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意外的生意(1 / 2)

上了车孙小欠一个劲儿的埋怨长海和援朝,说他俩不够哥们意思,去牡丹江这么有意思的事都不带他。

长海有点心虚,平时三个人关系铁的跟亲兄弟一样,结果发财的机会却给人家扔了,有点说不过去。

长海思前想后的,又找援朝商量了一下,其实找援朝商量也是白商量,从小到大都是长海说啥是啥。长海就图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长海把小欠拉到小黑屋,神秘的拿出来五根“大黄鱼”递给他。

“欠哥,别怪哥们儿没想着你,就这么个意思,但是有一点,藏好了,但凡你露出去一点风声,让我知道了,我死之前肯定先把你拉着垫背。”

孙小欠张着大嘴,大口的喘着气,结结巴巴的赌咒发誓。

“我孙小欠发誓,但凡以后我说出去一点今天的事儿,我就肠穿肚烂,不得好死!”

结果这一路上,孙小欠就跟一个大内公公一样伺候着长海和援朝,而且还眉开眼笑的,但凡超过一个小时,两人没指使他干点啥,他就慌了,肯定跑过来问长海和援朝是不是自己有啥地方做的不好。

长海不厌其烦的劝他用不着这样,援朝倒是乐在其中。

孙小欠自己觉得长海没把他当外人,自己比他俩大,那就应该有个当哥的样。

“亲弟弟”给大哥五根“大黄鱼”开玩笑呢!亲兄弟有几个能做到的?五根!啥概念?解放前京城前门楼子跟前,整套的三进四合院也才要四根。

反正是但凡到了编组站,孙小欠都要跑下去,想尽办法的弄些好东西上来“孝敬”长海和援朝。

一直到了牙林,孙小欠这趟差领的粮票都花光了,兜里钱也所剩无几了。

长海依然是去杨书记家看望一下姨姥跟杨书记。

杨书记还是照常给他安排车,运海货去松林镇,并且告诉长海,收到野牲口肉,不好运的话直接去林场找场长,让他安排车,杨书记都已经打招呼了。

第二天,二货三人组带着海货去了孙叔家,到了孙叔家里,孙婶子赶紧跑去找姜喜军。

卸完了车,姜喜军急不可耐的拉着长海进屋。长海还挺纳闷,这是咋啦?

“小海,上次你拿的那个丝绸料子还能弄到吗?”

长海疑惑的说“能呀!我们市丝绸是特产,丝绸一厂跟我们厂紧挨着,平时关系都不错,咋滴,军哥,你还要呀!没问题,我回去就给你弄,回头找人给你捎过来”

姜喜军都快急出猴疮了。赶紧打住长海说“你是不知道,老毛子多喜欢你这玩意儿,上次的一块被面跟两块料子,被我老丈眼子换了二百斤面粉,外加五百斤苞米面。想给你写信,又不知道你们啥时候过来,怕弄两岔上,粮食我都给你们留着呢,这次你们都带走,再有就是商量一下以后咋用丝绸换东西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