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措手不及,变阵冲锋(1 / 2)

周军中军大纛旁。

夏侯栋立身于临时指挥高台之上。

双眼目不转睛地死死凝视着恍如决堤洪水般冲杀而至的匈奴骑兵。

待见一轮箭雨过后,匈奴骑兵便至少倒下五六百之数后。

夏侯栋面上不由得浮现出些许狂喜之色。

交战初期一轮箭雨射杀五六百之敌。

此等战绩自是不足以令一位征战沙场二十余载的老将面露狂喜之色。

真正令夏侯栋面露狂喜之色的其实是那五六百匈奴骑兵所处的位置。

以及因那五六百骑兵的倒下,所造成的匈奴冲杀骑阵的混乱。

然而。

说时迟那时快。

不待夏侯栋下令扩大匈奴骑阵中的混乱。

混乱中的匈奴骑兵便已稳住阵脚。

随即再度列阵冲杀。

两百步的距离转瞬便已行过半程。

马背上的匈奴骑兵怪叫着快速取出马弓。

匆匆弯弓搭箭抛出手中箭失后迅速收弓提枪。

随即再度勐夹马腹持枪冲锋。

与此同时。

大散关精锐骑卒们亦是纷纷弯弓搭箭,用力抛洒出手中箭失。

随后收弓提枪、拍马冲锋一气呵成。

一时间双方骑卒上空满是遮天蔽日般的箭失。

六千狼卫精锐骑兵以及六千无畏骑精锐骑兵于遮天蔽日般的箭失下怪叫着悍然冲锋。

夏侯栋部左右两翼骑兵数量虽不如匈奴。

但身为天子脚下大散关精锐的他们胸中自有一股傲气。

又岂会因兵力不如匈奴而产生丝毫畏战之心?

更何况,其虽兵力不如狼卫以及无畏骑。

但其战马、军械乃至于身高,皆无不优于匈奴。

说时迟,那时快。

眨眼间双方皆是气势长虹的骑卒眨眼间便彻底碰撞在了一起。

一时间。

兵戈互相碰撞之声。

利刃刺穿血肉之声。

双方士卒垂死惨叫之声。

敌我战马吃痛嘶鸣之声。

声声不绝于耳。

待种种嘈杂之声彻底交互在一起时。

两兵相交之地已然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周军中军大纛旁。

夏侯栋立身于临时指挥高台之上。

双眼目不转睛地死死盯着交战之处。

希冀着能够快速寻到敌军薄弱之处。

与此同时。

临时指挥高台之下。

列阵以待的前中后三军步卒无不神情紧张地箭搭弦,刃紧握。

三军之中的一千三百架床子弩更是早早地便已再度上弦,静静等待着两军彻底分离。

时间一息一息缓慢流逝。

足足过了近一刻钟之久。

两兵相交之地的敌我骑兵方才堪堪分离。

不多时。

冲杀左翼的六千狼卫精锐在抛下千余尸体后,后撤至更左之地。

冲杀右翼的六千无畏骑精锐亦在抛下千余尸体后,后撤至更右之地。

而夏侯栋部两翼骑兵则在各自丢下数百具尸体后,紧贴着步卒军阵再度重整兵马。

见此一幕。

周军临时指挥高台之上的夏侯栋本就紧锁的眉头不由得再度紧锁几分。

此番看似其部杀敌倍于伤亡,应属小捷。

但实则不然。

自临时高台之上向下望去。

此时其部的前中后三军步卒,外加左右两翼骑兵。

皆于处于茂名河谷外的中部。

而匈奴骑兵则分处于其部左右两翼。

若两翼骑兵继续与匈奴骑兵对冲厮杀。

当一轮冲锋过后,双方骑兵再度变幻位置时。

夏侯栋部步卒必然将会彻底暴露于敌军铁蹄之下。

可若是匈奴继续冲锋,而己方不与之互冲的话。

两翼骑兵必然将会伤亡惨重,且己方步卒方阵极有可能会被己方骑卒溃兵冲散。

而倘若继续向北行军,进入茂名河谷的话。

暂且不提茂名河谷内是否还有匈奴伏兵。

单单那左右两侧的匈奴骑兵便已然足够夏侯栋部喝上一壶的了。

不知不觉间。

夏侯栋部竟已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两翼骑兵即刻兵分两路!向南北行军,汇于前后两军!”

就在两侧匈奴骑兵即将完成重整兵马之际。

立身于指挥高台之上的夏侯栋当机立断,果断沉声下令道。

“将军有令!”

“两翼骑兵即刻兵分两路!向南北行军!汇于前后两军!”

“将军有令!”

“两翼骑兵即刻兵分两路!向南北行军!汇于前后两军!”

“将军有令!”

“两翼骑兵即刻兵分两路!向南北行军!汇于前后两军!”

其令方下,数百名传令官便快速纵马,奔走相告。

与此同时。

又有百余名传令官立于临时指挥高台旁,不断地大力摇晃着手中令旗。

待见两翼骑兵军阵以令旗做出回应后。

夏侯栋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撤两翼骑兵以步卒方阵迎敌虽同样面临着损失惨重之险。

但无论如何去算,其最终结果都将远胜骑兵再度互冲。

“前中后三军听令!”

“即刻弓半弦!准备迎敌!”

夏侯栋略作定神,随即再度快速下令道。

“将军有令!”

“前中后三军!即刻弓半弦!准备迎敌!”

“将军有令!”

“前中后三军!即刻弓半弦!准备迎敌!”

“将军有令!”

“前中后三军!即刻弓半弦!准备迎敌!”

夏侯栋话音方落,其令便已然通过令旗以及传令兵之口快速传递开来。

与此同时。

已然重整兵马完毕的狼卫精锐以及无畏骑精锐再度列阵冲锋。

而此时夏侯栋部左右两侧骑兵仍有千余人尚未完成撤离。

更有千余人尚未容入前后两军军阵之中。

见此一幕。

夏侯栋本就悬着的心,不由得再度抬高数分。

说时迟那时快。

眨眼间两侧匈奴骑兵距离其部军阵便已然只剩五百步之距。

且距离仍在飞速拉近。

四百步!

三百步!

两百步!

一百步!

就在匈奴狼卫精锐与无畏骑精锐冲锋至夏侯栋部两翼骑兵百步距离时。

匈奴冲锋之势忽然勐地一滞。

马速方骤减数息。

冲锋于最前方的狼卫前锋以及无畏骑前锋便快速调转马头。

恍如一杆利箭般倾斜着朝着尚未来得及撤离夏侯栋部骑兵杀去。

见此一幕。

纵使夏侯栋久经战阵,亦是不由的面露大骇之色。

显然。

匈奴骑兵反应之快,变阵之迅远超其预料。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夏侯栋面露骇然之色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