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夜叉国 、小髻 、西僧(1 / 2)

夜叉国

交州有个姓徐的人,出海做生意,忽然被一阵大风刮走。等他睁开眼,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地方,四周是莽莽苍苍的深山。他希望这里有人居住,于是把船系好后登岸,还带上了干粮。

刚走进山里,就看见两边的山崖上全是洞口,密密麻麻像蜂房一样,里面隐隐有人声。他走到一个洞口外,驻足往里窥探,只见里面有两个夜叉,牙齿像戟一样森然排列,眼睛闪烁如两盏灯,正用爪子撕开一头活鹿吃着。徐姓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想要往山下跑,可夜叉已经看到他了,放下食物把他抓了进去。

两个夜叉互相交谈,声音就像鸟兽鸣叫。它们争抢着撕扯徐姓商人的衣服,看样子是想要吃了他。徐姓商人十分恐惧,赶紧拿出袋子里的干粮和牛肉干献给它们。夜叉分着吃了,觉得味道很美,又去翻徐姓商人的袋子。徐姓商人摆摆手,表示里面没有东西了。夜叉发怒,又要抓他。徐姓商人哀求道:“放了我吧。我船上有锅碗瓢盆,可以做饭。”夜叉听不懂他的话,依然很生气。徐姓商人又用手语比划,夜叉似乎稍微明白了一些。

夜叉跟着他来到船上,取了炊具回到洞里。徐姓商人捆来柴生火,煮了剩下的鹿肉,煮熟后献给夜叉。两个夜叉吃得很高兴。夜里,夜叉用大石头堵住洞口,似乎是怕徐姓商人逃走。徐姓商人蜷缩在远处躺着,心里十分害怕自己性命不保。

天亮后,两个夜叉出去了,又把洞口堵住。过了一会儿,它们带回来一只鹿交给徐姓商人。徐姓商人剥下鹿皮,在深洞处的流水边,打了几锅水来煮鹿肉。不一会儿,来了几个夜叉,它们聚在一起把鹿肉吃完后,一起指着锅,好像是嫌锅太小。

过了三四天,一个夜叉背来一口大铁锅,像是人们平常使用的那种。于是,一群夜叉各自带来狼肉、麋肉。肉煮熟后,它们叫徐姓商人一起吃。住了几天后,夜叉和徐姓商人渐渐熟悉起来,出去的时候也不再禁锢他,大家相处得如同一家人。徐姓商人渐渐能通过夜叉的声音明白它们的意思,还模仿它们的声音,学说夜叉的话。夜叉更加高兴,带来一只母夜叉,让她给徐姓商人做妻子。

刚开始,徐姓商人很害怕,不敢有什么举动,母夜叉自己分开双腿靠近他,徐姓商人这才和她有了夫妻之事。母夜叉十分欢喜,每次都留些肉给徐姓商人吃,两人关系亲密得如同夫妻。

一天,夜叉们早早起身,每个夜叉脖子上都挂着一串明珠,轮流出门,一副等候贵客的样子。它们让徐姓商人多煮些肉。徐姓商人向母夜叉询问原因,母夜叉说:“今天是天寿节。”母夜叉出门对众夜叉说:“徐郎没有骨突子(明珠串)。”众夜叉纷纷各自摘下五颗明珠,都交给母夜叉,母夜叉自己又解下十颗,总共凑了五十颗明珠,用野苎麻搓成绳子,穿好后挂在徐姓商人脖子上。徐姓商人看了看,发现一颗明珠大约能值一百多两银子。

不一会儿,夜叉们都出去了。徐姓商人把肉煮好后,母夜叉过来邀请他,说:“去迎接天王。”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山洞,山洞宽广有好几亩地。洞中有一块石头,光滑平整得像桌子,四周都有石座,上面一个石座蒙着一张豹皮,其余的都蒙着鹿皮。二三十个夜叉,满满当当地分坐在洞中。

没过多久,大风刮起,尘土飞扬,夜叉们慌张地全都出了洞。只见一个巨大的家伙走来,模样也类似夜叉,径直冲进山洞,盘踞在座位上,像鹗鸟一样环顾四周。众夜叉跟着进入山洞,在东西两边列队站立,全都仰着头,双臂交叉成十字。大夜叉挨个点着头查看,问道:“卧眉山的众人,都在这儿了吗?”夜叉们齐声回应。大夜叉看向徐姓商人问:“这家伙从哪来的?”母夜叉回答说是自己的女婿。众夜叉又夸赞徐姓商人的厨艺,立刻就有两三个夜叉跑去取来熟肉,摆在石桌上。大夜叉用手抓着肉吃,吃得饱饱的,对肉的味道赞不绝口,还要求以后经常供应这样的食物。

大夜叉又看向徐姓商人说:“你的骨突子怎么这么短?”众夜叉回答:“他刚来,还没准备好。”大夜叉从自己脖子上摘下明珠串,脱下十颗递给徐姓商人。这些明珠都像手指尖那么大,圆得像弹丸。母夜叉急忙接过,替徐姓商人穿好挂在脖子上,徐姓商人也像夜叉那样交叉双臂,用夜叉的语言向大夜叉道谢。大夜叉这才离去,踩着风前行,速度快得像飞一样。众夜叉这才享用剩下的食物,然后各自散去。

就这样过了四年多,母夜叉忽然生产,一胎生下两男一女,孩子都是人的模样,并不像他们的母亲。众夜叉都很喜欢这些孩子,常常一起抚摸逗弄。

有一天,夜叉们都出去找吃的了,只有徐姓商人独自坐着。忽然,从别的洞来了一只母夜叉,想要和徐姓商人私通,徐姓商人不肯。这只母夜叉恼羞成怒,把徐姓商人扑倒在地。徐姓商人的妻子正好从外面回来,见状怒不可遏,与这只母夜叉扭打起来,一口咬下了她的耳朵。不一会儿,那只母夜叉的丈夫也回来了,把它们劝开,让那只母夜叉离开了。从这以后,徐姓商人的妻子时刻守着他,一举一动都不分离。

又过了三年,孩子们都能走路了。徐姓商人就教他们说人话,孩子们渐渐能开口说话,虽然声音还带着些稚嫩的叽叽喳喳,但已经有了人的气息。虽然他们还是孩童,却能在山里奔跑如走平地。和徐姓商人之间,也有着深厚的父子情谊。

一天,徐姓商人的妻子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出去,半天都没回来。这时北风猛烈地刮起来,徐姓商人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带着另一个儿子来到海岸边,发现原来的船还在,便打算和儿子一起回家。儿子想要告知母亲,徐姓商人制止了他。父子二人登上船,经过一昼夜的航行,回到了交州。

回到家后,徐姓商人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改嫁。他拿出两颗明珠去售卖,得到了上万两银子,家境变得十分殷实。他给儿子取名叫彪,彪十四五岁时,就能举起很重的东西,性格粗野莽撞,喜欢争斗。交州的统帅见到他后,觉得他很奇特,便任命他为千总。正赶上边境发生战乱,徐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立下不少战功。十八岁时,他就升任为副将。

当时有一个商人出海航行,同样遭遇大风,被吹到了卧眉山。他刚登上岸,就看见一个少年,不禁大吃一惊。少年知道他是中国人,便询问他的家乡所在。商人如实相告。少年拉着他走进幽谷中的一个小石洞,洞外长满了荆棘,少年还叮嘱他不要出去。

少年离开一会儿后,带着鹿肉回来给商人吃。他自己说:“我父亲也是交州人。”商人询问之下,得知他父亲就是徐姓商人,商人在外地经商时曾结识过徐姓商人。于是商人说:“他是我的老朋友。如今他的儿子已经做了副将。”少年不明白“副将”是什么意思,商人说:“这是中国的官职名称。”少年又问:“怎么做官呢?”商人说:“出门有车马随从,回到家有高大的厅堂;只要上级一声呼喊,下级就会纷纷响应;见到的人都要斜着眼睛看,侧着脚站:这就是做官。”少年听后十分心动。

商人说:“既然你父亲在交州,你为什么长久地滞留在这里呢?”少年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商人。商人劝他回到南方,少年说:“我也常常有这个想法。但我母亲不是中国人,长相和语言都很不一样,要是被同类发现,一定会遭到残害,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说完他走出洞,说:“等北风刮起来的时候,我来送你启程。麻烦你到了我父亲和兄长那里,给我带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