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军训生活(1 / 2)

军君自传 军君168 3146 字 11天前

大学,那是一段被无数年轻人怀揣在心底,熠熠生辉、满盈着憧憬与绮梦的黄金时光。它仿若一幅被暖阳轻柔拥裹的绝美画卷,丝丝缕缕的光线穿梭其中,勾勒出梦幻的轮廓,徐徐在周军和他那群朝气蓬勃的室友们眼前铺展开来。周军所在的 407 宿舍,更是这幅画卷里浓得化不开的一笔,八个性格大相径庭的大男孩,像是八颗独特的星辰,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猛烈碰撞,刹那间便绽放出五彩斑斓、别样迷人的火花。

他们之间的情谊,宛如老藤上那八个紧紧缠绕、生死相依的葫芦娃,无论遭遇怎样的疾风骤雨、电闪雷鸣,那份坚不可摧的默契与羁绊,始终牢牢扎根在心底,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回想起初次踏入宿舍的那个午后,炽热的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从窗户的缝隙间挤了进来,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像是为这场相遇特意铺就的暖黄地毯。彼时的他们,青涩中带着几分拘谨,眼神交汇间满是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好奇。谁也未曾料到,命运的红线已在悄然间缠上了各自的脚踝,自此,将八颗年轻的心紧紧相连,一同开启这段热血沸腾的青春旅程。

然而,宿舍生活的琐碎日常,偶尔也会搅起小小的波澜。就说那清晨时分吧,生物钟各有不同的他们,难免闹出些动静。有的人是天生的“早起鸟”,闹钟一响,便活力满满地翻身下床,全然不顾及还在梦乡的舍友;有的则是“回笼觉大王”,被吵醒后,睡眼惺忪,满心烦躁,一场关于“谁起床动静大,吵到别人睡觉”的争论就此爆发。一时间,宿舍里炸开了锅,指责声、辩解声此起彼伏,大伙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紧张的火药味。

可友情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前一秒还剑拔弩张,下一秒,当难题毫无预兆地横亘在眼前时,他们便能迅速放下芥蒂,抛开方才的小争执。像是期末备考时,面对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复杂晦涩的知识点,众人围坐在一起,桌面铺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教辅资料,台灯散发着暖黄的光,将每个人专注的神情勾勒得格外清晰。他们绞尽脑汁、各抒己见,平日里嘻嘻哈哈的“调皮鬼”,此刻也化身知识达人,分享着独到的记忆窍门;沉稳内敛的“学霸”,则有条不紊地梳理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待难题迎刃而解,默契十足的击掌声瞬间在屋内回荡,清脆响亮,那是胜利的号角,更是情谊升温的见证,满屋子都充盈着喜悦与自豪。

闲暇时光里,图书馆成了他们最爱奔赴的“战场”。一排排书架间,总能瞧见他们穿梭寻觅的身影,寻得心仪书籍后,便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奋笔疾书。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在静谧的空间里此起彼伏,仿佛是他们奏响的求知乐章。球场上,亦是他们挥洒热血的舞台。夏日滚烫的骄阳下,或是冬日凛冽的寒风中,都挡不住他们奔跑跳跃的脚步。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又一道优美弧线,每一次空心入网,都能引爆全场欢呼,他们拥抱在一起,汗水浸湿的衣衫贴在后背,却没人在意,唯有那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写满了青春的不羁与豪迈。

为了彰显这份独一无二的亲密,他们郑重其事地排了大小顺序。打那以后,“老大”“老二”这般亲昵的称呼,彻底取代了原本略显生疏的名字,听在耳中,暖在心里,仿佛打从娘胎里出来,他们就注定是亲密无间、不分你我的家人。

大学这卷宏大故事的开篇序章,毫无悬念地要从军训说起。那是个忙碌到脚跟打旋,却又满溢着无限期待的开学季。短短两日,五湖四海的各省学子们,怀揣着滚烫炽热的梦想,怀揣着初入陌生环境的些许忐忑,如汹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涌入这所即将承载他们四年青春的校园,顺利完成报到手续。紧接着,便是为期两周的军训生活,恰似一场神秘莫测、引人入胜的未知冒险,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这一届的军训,学校别出心裁,大刀阔斧地施行完全模拟军事化管理模式。清晨,天际才泛起鱼肚白,嘹亮高亢、穿透力极强的起床号便骤然划破宁静的校园长空,仿若一道凌厉的军令,瞬间唤醒沉睡在梦乡中的每一个角落。直至夜幕深沉,浓稠如墨,熄灯号悠悠扬扬地响起,一整天的作息安排,全然交由不苟言笑的教官把控。周军他们完成报到后,身形干练、走路带风的辅导员马兵匆匆赶来,登上讲台,目光扫视一圈,眼神里透着温和与关切,清了清嗓子,几句叮嘱说得铿锵有力:“同学们,你们听好了!军训,那可是大学的关键第一课,是磨砺意志、锤炼身心的绝佳时机。往后的日子里,困难挫折少不了,这会儿要是打退堂鼓,往后还怎么乘风破浪?大家都给我咬牙坚持住,把咱们的精气神、好风采,统统亮出来!”话语落地,马老师便郑重地将“指挥棒”交予一旁身姿笔挺的教官,自此,紧张有序的军训生活,正式步入正轨。

当换上那身飒爽英姿的迷彩服,戴上军帽的刹那,周军和同学们仿若被注入了一股神奇魔力,身姿陡然间笔挺如松,周身散发出英气逼人的豪迈劲儿。“哟,瞧瞧咱们这精神抖擞的模样,要是再给配上一把真家伙,妥妥能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前线冲锋陷阵了!”不知是哪个鬼灵精怪的家伙打趣了这么一句,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人群中激起千层浪,点燃大家心底潜藏已久的热情。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满心满眼都是对军训未知生活的好奇与揣测,眼神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这统一的着装,于周军而言,还有个意外之喜。此前,他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摩托车事故,脑袋重重磕在地上,虽说性命无忧,却也在头皮上留下几道狰狞伤疤。伤口愈合后,头发参差不齐地长出来,那怪异的发型,让他平日里走在路上都觉着难为情,感觉好没自信。此刻,军帽严严实实地一戴,完美遮盖住那处小瑕疵,他暗自松了口气,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满心满意、毫无顾虑地投身到军训当中。

第一天的训练,是常规得不能再常规的队伍操练。虽说单调乏味、枯燥无趣,可大伙心底怀揣着初次体验军训的好奇,劲头十足。立正时,双脚稳稳分开六十度,脚跟并拢,脊背挺得笔直,仿佛能扛起千钧重担;稍息、齐步走,简单动作一遍又一遍机械重复,教官那洪亮威严的口令在空旷的操场上空经久回荡。周军他们班隶属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负责训练的李教官堪称“鹤立鸡群”,身材魁梧壮硕,往队伍前一站,自带泰山压顶般的威严气场。

初次见面,李教官那严肃的神情,让同学们心里都“咯噔”一下。可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他性格随和,知晓学生们初来乍到,体能尚未经受过锤炼,开场并未加码,还时不时讲个军中趣事,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同学们私下都悄悄竖起大拇指,心底满是感激,暗忖遇上了个通情达理的好教官。

好景不长,总教官仿若一阵凌厉旋风,脚步匆匆,穿梭在各班方阵之间巡视进度。瞧见机电班这训练强度,眉头瞬间拧成一个“川”字,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劈头盖脸将李教官一顿数落:“你瞅瞅你带的班!这么下去,考核、拉练的时候准得掉链子,拖全校后腿!别心软,给我加把劲,把训练标准提上来!”李教官连连点头,神色严肃,自此,“魔鬼训练”模式轰然开启。但凡动作稍有不标准,李教官手中那根看似不起眼的小棍便派上用场,轻轻敲打在同学们身上,虽是点到为止,却也让大伙心里一紧,不敢有丝毫懈怠。

周军本就对军训满怀期待,生性自律的他,事事追求完美,容不得半点马虎,训练起来自然格外认真。高中三年带操的经验,让他对每个动作的要领领悟颇深,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小教官的风范。可他太想做到极致,时刻紧绷着每一根神经,面部肌肉不自觉收紧,像是一张拉满的弓,久而久之,嘴巴渐渐歪向一侧。这细微变化,旁人兴许粗枝大叶,察觉不出端倪,却逃不过李教官那双堪比“火眼金睛”的锐利眼眸。

教官深知长此以往,定会影响周军面部肌肉发育,当下便伸手稳稳矫正他的头部姿势,有时还会拿小棍在脖子上轻挠两下,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同学们哪里见过这般场景,哄堂大笑。但军训规矩摆在那,训练时不许笑,谁要是没憋住,就得站出来表演节目。笑声瞬间戛然而止,大伙赶忙憋红了脸,抿紧嘴唇,继续投入训练。在教官的紧盯之下,周军的小毛病渐渐有了起色,虽说没能彻底根除,但已然改善不少,面部轮廓愈发趋近正常。

时光悄然流转,迎来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虽说已然立秋,可秋老虎余威尚存,威风不减,炽热滚烫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宽阔操场上。全校学生整齐列队,迎接一场艰难严苛的 30 分钟军姿挑战。起初,五分钟一晃而过,大伙满不在乎,心底想着不过是小菜一碟;十分钟时,部分同学开始动摇,身体微微颤抖,嘴里嘟囔着腰酸背痛,额头沁出细密汗珠;十五分钟、二十分钟过去,隔壁班一个身形壮硕的大胖子率先撑不住,眼前一黑,“扑通”一声晕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