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走进庙内,撩起幔帐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只见玉仙圣母塑像神态安详平和,头戴九层维冠,身着彤云神载十二流金钗铃,身披翠羽飞裙,手持水晶之莹,脚穿黑玉朝真之履,凭靠着玉琳之杌,端坐在红玉之床,身后是黄金耀明之阁,整个庙宇内部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庙前的四壁上绘有壁画,描绘的正是玉仙圣母在太古之时协助嫘祖养蚕取丝、制作衣裳的场景。秦始皇看罢,不禁喟然长叹道:“天下之人有智有愚,仙界亦是如此,看来玉仙圣母早已预知我是秦始皇,特意化作老人来点化于我。我既然已认作干娘,又怎能视同儿戏!”于是,他撮土为香,对着玉仙圣母塑像虔诚地跪拜一番,而后才启程离去。秦朝时期,全国的庙宇大多已被拆毁,唯有此庙得以幸存,后人便将玉仙圣母庙称作老庙,寓意其年代久远。而这一带的山,也因此被叫做老庙山。
同学们沉浸在这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中,意犹未尽之时,却发现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于是他们决定先去吃饭。
他们包下了老乡的车,经老乡热情推荐,前往小龙池景区门口用餐。一来,吃完饭便可在小龙池附近尽情游玩;二来,那里的“龙泉饭庄”独具特色,是众多游客的心仪之选。
来到龙泉饭庄,周军一眼便认出了老板,原来是石叔叔。石叔叔为人和蔼可亲,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石滚。在那个年代,孩子起名诸如铁蛋、钢蛋、石头之类的极为常见,皆是为了孩子能拥有一个强壮结实的身体。
石叔叔见是周军带着同学前来,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赶忙为他们安排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六菜两汤,还特意端上了家乡的特产——橡子凉粉儿,搭配上家乡特有的小米椒和柿子醋,那独特的风味让同学们赞不绝口,每人都吃了两碗,纷纷夸赞美味可口。
酒足饭饱后,他们在饭庄内稍作休憩,养精蓄锐,便起身前往对面的小龙池景区。说来也巧,石叔叔与景区工作人员相熟,在他的热心介绍下,同学们幸运地免去了门票费用。这意外之喜让大家喜出望外,纷纷对石叔叔的热情帮助赞不绝口,直夸老乡质朴善良、待人真诚。同时,同学们也不由得将羡慕的目光投向周军,笑着调侃他的人品堪称一绝,仿佛自带幸运光环,这一路上,无论是雪花洞,还是小龙池,都能享受到这般特殊待遇,处处皆是绿灯,连连都能免票,实在是令人称羡不已,也为这次的旅程增添了不少欢乐和谈资。
这里的夏季,青山对峙而立,景色秀丽迷人,千山翠绿欲滴,万木郁郁葱葱,林海茫茫无边,碧溪潺潺流淌。青山仿若拥有生命,虽默默不语,却似能绽放笑颜;绿水宛如灵动的精灵,虽无声无息,却引得鸟儿欢歌啼鸣。真可谓山石奇特、水灵秀雅、林常青翠、鸟常欢鸣、竹成韵律、花如诗篇,世间万物,只需静静观赏,便能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思绪也仿佛随之融入那风云变幻之中。《水经注》曾盛赞此地:“嵯峨比复秀,巩境小桂林”,其景致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踏入小龙池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令人震撼的中央景观。只见两条巨龙的雕塑栩栩如生地盘旋矗立在那里,龙身矫健有力,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云霄。龙头高高地扬起,威风凛凛,从那微张的龙口中,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澄澈清凉的泉水。那泉水如丝般滑落,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触之凉意瞬间沁透肌肤,令人倍感舒适,仿佛所有的燥热与疲惫都被这股清泉一扫而空。
抬眼望去,上方有一处天然形成的溶池,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四周的青山连绵起伏,像是忠诚的卫士一般环绕着溶池,恰似一个巨大的半圆屏风,将小龙池温柔地揽入怀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池水呈现出醉人的碧绿色,清澈见底,池底的沙石粒粒分明,偶尔还能看到几尾小鱼在石缝间穿梭嬉戏。如此绝佳的水质,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它、亲近它,去感受那一份纯净与美好。
关于小龙池,周军的脑海中浮现出一段儿时从家人那里听来的动人传说,他缓缓开口,向同学们讲述起来:“在那遥远而神秘的往昔岁月里,这片土地上有黑白两条龙栖息于此。那黑龙,性格乖戾,心性邪恶,简直就是灾难的化身。它频繁地出没在百姓的生活区域,肆无忌惮地施展恶行,将百姓们辛辛苦苦耕种的庄稼无情地毁坏,把他们赖以生存的牲畜残忍地吞吃,更令人发指的是,它甚至丧心病狂地偷吃小孩儿,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恐惧,百姓们对它的憎恨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龙,它宛如一位降临人间的正义使者。每逢干旱肆虐、大地龟裂、庄稼奄奄一息之时,白龙总会心怀悲悯,施展神力,为百姓降下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拯救万物生灵于水火之中。不仅如此,它还勇敢地挺身而出,与作恶多端的黑龙展开了一次次激烈的对抗,守护着这片土地和百姓的安宁。
直到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白龙突然口吐人言,对百姓们说道:‘下月十五辰时,这池子里的水将会上翻,如果翻上来的是黑水,那便是黑龙在作祟,你们就往池中扔石头,齐心协力将它驱赶;如果是清水,那便是我在与黑龙争斗中占据上风,你们就扔馒头,助我一臂之力。’百姓们听闻此言,心中既惊又喜,他们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按照白龙的嘱托行事,为了自己的生活,也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
终于,十五辰时到来,小龙池的池水开始剧烈翻滚。百姓们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紧紧盯着池水,当看到翻涌上来的是黑水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捡起早已准备好的石头,奋力向池中扔去。石头如雨点般落入池中,砸向那隐藏在黑暗中的邪恶力量。而当清澈的泉水翻涌上来时,百姓们又迅速将馒头投入池中,为英勇的白龙送去支持与鼓励。在百姓们的齐心协力之下,黑龙的力量逐渐被削弱,最终被成功降服。从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终于摆脱了黑龙的阴影,过上了安宁幸福的日子。为了永远铭记白龙的功绩和善良,这片神奇的水域便被命名为小龙池,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同学们静静地聆听着周军的讲述,沉浸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之中。当故事结束,他们的脸上纷纷流露出敬佩与感动的神情,不禁为白龙的善良和勇敢热烈鼓掌点赞。那勇敢无畏、舍己为人的白龙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同时,他们也被这小龙池背后所蕴含的奇妙故事所深深触动,仿佛透过这一泓碧水,看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之间那份微妙而深刻的联系。在这一刻,小龙池不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承载着当地百姓情感与信仰的精神寄托,它的每一滴水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古老而传奇的故事,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热爱之情。
游完小龙池,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已然到了下午,是时候告别这座美丽的大山了。他们怀着无比留恋的心情,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坐上了回学校的车。
这段浮戏山之旅,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他们的青春记忆长河中。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那山间的清风仿佛依旧在耳边吹拂,那潺潺的溪流声似乎依旧在耳畔回响,那奇形怪状的石笋、石花依旧在眼前浮现,那古老的庙宇、传奇的故事依旧在心中萦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也让他们的青春岁月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