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虎门之战(1 / 2)

新年伊始,研发中心的重头戏就是研制蒸汽机模型了。

只有制造一个适合的模型才能大致测算,按照他们现在工艺水平制造出来的蒸汽机实现多大的功率。这样以后根据用途就可以造不同大小功率的蒸汽机了。

蒸汽机的关键也在设计和铸造,缸体、曲轴、活塞、齿轮等一应重要的零件都需要铸造。

这里面就是材料的强度和加工的精度。搁在后世难倒是不难,后世的材料都有,铸造也简单,就是要把做出来。

但在大清朝,冶炼铸造技术落后,凭着现在的工具还是有着很大的困难。

但对这群工科的大专生来说,制造机械都在工科范围内,这种困难无非就是时间问题,总比用试管火焰灯去玩氧化还原反应简单。

学堂也要开课,毕竟这些孩儿底子太差,除了柏家子弟识字外,其他瑶寨和万尾岛进来的孩儿都不识字,从零开始。

那些个年龄大的,学要致用,一两年就要毕业,更是时间一点都耽误不得。

万尾岛又送了十名新的学生来了,刘永陆还是存了私心,送来的依然是刘家子弟。

从沈云峰、田虎身上他深深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好处超过银子。这送来的好处还是先好了自己刘家吧。

沈云峰想想也是无奈,只有随他去吧,以后再说。

这理化天才是要人口基础的,也不知道现在选材范围内能不能出上一个,还是看老天爷赏不赏吧。

就在“丰南号”正月里就热火朝天的开展新一年建设的时候,正月还没出,广州那边又响起了炮火。

1月8日时候,琦善要求重开谈判,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派人请求停战。

重开谈判只不过是琦善的虚与委蛇之计,道光帝的旨意未改,他怎敢在协议上签字。

和谈重启后,清军趁和谈间隙正在虎门要塞第二道防线横档和三门水道大兴土木,在三门水道附近新修一座大型的隐蔽式暗炮台,炮位共计80门已部署20门。

同时,三门水道处的小艇密密麻麻的,民夫在向水道打桩下排,企图堵塞住航道,防止英军舰艇沿着水道进入珠江。

1月21日,英方公布了《穿鼻草约》,要求割让香港岛、赔款600万银元。

由于涉及土地割让,琦善未签字(此条约传至伦敦,英国政府认为得到利益太少,也未签字)。

草约已经公布,英国人决定先占有再说,于是派兵于1月26日,强行占领香港。并要求清军从香港撤兵。

琦善却没有想到英国人竟如此决绝,他们在没有得到签字画押的条约文书的情况下竟突然攻下香港,并将琦善答应的条约公布于众。

2月19日,虎门外口的英国舰队得到从香港开来的援军加强。

2月23日,一队英国小艇前往三门水道侦察那里的通航情况。正在那里干活的清朝战船和民夫一炮不发就丢下工具和材料逃走了。

英军还未来得及嘲笑中国人的懦弱,他们就突然遭到该处的隐蔽炮台射击。这让英国人十分生气,大骂“中国人是狡猾的骗子。”

小股英军划着艇靠岸登陆,占领了清军隐蔽炮台,然后把用清军的火药把炮台和20尊大炮炸得稀巴烂。

三门水道的堵塞物也被英国人轻松地用缴获的火药炸掉了。

2月23日,由皇家海军上校赫伯特率领“复仇女神号”与四艘轻艇从晏臣湾北上三门口,驱走清军水师战船和兵勇,并破坏尚未完成的炮台。

武山军营的清军发炮攻击,但不是因为距离过远无法打穿英舰船壳,就是因为射技不精全掉落到水里呢。

“复仇女神号”伴随着清军的炮声在三门水道转了一圈后,返回主力舰队的泊点。

2月24日,英军司令向坐镇靖远炮台的关天培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交出剩余的炮台退出虎门要塞,英军保证撤退的清军安全。

已经见识过英国船坚炮利的关天培保持了沉默,以这种态度向英军司令表达了他将会战斗到底的决心。

2月25日中午,“复仇女神号”战舰护送炮兵和130名英军步兵在下横档岛南侧登陆。

这次,清军布置在海滩上的斥候及时将消息传达到附近的横档炮台和永安炮台,两炮台立即发炮,不过一如既往地这些炮火对于登陆英军而言只是礼炮和烟花。

晚上,英军已经在横档岛的制高点建成了一个拥有3门重炮的野战炮兵阵地。

26日清晨,下横档岛上的英军炮兵阵地开火了。上横档岛上的清军炮台、军营接连被命中,被动挨打的清军根本无从反击,大角、沙角炮台的混乱重现。

上午10点,英舰出动。“伯兰汉号”、“威尔威厘号”、轮船“皇后”号以及三艘小型船只共6艘战舰沿晏臣湾海岸航行,躲避威远炮台和横档炮台的正面火力。

“伯兰汉号”和“威尔威厘号”安全地绕道到威远炮台和靖远炮台的侧面几百米处,清军炮台根本没有应对侧面来敌的准备。

单方面的大屠杀开始了,威远炮台和靖远炮台的围墙被英舰的精确点射打得千疮百孔,炮台内的清兵无从还击就纷纷毙命倒地,柱柱黑烟从两炮台内部升起几要遮蔽天空。

关天培竭力维持靖远炮台守军的士气,但大规模崩溃已经近在眼前。

6艘英舰经过长时间的炮击后,才派出了300名士兵登陆轮流占领了靖远和威远炮台,抡着大关刀向登陆英军猛扑过去的关天培被英军用火枪打死了。

威远、靖远炮台沦陷后,虎门各处炮台处境更为艰难。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指挥官,只是茫然地试图逃窜或者继续以大无畏的精神固守岗位,直到英国用炮弹和刺刀消灭他们为止。

战斗战至下午5时结束,虎门要塞除了两座不在英军进攻目标内的炮台其余11座炮台尽数被摧毁殆尽,战死受伤被俘的清军接近2000人。

此时,顺着珠江,通向广州大门向英军敞开,英军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轻伤5人。

2月26日,广东巡抚瓜尔佳·怡良上疏参劾,揭发琦善对英妥协,私订《穿鼻草约》的卖国罪行。

3天后,道光帝遂下旨将琦善革职,“锁拿进京,查抄家产”。

同时补授原刑部尚书祁贡为两广总督,未到任前由广东巡抚怡良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