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文始祖(2 / 2)

伏羲教会了人们取火种掌握用火,结网罟捕猎和打鱼,取牺牲以供庖厨,人们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传说伏羲养畜牲以充庖厨,网罟发明以后,由于狩猎水平的提高,捕获的飞禽走兽出现了剩余,食物丰富了。

于是伏羲就教大家把吃不完的猎物饲养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古代畜牧业的发端。

野兽经过驯化,以活体食物的形式变相储存起来,慢慢成了人类饲养的家畜,以备不时之需。

伏羲教会人们驯养野兽,这些野兽成为了最原始的家畜,伏羲是畜牧业的鼻祖,开创了中国远古畜牧时代。

饲养牲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家畜可以继续繁殖,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了,有时甚至不用再外出打猎了。

“既然动物可以驯化,植物是不是也可以驯化呢?比如说我们吃的粮食。”伏羲开始思索新问题。

“你是说我们不用外出寻找,而是自己播撒下粮食的种子,让它们自己生长出来吗?”女娲说道。

“是啊,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农时,可以尝试利用肥沃的土地,长出我们需要的粮食。”伏羲说道。

于是,伏羲命粟陆氏为水农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毋怠于时,水利带来的便利,桑庄稼得以滋养生长。

原始的耕种农业开始诞生了,人们不再需要逐草而居了,可以引导水灌溉种植的作物。

伏羲又命阴康氏主水土为民田,进行刀耕火种,种谷植蔬,形成了原始农业的雏形。

伏羲部落的人们渐渐摸清楚了植物生长的规律,不再通过采集为生,而是有选择性的种植粮食作物。

结合天气规律的变化,人们耕耘的土地,变成了可以生长庄稼的风水宝地,粮食自己生长出来了。

“真是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因为寻找不到自然界的粮食,而苦恼了。”女娲高兴的说道。

早期的人们,在伏羲的带领下,从狩猎采集的原始生活,逐渐走向了驯养耕种的新时代。

这样,无论春夏秋冬,伏羲部族都可以丰衣足食,有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物资储备。

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当时的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劳动,主动获取食物的新纪元。

人类获取了大自然的奥秘,可以支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自从有了庄稼和家畜,人们感到欣喜万分。

人类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主动获得需要的食物,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变成了强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伏羲发现天然起火烧死的动物,比生食好吃,就教先民保留火种,把动物烧烤后食用。

“以后我们继承燧人氏的好的做法,广泛使用火,把食物加工成熟之后再食用。”伏羲说道。

“这样确实有很多好处,不但味道美味好吃,而且吃了之后不会轻易生病了。”女娲说道。

食用熟食逐渐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食物的质量得到了大大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了。

伏羲教民熟食,制九针治病疗疾等,让人类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提升扩展了生产领域与生存能力。

早期,人类用树叶、兽皮充衣御寒,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前,显得衣不蔽体,御寒能力大大不足。

“我们御寒的衣物太单薄了,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些结实耐用的衣服。”伏羲说道。

“应该选用哪些材料呢?我们的衣物过于简单,经常在生产生活中,变得衣不蔽体。”女娲说道。

伏羲化蚕化布,教人们用蚕丝、植物纤维纺线、编网、织布、缝衣着装,人类的衣着面貌焕然一新了。

“我们的衣服质量越来越好,身体格外暖和,我们要推广优质的衣物。”女娲高兴的说道。

“是啊,有了这些结实的衣物,人类就再也不用惧怕寒冷了,还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伏羲说道。

人类衣服质量的大大改善,不仅使人们抵御寒冷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先民疾病少了,身体也强壮了,智力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伏羲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大改善了先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

伏羲带领人们步入了发展的正轨,标志着中华先民,告别了野处穴居、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