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浮戏之旅(1 / 2)

军君自传 军君168 3239 字 11天前

在青春的岁月里,大学时光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与回忆。周军(老四)和他上铺的四兄弟——老三刘为民、老七赵三木、老八牛红宾,以及三位女同学张艳方、田晓燕、赵伟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相聚在周军家中。一顿温馨的早餐过后,他们背上行囊,满怀期待地向着浮戏山进发,一场与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约会即将拉开帷幕。

浮戏山,这座承载着深厚底蕴的山峦,其名字源于《山海经》中的奇妙记载:“泉石欹危,映带左右,晨起伏而凭之,烟霞弥漫,万顷茫然,峰峦尽露其巅,烟移峰动,如众鸟浮水而戏……天下奇观也!”其历史之悠久,可追溯至中国第一个朝代——夏,彼时便建都于此,历经春秋战国,已然成为闻名遐迩的“九洲之险”、“九寨之一”以及洛阳的“东方屏障”。到了抗日时期,这里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豫西根据地的核心所在。而景区内完整留存的九座古山寨,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散发着独特的观赏价值。自隋唐以来,于诸峰间修筑的 30 余座古寨堡,更是被国防科工委赞誉为“天下第一城堡群”,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前行,他们仿若投身于大自然的温暖怀抱。清澈的溪流欢快地潺潺流淌,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同学们纷纷脱下鞋子,踏入那清凉的溪水中,感受着溪水温柔的抚摸。灵动的小鱼在脚边穿梭游弋,仿佛在与他们亲切地嬉戏,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之间。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各类野花在这片绿色的世界中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它们以各自独特的姿态竞相开放,将整个山峦装点得如诗如画。同学们一边漫步欣赏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一边用相机定格下这些美好的瞬间,想要将这片刻的永恒永远珍藏。抵达山顶,他们极目远眺,整个山村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似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山间云雾缭绕,仿若一层薄纱轻轻笼罩,宛如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他们的首站便是浮戏山雪花洞。一路上,同学们嬉笑打闹,尽情享受着这山间的清新空气和愉悦氛围,不多时便来到了雪花洞口。当时的雪花洞刚刚开放,负责看管的工作人员恰好是周军同村的乡亲。见到周军带着大学同学前来,工作人员自是不会错过这个借助大学生宣传的好机会,热情地为他们开启了方便之门,还不忘叮嘱一句:“回去别忘了跟你们同学说说,周末都来咱们老家玩啊!”周军等人欣然应允,随后便跟随工作人员走进了洞中。

雪花洞,这处古老而神秘的地下世界,需要深入地下十多米才能探寻到其奥秘。“大家请抬头看,在洞顶的上方有一个天窗,这便是发现雪花洞的原始洞口。”解说员用热情洋溢且甜美的声音,开始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述着雪花洞的故事。“在 1963 年,当地一位名叫沈少卿的老乡,在自家盖房子挖地基时,无意间挖开了这个洞口。从 1963 年至 1983 年这段时间里,游客们都是在腰间系上一根绳子,从上方的这个天窗进入洞中探险的。”

周军他们专注地聆听着导游的解说,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年代。步入雪花洞,就仿佛贴近了地球的心脏,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每前行一步,都有新的惊喜等待着他们。洞内石笋林立,形态各异,怪石嶙峋,或如利剑直插云霄,或似仙女翩翩起舞,千姿百态,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魔力。穿越长达 173 米的雪花长廊,那一片片洁白无瑕的石花,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石葡萄,一簇簇姿态万千的石珊瑚,有的堆积于洞壁之上,有的悬挂在洞窟之中,美得让人窒息,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任何言语都难以形容其万一。

当灯光亮起,整个洞穴被映照得五彩斑斓,让人仿若瞬间置身于另一个奇幻世界。洞内的岩石在灯光的映衬下,幻化成各路神仙的模样,仿佛在列队相迎,而那些奇特的造型又似神兽伏地,好似在等待着一场跨越万年的相遇。这里有山川河流的缩影,有古老故事的沉淀,有传奇色彩的弥漫,每一块岩石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随着水盆中的矿物质不断沉积,历经百万年岁月洗礼的雪花洞,至今仍在持续发育生长,见证着时间的沧海桑田。

这时,解说员的声音再次响起:“雪花洞是生长发育在石灰岩区域的一个天然溶洞,目前可供大家参观的长度为 1180 米,面积 4600 平方米,总体特色幽静、深邃,溶洞内常年恒温保持在 15 度左右,冬暖夏凉。”周军他们这才从如梦如幻的遐想中回过神来,仿佛是解说员将他们又拉回到了现实世界。

他们了解到,这里的雪花石钟乳、石笋,正以一百年一厘米的缓慢速度持续增长着。一百年,对于人类而言,是许是人难以企及的生命长度;一万年,更是人类文明尚未完全触及的漫长岁月;而这拥有百万年历史的雪花洞,无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极致体现,是浩瀚宇宙无声而深沉的低语。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洞中,静静聆听那滴答滴答的水滴声,洞外是人世的浮浮沉沉、沧海桑田,洞内则是宁静安然的世界,让人不禁感叹,在岁月的长河中,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从雪花洞出来后,大家的脑海中依旧萦绕着那奇形怪状的雪花石,对其形成的奥秘百思不得其解。在周军的拜托下,老乡帮忙找来了一辆顺路的三轮车,他们便朝着下一站——老奶奶庙进发。

浮戏山,乃是我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现存的庙、宫、殿、楼多达 200 余座,“庙宫星罗”便是浮戏山八大景之一。其中主要的庙宇包括“玉仙圣母庙,圣母观花楼、玉皇大帝殿、雪花庙、雪花老母庙、龙王庙、火神庙、玉皇庙、三官庙、王母行宫、大圣庙、山神庙、二郎庙、土地庙等”。这些庙宇一座座金碧辉煌,错落有致地掩映在万绿丛中,当游人踏入这片圣地,仿佛瞬间置身于缥缈无垠的神仙洞府,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环绕,感受到历史与宗教文化的深沉底蕴。

“玉仙圣母庙”,又称“老奶奶庙”(俗称老庙会),坐落于浮戏山天桥山下的凤飞岗处,坐北朝南,玉仙河从庙门南侧蜿蜒折北,最终注入汜水河。“圣母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时期的重建,以及明清时期的多次修葺,规模宏大,东西长约 100 米,南北宽约 200 米,占地面积约 300 亩,现存明清建筑 52 间,各种碑刻数十通。山门、中王殿、玉仙圣母殿沿着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对称排列,井然有序。玉仙圣母殿面阔 3 间,进深 2 间,采用硬山砖券结构,独特的是无木梁支撑,黄绿色琉璃瓦覆盖在殿顶,龙凤雕脊上栩栩如生地排列着八仙庆寿的精美图案,檐下则是精美的砖雕斗拱,正中位置还安置着一座琉璃宝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尽显其庄重与华丽。

在庙门口,他们有幸聆听了当地一位老者讲述老奶奶庙的传奇故事: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施行严苛的暴政,不仅焚书坑儒,还大肆扒坟拆庙,致使全国几乎所有的庙宇都惨遭毁坏。有一年,秦始皇游览完中岳嵩山后,因山路崎岖难行,便身着微服,带领着近身侍卫数人沿着五指岭北下,打算继续东游泰山。谁曾想,刚走到方山,刹那间云雾弥漫,大雨倾盆而下,秦始皇一行人在山中迷失了方向,无奈之下,只好在石崖下暂避风雨。眼见天色渐晚,却寻不到住处,秦始皇内心十分焦躁。不一会儿,雨势稍歇,暮色笼罩四野,群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苍茫。忽然,他们听到不远的山坡下传来纺麻的声音。秦始皇急忙命侍卫前去打探。不多时,侍卫回来禀报:“前方不远处有一所茅舍,只有一位老太太在纺麻。万岁不妨暂去借宿一晚,明日再启程。”

秦始皇只得跟随侍卫前往茅舍,对老太太说道:“我们是路过此地的行人,因在山中遭遇大雨,迷失了道路,想借宿一晚,明日便离开。”老太太停下手中的纺车,说道:“借宿倒是可以,只是我这茅屋狭小简陋,你们数人前来投宿,恐怕会委屈了你们,你们还是到别处另寻宽敞的住处吧!”秦始皇觉得老太太所言不无道理,便问道:“附近可还有其他人家?”老太太回答:“向北七八里的地方,倒是有人家。”秦始皇出门向北张望,只见夜色深沉如墨,山林影影绰绰,隐约传来虎啸狼嗥之声,令人惊心动魄。秦始皇吓得冷汗直冒,又回到茅舍对老太太说:“今晚看来只能住在这里了,即便有金銮宝殿,我也没办法去住了。”老太太听后,微微一笑说:“你是过路人,咱们非亲非故,我虽有心留你住宿,但男女有别,况且只有这一间茅屋,这可如何是好?”秦始皇急忙说道:“既然如此,你到底比我年长,我拜你作姐姐,这样总行了吧?”老太太呵呵笑道:“我比你年长至少二十多岁,论经历和年岁,都足以做你的长辈!”秦始皇心想,反正只是借宿一晚,拜她作长辈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明天自己一走,她这辈子也别想再见到自己。

于是说道:“好吧,我拜你作干娘,这总可以了吧?”就这样,秦始皇拜老太太为干娘,留宿了一晚。次日清晨,秦始皇一行人早早踏上旅程,走过一道山坡后,秦始皇回头望向借宿的茅舍,却惊讶地发现哪里还有茅舍的踪影?只见绿树成荫之处,露出一座精巧玲珑的庙宇。秦始皇不禁大吃一惊,心想:我原以为天下的庙宇都已被拆毁殆尽,没想到这座庙宇却完好无损。想来昨晚投宿时遇到的老太太,必定是神仙所化,只是不知是哪路神仙?于是,他又折返回到庙前,但见庙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幅对联:藏风藏气龙盘地尊神先占,极幽极静凤飞岗圣母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