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在枝头肆意喧嚣,好似在热烈地宣告着暑假的来临。彼时,周军家中的橡胶厂生意正处于淡季,往常那些机器机械、电器方面的检修以及培训工作,他早已驾轻就熟地完成。对于年轻气盛、精力充沛的周军来说,这个暑假,他实在不愿如往昔那般浑浑噩噩地度过,于是,在乡亲的热心帮助下,当得知镇上初中学校趁着假期进行翻修,正在招募小工的消息时,他的内心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萌生出了去工地闯荡一番的想法。
周军的家坐落在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小村庄,与镇上相隔了一段颇为不短的路程。当他怀着满心的期待将想去工地干活的念头告知父亲时,父亲的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担忧:“你还小,工地那可是个吃苦受累的地方,你能吃得消吗?”周军却挺直了胸膛,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道:“爸,我都这么大了,您就别小瞧我。我不怕辛苦,而且还能挣点钱,下学期的生活费就不用您那么操心了。”父亲凝视着儿子坚定的脸庞,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如此遥远的路途,自行车还在学校,倘若每日依靠步行往返工地,实在是不切实际。周军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三舅家的摩托车。于是,他向父亲提出了借用摩托车的想法。父亲一听,立刻毫不犹豫地表示反对:“那摩托车多危险啊!你又没怎么骑过,万一出了事可怎么办?”周军开启了软磨硬泡的模式,拉着父亲的胳膊不停地摇晃着:“爸,我会小心的,之前也骑过几次,只要骑慢一点,肯定不会有事的。您就放心吧。”父亲经不住他的再三恳求,长叹了一口气,满脸无奈地说道:“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有一点损坏,咱们可赔不起。”
得到父亲的应允后,周军兴高采烈地直奔三舅家,向三舅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三舅看着周军那急切而充满期待的眼神,尽管心中也有些许担忧,但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外甥,将摩托车钥匙交到了他的手中,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小心谨慎。
第一天踏上前往工地的征程,周军小心翼翼地跨上摩托车,缓缓启动。夏日的阳光炽热无比,毫无保留地洒在他的身上,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却未能带走那一丝燥热。乡间的小路蜿蜒崎岖,周军的双手紧紧握住车把,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的道路,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挣到钱后的美好生活在向他招手。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在一个狭窄的转弯处,一辆对向驶来的拖拉机突然出现,周军为了避让,加之道路本就狭窄,一时慌乱之下,摩托车失去了平衡,他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幸运的是,他本人并未受伤,但摩托车的倒车镜被摔坏了,挡风板也碎成了几块。周军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感到一阵害怕,他深知这修车的费用对于自己来说绝非一笔小数目。
他咬了咬牙,费力地扶起摩托车,仔细地检查了一番,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重新跨上摩托车,继续朝着工地的方向驶去。到达工地后,工头看到他狼狈不堪的模样,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只是淡淡地说道:“我先给你点钱把车修一下吧,以后可得注意点,这修理费从你工钱里扣。”周军感激地默默点了点头,心中暗暗发誓,今后做事一定要加倍小心。
在工地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周军被分配到了各种各样的杂活。尽管工作辛苦,但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埋头苦干。有一天,工地的卷扬机师傅因家中突发急事临时请假,工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找人帮忙操作卷扬机,然而却无人能够胜任。周军站在一旁,看着那台熟悉的卷扬机,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平日里看师傅操作,似乎也并非难事,况且自己还是个学机电一体化的大学生,怎么会被这点小困难难住呢?于是,他鼓起勇气,自告奋勇地对工头说:“我来试试吧。”工头转过头,有些怀疑地看着他:“你会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周军坚定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自信:“我看师傅操作过,应该没问题。”
工头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咬咬牙同意了。周军小心翼翼地坐上卷扬机操作台,深吸一口气,按照记忆中的步骤,缓缓启动了机器。一开始,操作过程还算顺利,他凭借着自己的观察和记忆,慢慢地将建筑材料吊运到指定位置,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他的动作也越发熟练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操作机器,却因为一时疏忽,忘记了对机器进行操作前的常规检查。由于长时间的频繁使用,设备的大立柱已经出现了些许松动,而周军对此毫无察觉。当他按下启动按钮,吊起一斗石子准备上料时,只听大立柱发出“嘎巴”一声巨响,整个塔柱瞬间发生了一点倾斜。好在包工头眼疾手快,及时发现了异常,迅速跑过去按下了急停按钮,设备这才停了下来。周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得呆立在原地,还没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包工头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周军委屈得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但他还是强忍着,毕竟是自己闯下了大祸……
因为这支撑立柱的意外状况,工地不得不停工检修了大半天,工程进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周军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莽撞和粗心大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从那以后,周军彻底收起了自己的浮躁和自负,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他不再凭借着一时的冲动和自信去行事,而是虚心地向其他经验丰富的工人请教,认真学习各种实用的技能和宝贵的经验。渐渐地,他的工作越来越熟练,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真诚赢得了一些工人的认可和尊重。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军正式开启了他在粉墙领域的学习之旅。当他第一次站在那堆石灰和沙子前,看着师傅们熟练地挥动铁锹和灰时,眼中满是新奇与渴望。他深知这看似简单的和灰工序,实则蕴含着诸多技巧与门道,而他决心要将其一一掌握。
起初,周军只是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师傅们的动作,按照他们所指示的比例,将石灰、沙子和水一点点地混合在一起。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容易。不是石灰放多了导致和出的灰过于干燥结块,就是水加得过量使得灰浆变得稀薄难以附着在墙面上。但周军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仔细观察师傅们每一次的动作细节,包括铁锹插入料堆的角度、搅拌的力度和节奏,以及加水时的缓慢与精准程度。每一次出现问题,他都会主动向师傅们请教,认真聆听他们的讲解和建议,然后默默地在一旁再次尝试。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他终于逐渐掌握了和灰的精髓,能够熟练地调配出质地均匀、粘稠度恰到好处的灰浆。
在递腻子的工作中,周军同样展现出了他的专注与认真。他时刻留意着粉墙师傅们的工作进度,确保在他们需要腻子时能够及时、准确地递到手中。这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因为长时间手持装满腻子的工具,手臂难免会酸痛不已。但周军从不抱怨,他把这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每一次递出腻子,他都会观察师傅们如何运用工具将腻子均匀地涂抹在墙面上,如何巧妙地处理墙角、窗边等细节部位,使墙面看起来平整光滑、美观大方。
而在配合粉墙师傅们进行实际的粉墙工作时,周军更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他不仅积极地帮忙搬运工具和材料,还主动承担起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在粉墙前清理墙面、湿润墙面,以确保灰浆和腻子能够更好地附着。同时,他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仔细研究师傅们在粉墙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法和技巧。他发现,师傅们在涂抹灰浆和腻子时,手腕的力度和角度会根据墙面的不同情况而灵活变化,有时需要轻轻一抹,有时则需要用力按压,而且每一次涂抹的厚度和均匀度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保证墙面的质量和美观。
周军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将这些观察到的细节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并在师傅们的指导下,亲自上手实践。一开始,他的手法略显生疏,墙面涂抹得不够均匀平整,但他并不着急,而是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力度。渐渐地,他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涂抹出的墙面也越来越接近师傅们的水平。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周军不仅学到了粉墙的专业技术,包括和灰、递腻子、涂抹灰浆和腻子等各个环节的技巧和方法,还懂得了许多关于房屋装修的知识,如不同墙面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装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装修等。这些知识和技能,无疑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让他的知识领域更加宽广。
有一天,工头找到周军,对他说:“工地做饭的煤球快用完了,你去买些回来吧。”周军微微一愣,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工头会交给他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颇为重要的任务。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其实,周军从小就在煤矿附近长大,对于煤球的挑选和鉴别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和眼光。他骑着那辆略显破旧的摩托车,来到了熟悉的煤场。在煤场中,他穿梭于各个煤堆之间,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仔细地挑选出了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煤球,然后熟练地将它们一一装上车。回到工地后,工人们看到他如此迅速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眼中满是赞许和钦佩。
暑假的日子宛如细沙,在忙碌与汗水的交织中,悄无声息地从指缝间一天天溜走。周军在那片充满尘土与喧嚣的工地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青春的汗水,每一滴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尽管每日高强度的劳作让他的身体疲惫不堪,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但他的内心却犹如被填满的宝库,感到无比充实。
在这段日子里,他穿梭于各种繁重的任务之间,从最初生疏地摆弄工具,到后来熟练地操作机器;从手忙脚乱地和灰递料,到能够精准地配合工友完成粉墙工作,他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工地所能给予他的一切技能。他学会了如何判断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明白了在团队协作中如何高效地沟通与配合,更懂得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与耐心是攻克难关的利器。这些宝贵的技能和经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成长的道路,让他坚信自己在这个暑假收获了足以受益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