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两句话,阿尔伯特再次鞠躬示意,随后转身向下走去。
直到老人离开主讲台,大厅里仍然静得出奇。片刻后,逐渐有几位脸色铁青的高官站起身来,直直向门外走去。他们或是手握财团,属于智能管控条例的坚决拥护者,或是国家领导,手下子民曾在百年前饱受阿尔法原型机荼毒。既然废除智能管控法案已经势在必行,那今天也就并不需要他们表态,对他们来说,这场会议也就完全没必要参与下去。
弗朗索瓦并没有重新站上去,他在等场面平复。因为此时仍断断续续有人离席,但没人担心他们展开报复或者捅破秘密,毕竟谁走漏风声,谁就是人类的敌人。
其实在场所有人都没想到,阿尔伯特今天会变得如此坚决。他曾经一直展露的慈祥随和形象似乎在刚刚两句话之后彻底崩塌。
无论是老朋友还是旧部下,没人见过阿尔伯特这样说话。就连安如也觉得他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甚至在老人身上看见了一点父亲的影子。
难道真是身处某个位置之后,人就会身不由己产生这样的变化吗?安如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她也不打算去琢磨这种事。如果最终有一天,超级AI工程也演变成意识作物那种情况,她也一定会毅然决然站在阿尔伯特的对立面,加入示威群众呐喊。
直到尘埃落定,场内大概离开了二十多人,不过这也占不到整个会场的十分之一。留下来的也并不是超级AI的支持者,他们其中当然有一部分仍然对这个决策不满意,之所以还留在场内,要么是想听听这个计划如何实施,要么是单纯给阿尔伯特卖个面子。
又过了十多分钟,嘈杂声慢慢停止,因为弗朗索瓦再次站了上去,并拿起之前被迫中断宣读的计划草案。他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弃该计划的狂热者,即便今天场内已经走得七七八八,弗朗索瓦依旧会继续读下去。
草案内容无非是给工程做了个前期总览,具体分为安全、资源、技术三个大类,现在公布出来一是给各国政要提醒一下保密工作开展方式,二是为了让各大财团清楚工程后续所需的资源详情,三则是为了让在场的专家们提出改进意见。
虽然阿尔伯特现在还没有制定出详细的工程规划,但该草案对于不同工期内的具体任务都很明确,这在初期工作指南中已经一目了然。举例来说,就在‘防止智能失控’这个单一条目下,就已经标注好了较为明确的分工与应急预案。一旦开发过程中出现任何闪失,都会有成熟的团队立刻赶赴关键地点,阻止危险向元宇宙蔓延,甚至疏导民众进行避难。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当然还是安全,整个开发过程都必须由阿尔伯特带队的核心研发专家进行监督审批,即便是每前进一个细微的工作节点,都必须上报交由风险控制部门审核。这样当然会让工程效率变得很低,但也正如老人反复强调的那样,即便项目彻底失败,也不能重现百年前那样的灾难。
三个多小时后,弗朗索瓦宣读完毕,接下来便是反馈环节。
其实在读完这么详细的工程初期方案之后,他以为此时已经不会再有很强烈的质疑声,尤其是在刚刚还走了几十位反对者的情况下。但事实出乎意料,几乎每一排都有人举手,甚至有人直接喊出声来。其实大家并非是对草案内容有所抵触,只不过面对几千万公里外的那样一个神秘对手,很多人心里都没底。
火星的超级智能究竟有何目的?它有机会与地球和平相处吗?火星基地如今有没有成建制的军力?甚至有人还在怀疑,两封密信真的能证明他们拥有了超级智能吗?这会不会只是一种扰乱地球方面判断能力的幌子?
这些问题自然是军政界的领导们才能想出来的,这些人在世界即将失去稳定时总会如临大敌地将事情二元化,为此弗朗索瓦也只好耐心地给他们慢慢解释甚至做科普。
另一方面,专家们关心的内容更多是在项目可行性的预估上。比如后期的研发线路究竟是基于AI自身的算法迭代,还是仍然进行人工编辑输入?如果将来在工程中出现安全与成败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我们最多能偏向安全这边多大的比例?
此外还有人怀疑这个项目并不能解决目前面对的威胁,毕竟这几十年来火星一直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他们如果已经提前这么长时间掌握了超级智能,按照其难以估量的自我升级速度,就算地球这边也能如期完工,两者差异会不会早已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为此,阿尔伯特取出纸笔将大家的问题集中进行记录,也耐心分析着众人的各种意见,他到后来干脆凑到人群中间,就很多具体问题开始详细研究起来。
在全员参与的大讨论下,嘈杂声让现场再次乱成一锅粥,但大家都是在进行理性问答,氛围始终是稳中向好的。除了一开始就离场的那些人,此刻仍坐在这里的基本上都逐渐愿意承认这个工程。总体来说,会议到这儿算是进行得相当顺利,管控法案的废除程序应该会在几天内推动,项目的正式动工也会紧随其后。
会议中途,倒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小插曲。刚刚那位主动离席的元帅,再次怒气冲冲跑进来找到弗朗索瓦,并且还真的拿出了一套进攻火星的行动方案。
但很明显,这东西是他紧急联系自己的参谋团队赶工出来的,不仅在战术上漏洞百出,甚至出现了很明显的战略误判。要知道火星那边究竟什么情况谁都不清楚,贸然向上面投送任何兵力都无异于自投罗网,所以这份进攻计划书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粗糙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