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燕王点兵,四方观礼(2 / 2)

“遵令!”

屈宝田闻言顿住脚步,随即郑重抱拳领命道。

.......

.......

辰时过半。

在屈宝田等一众将领的引领下。

万余名老弱妇孺最终落座于王大营校场四方观礼台之上。

非是王大营外仅有万余名百姓。

亦非是此番前来王大营送燕军士卒出征的百姓皆为老弱妇孺。

着实是王大营校场四方观礼台只能容下万余名百姓。

至于部分跟进来的青壮们。

则被安置在了四方观礼台下方的边缘空地处。

不多时。

己时将至。

许奕在一众王大营将领的簇拥下。

不徐不疾地登上校场点兵台。

最终端坐于点兵台太师椅之上。

而屈宝田等一众将领则于其身后两侧一字排开。

腰背笔直而立。

“王爷。”

“吉时已至。”

不多时,吉时已至。

屈宝田出列半步抱拳朗声禀报道。

“擂鼓。”

许奕闻言沉声下令道。

“遵令!”

屈宝田抱拳行之一礼。

随即转身面朝下方传令官朗声道:“燕王有令!擂鼓!”

“遵令!”

闻听此言,下方传令官瞬间抱拳领命。

“燕王有令!擂鼓!”

“燕王有令!擂鼓!”

“燕王有令!擂鼓!”

数十名传令兵翻身上马,快速奔走相告。

‘冬。’

‘冬冬。’

‘冬冬冬。’

不多时。

低沉且激昂的战鼓声自校场四方接连响起。

随着低沉且激昂的战鼓声接连响起。

校场四方观礼台附近的嘈杂之声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消散而去。

半刻钟后。

低沉且激昂的战鼓声渐渐消散去天地之间。

“陷阵营十五伯入校!”

许奕自校场点兵台太师椅之上站起身来,沉声下令道。

“燕王有令!”

“陷阵营十五伯入校!”

“燕王有令!”

“陷阵营十五伯入校!”

“燕王有令!”

“陷阵营十五伯入校!”

其令飞速层层传递。

不多时。

校场东方忽然传来隆隆马蹄之声。

陷阵营十五伯一千五百名将士自校场东方奔袭而至。

一千五百名陷阵营将士虽身披不同甲胃。

但却无一不气势汹汹。

不多时。

陷阵营一千五百将士于点兵台下方翻身下马,快速列阵。

“先登营二十五伯入校!”

待陷阵营十五伯列阵完毕。

立身于点兵台之上的许奕再度沉声下令道。

“燕王有令!”

“先登营二十五伯入校!”

“燕王有令!”

“先登营二十五伯入校!”

“燕王有令!”

“先登营二十五伯入校!”

其令层层传递,飞速远去。

不多时,隆隆马蹄声再起。

两千五百名先登营士卒全副武装自校场东方狂奔而来。

“玄甲营十伯入校!”

待先登营两千五百名士卒于点兵台下列阵完毕后。

点兵台之上的许奕再度沉声下令道。

“燕王有令!”

“玄甲营十伯入校!”

“燕王有令!”

“玄甲营十伯入校!”

“燕王有令!”

“玄甲营十伯入校!”

其令层层传递,非速远去。

不多时,校场东方再起隆隆马蹄声。

玄甲营此番虽仅出战十伯,但隆隆马蹄声所带来的声势却完全不输最先入校场的陷阵营。

隆隆马蹄声由远至近。

待玄甲营一千士卒身影彻底浮现于校场众人视线中时。

原本一片死寂的四方观礼台上瞬间传出无数倒吸凉气声。

“重......重甲骑兵!”

“燕......燕王大营......燕王大营居然有......居然有重甲骑兵!”

东方观礼台上,一年过知天命之年的世家家主哆哆嗦嗦地指着不断奔来的重甲骑兵,满脸的惊骇之色。

“是......是重甲骑兵!”

“人......人马俱甲......”

“燕......燕王大营......当......当真是.......”

其身旁一众达官贵人、世家家主脸上的惊骇之色亦是不逞多让。

“爹......”

“二弟比孩儿勤学谦恭。”

“要不咱家的家业还是让二弟继承吧。”

“孩儿.....孩儿思来想去。”

“总......总觉得孩儿可能更适合军伍。”

一身着锦衣,但却满脸横肉、庞大腰圆的世家子满脸涨红之色地死死盯着下方奔袭而至的一千玄甲营铁浮屠骑兵。

而在其身旁一身着月白色锦袍身形瘦弱的世家子闻听此言却不由得呆愣数息。

数息后,身形瘦弱的世家子强忍着激动望向相隔一座‘大山’的中年男子。

“你意已绝?”

中年男子满脸凝重地看向身旁长子。

“我意已绝!”

“好男儿就该身披重甲、驰骋沙场!立不世战功!”

满脸横肉、膀大腰圆的世家子死死盯着下方重甲骑兵,紧紧握着双拳坚定道。

“他日若后悔.......”

中年男子面露犹豫道。

其亦知长子非治家之才,但奈何家规于此。

“绝不后悔!”

不待中年男子道尽口中言,满脸横肉的世家子便毫不犹豫地斩钉截铁道。

“罢了罢了。”

“待回去后,你自行去寻族老言说。”

“若超过半数族老点头。”

“为父便带你去寻杨属官。”

中年男子凝视下方铁浮屠重甲骑兵片刻,最终下定决心道。

至于其口中的杨属官。

自是杨先安无疑。

中年男子复姓公孙,单名一个墨字。

乃燕地上谷郡居肃城人。

其家族势力虽不如朱、梵两家那般雄厚。

但于居肃城中,却拥有着实打实的霸主地位。

也正因此。

当燕商联盟一事正式提上日程后。

杨先安曾专程跑去居肃城与之会谈。

而其今日之所以能出现在这里,所持观礼函便是杨先安所送。

“谢父亲大人。”

“谢父亲大人。”

公孙墨长子公孙赢闻言瞬间大喜过望,连连拜谢。

而其身旁二弟心中喜悦丝毫不亚于公孙赢。

自玄甲营十伯自校场东方奔袭而来后。

此间一幕不断地于校场东方观礼台上上演。

试问。

天下好男儿又有几人能够抵抗的住人马俱甲的铁浮屠重甲的魅力?

与此同时。

校场东方观礼台以及南西北三座观礼台上。

万余名老弱妇孺观礼者脸上的激动神色丝毫不亚于一众有心投身军伍的世家子。

至于四方观礼台下方的燕地青壮。

此时无不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点兵台下方的铁浮屠重甲骑兵。

其中更是不乏大流口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