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孝思考中进士之后,有报喜的人前来,胡家上下都不愿听到这个消息,又仔细查看发现名字不符,就把报喜的人骂走了。恰好三郎结婚,亲戚们都到堂上来祝贺,姐妹们和姑嫂们都在,唯独四娘没有被兄嫂邀请。忽然,有个人跑进来,呈上程孝思寄给四娘的信件。兄弟俩打开一看,顿时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宴席上的宾客们这才请四娘出来相见。姐妹们都惴惴不安,生怕四娘记恨不来。没过多久,四娘却翩然到来。向她道贺的,拉着她就坐的,和她寒暄的,喧闹声充满了整个屋子。大家耳朵听的是四娘,眼睛看的是四娘,嘴里说的还是四娘。而四娘依旧神色凝重,和往常一样。众人见她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才稍微安心,于是纷纷争着给四娘敬酒。就在大家宴饮欢笑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十分急切的哭喊声。众人都感到奇怪,纷纷询问。不一会儿,只见春香满脸是血地跑了进来。大家一起追问她,她哭得说不出话来。二娘呵斥她,她才哭着说:“桂儿逼着我要眼睛,要不是我挣脱开,眼睛都快被她挖去了!” 二娘十分羞愧,汗水和脂粉都流了下来。四娘却神色淡漠,整个屋子寂静无声,众人都开始告辞。四娘盛装打扮,独自拜别了李夫人和三姊,出门上车离开了。这时,大家才知道买下别墅的就是程孝思。
四娘刚到别墅时,很多东西都还欠缺。夫人和公子们都纷纷送婢女、仆人以及器具给她,四娘什么都不接受,只有李夫人送的一个婢女,她收下了。
没过多久,程孝思请假回家扫墓,车马和随从众多。他先到岳父家,祭拜了胡公的灵柩,接着又拜见了李夫人。等胡家的公子们穿戴好衣冠出来时,程孝思已经上了车。胡公去世后,公子们每天都在争夺财产,根本不顾父亲的灵柩。几年后,灵堂的屋顶漏雨破败,眼看着就要把豪华的屋子变成荒坟了。程孝思看到后十分悲痛,也没有和公子们商量,就定好日子将胡公下葬,每件事都做得十分周全。出殡那天,前来送葬的官员众多,乡里人都对程孝思的行为称赞不已。
程孝思十多年来一直担任清贵显要的官职,只要遇到同乡有困难,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二郎恰好因为人命官司被逮捕,负责巡察的直指使,是程孝思的同宗,作风刚正严明。大郎恳请岳父王观察写信给直指使求情,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心里更加害怕。他想去求妹妹四娘,却又觉得没脸,于是拿着李夫人的亲笔信前往京城。到了京城,他不敢直接去见四娘,等到程孝思入朝的时候,才去拜访。他希望四娘能念及手足之情,忘掉之前的嫌隙。门房通报之后,就有一个老妇人出来,把他领进客厅,摆上酒菜,不过也只是草草应付。吃完饭后,四娘出来了,脸色温和,问道:“大哥事务繁忙,怎么有时间不远万里来看我呢?”
大郎连忙跪地磕头,哭着诉说自己来的缘由。四娘把他扶起来,笑着说:“大哥是个男子汉,这算什么大事,竟然如此惊慌?妹子我只是个女子,可曾见过谁这样哭哭啼啼地求人?” 大郎于是拿出李夫人的信。四娘说:“各位嫂嫂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她们各自求自己的父兄,事情就能解决了,何至于奔波到这里来?” 大郎无话可说,只是一味地哀求。四娘脸色一变,说:“我还以为你是长途跋涉来看望妹子,原来是为了打官司来求贵人帮忙啊!” 说完,拂袖径直走进屋里。大郎又羞又愤地离开了。
回到家后,他把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家里上上下下没有不责骂四娘的,李夫人也觉得她太狠心。过了几天,二郎被释放回家,大家都十分高兴,这才笑着说四娘之前只是白白地招来怨恨和诽谤。不久,四娘派仆人来问候李夫人。李夫人把仆人叫进来,仆人献上金银财宝,说:“夫人因为二舅的事情,派人去处理得很着急,没时间写信回复。暂且送上一点薄礼,用来代替书信。” 大家这才知道二郎能回家,是程孝思出力的结果。后来,三娘家渐渐贫困,程孝思给予的帮助超过了一般的规格。又因为李夫人没有儿子,程孝思就把她接过来,像对待母亲一样奉养。
僧术
黄生出身于世家大族,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一直渴望能飞黄腾达,出人头地。村子外面有一座寺庙,里面住着一位僧人,他和黄生向来交情深厚。后来,僧人外出云游,十多年后才回来。僧人见到黄生,不禁感叹道:“我还以为你早就飞黄腾达了,没想到如今还只是一介平民?看来你的福分和命运确实浅薄。我可以帮你向阴间的主宰行贿。你能拿出一万钱吗?” 黄生回答说:“拿不出来。” 僧人说:“那你尽力凑一半,剩下的我帮你借。就以三天为期限。” 黄生答应了,费尽心思,通过典当物品,好不容易凑齐了僧人要求的数额。
三天后,僧人果然带着五千钱来交给黄生。黄生家里有一口老井,井水很深,取之不尽,据说还和河海相通。僧人让黄生把钱捆好放在井边,告诫他说:“等我到了寺庙,你就把钱推进井里。等煮半顿饭的时间,要是有一枚钱币浮起来,你就赶紧向它下拜。” 说完,僧人就离开了。黄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法术,心里想着这法子灵不灵还不确定,而且一万钱可不是小数目,实在舍不得。于是,他偷偷藏起了九千,只把一千钱投进了井里。不一会儿,井里突然涌起一个巨大的水泡,“铿” 的一声破裂,紧接着就有一枚钱币浮出水面,大得像车轮一样。黄生见状,大吃一惊。他按照僧人说的,向大钱拜了几拜。可拜完之后,他又觉得不甘心,就把剩下的四千钱也投了进去。这些钱落下去的时候,撞击到那枚大钱,发出声响,却被大钱挡住,沉不下去。
傍晚,僧人来了,责备黄生说:“你为什么不把钱都投进去?” 黄生说:“我都投进去了呀。” 僧人说:“阴间的使者只拿走了一千钱,你怎么能说谎呢?” 黄生见瞒不住,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僧人。僧人听后,叹息道:“吝啬小气的人必定成不了大器。你命中注定只能凭借明经科的身份结束科举之路,不然的话,马上就能考中进士了。” 黄生听了,懊悔不已,请求僧人再帮他向阴间祈求,僧人坚决拒绝,然后离开了。黄生看向井中,那些投下去的钱还浮在水面上,他用绳子把钱钓了上来,那枚大钱这才沉了下去。这一年,黄生以副榜贡生的身份被准许进入国子监,最终的结局果然如僧人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