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意外的生意(2 / 2)

长海一听“我擦!还有这好事?可是上次不是否决了吗,反正听听啥意思再说吧”

于是长海就说“军哥,那三块料子就是送给你的,至于你换了金山银山的跟我们没关系,你也别跟我撕吧,我说不要就不要,你说说嫂子她父亲是个啥想法”

姜喜军面露喜色,接着说“是这样的,我老丈人是这么想的,你把丝绸运来就行,他往外放货,边境线上千公里,现在跟对岸走货的人比比皆是,他就在家里往外放货,即使抓住顶翻天也就是个投机倒把,并没有参与走货,找找关系问题不大,至于如何交易也不用你操心,我老丈人在黑河铁路有关系,到时候直接把货给你送过来,只要你同意,下次你们过来,就能直接把货拉走,至于需要多少丝绸,我写信通知你,你看行不行?”

长海一听“军哥这老丈人不简单啊!这是要做大做强的意思啊,妈的有啥不行的,就是点丝绸料子的事儿呗,回去找找人,弄点计划外的都不算什么。而且也不用自己操心,送过来拉着货就走。上了火车就不怕啦,干了!”

孙小欠在旁边一个劲儿得捅咕长海“小海,犹豫啥呀!干啊!”

长海跟姜喜军点了点头,姜喜军又是喜笑颜开。

然后几个老爷们儿等着董亚菲过来,镇子上有人家办事情,董亚菲背着狗剩子,领着姜依娜去帮工去了,所谓的帮工说白了也算是帮工吧,更深的意思也是关系好的邻居朋友提前一天聚一聚,招待一下。

此时他们山里得生活条件没咋受到影响,毕竟自给自足,东北的浮夸情况不像关里那么严重,尤其是黑省还有他们蒙东地区,再说守着千里深山老林,还能饿到?

即使是不让上山打猎,但是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还能往死里卡脖子呀?平时下个套子,弄点陷阱的抓点野鸡,兔子,狍子的,春天弄点野菜,草药,秋天弄些蘑菇木耳,松子榛子啥的,咋还不活人。

董亚菲帮完工就跑来了,长海拿了一包大白兔奶糖送给姜依娜小朋友,大白兔奶糖是五九年新出的产品,前身就是Abc米耗子奶糖。

小丫头高兴的直蹦,能看出来他是多“喜欢”弟弟狗剩子,第一块奶糖就往狗剩子嘴里塞,狗剩子已经快两岁了,但是小嘴太小,小丫头就硬塞,弄的狗剩子嗷嗷叫唤,却不敢哭。

董亚菲拍了小丫头一巴掌,她就跑出去,抱着收拾饭菜的孙婶子诉苦去了。

董亚菲坐在炕上,又把姜喜军之前说过的话说了一遍,然后就是商量按啥价格兑换的事儿。

亲是亲,财是财。关系再好生意就是生意,这是都要拿到明面上说清楚的。

长海盘算着自己找人从丝绸厂拿货得成本,上次他找丝绸厂供销科的关系买的,是按照市场凭票的零售价,就这普通料子合八元一米,而那种丝绸成品被面一块料子就要二十五块钱。

如果大量的那货,再从上头找找领导,或者直接拿粮食换,长海有信心普通料子能压到六块钱一米,被面十七八块钱就能拿下。

最后长海说了“亚菲嫂子,这么办吧,普通料子我按十五块钱一米给你,成品的被面我按三十五块钱给你,你们用等价值的粮食或者肉类跟我换,你看行不行?但是有一点粮食或者肉类的价格必须按咱们国内平价价格算。”

董亚菲合计了一下“上次它把三块料子捎给他爹,他爹料子一米换的粮食能合到二十六七块钱,哪块被面合到五十多块钱,这样算的话,去掉给走货人让的利,还有打点关系的费用,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所以董亚菲也没还价,直接就答应了。

有人好说了,这价格也太黑了,老几位,咱就别拔犟眼子啦!就是一个网文小说,话又说回来了,做这种生意利润不翻倍有啥意思?读读马克思的《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