说,期待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人,结果四处碰壁。

没有办法范雎只能回到魏国,他希望能为魏王做事,但因家境贫寒,没有资金上下打点,无法直接拜见魏王,最后只能到魏王的宠臣须贾家里做门客。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后来魏昭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雎跟随。

魏国使团来到齐国,待了几个月都没有什么结果,齐襄王听说范雎口才了得,就派人赏赐范雎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范雎推辞不敢接受。

须贾作为这次出使的主角,却没得到齐襄王赏赐的礼物,这样一来,心胸狭窄、贪财好利的须贾在面子和财富上都有损失,他对范雎怀恨在心。须贾认为范雎把魏国秘密出卖给了齐国,所以才得到这种馈赠,他让范雎收下牛肉美酒,还回黄金。

回到魏国后,须贾在魏国相国魏齐面前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地诬告范雎通敌卖国。

魏齐听后勃然大怒,命人对范雎严刑拷打。范雎肋骨被打断,门牙被打掉,身上的伤痕数不胜数。

为了活命,范雎只能装死。

魏齐派人用席子把范雎卷起来扔到了厕所里,宾客喝醉后,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

范睢的口才真不是吹的,他居然把看守忽悠得团团转,最后把他放了。

逃跑后的范雎,化名张禄,躲在了魏国人郑安平家里。

后来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在郑安平的帮助之下,范雎见到了王稽,两个人话还没说完,王稽就发现范雎是个贤才,就这样,王稽成了范雎生命里的第二个贵人。

在王稽的帮助下,范雎顺利进入秦国。

范睢在秦国呆了一年多也没能获得召见,于是他上书秦昭襄王,陈述了秦国内政利弊,太后专权,魏冉贪恋私利。

秦昭襄王看到之后心中大悦,召见了范雎。

最后,在秦昭襄王五跪之下,范雎下定决心辅佐秦昭襄王,成了秦昭襄王的客卿。

范雎成为客卿后,为秦昭襄王解决了内患,也解决了外忧。

对内,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襄王夺取了宣太后的权利,把干预国政的穰侯、高陵君、华阳君及泾阳君逐出国都,达到了中央集权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