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别人家的孙权(2 / 2)

“主公,如今曹操虽赤壁战败,但实力犹存,刘备占据荆州,北可联曹抗吴,南可窥视交州扩充地盘。

我们不妨先交好曹操,送些礼物示弱,让其放松警惕,同时暗地操练水军,加强军备。”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如珠落玉盘。

孙权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如黑暗中看到曙光。

数年后,东吴水师焕然一新,战舰威武,士兵精锐。

而此时曹操与刘备之间矛盾渐起,如干柴遇烈火。

吕蒙见状向孙权建议趁虚而入攻打荆州,那急切的心情如箭在弦上。

孙权担心再有异人阻挠,但吕蒙称此次与上次局势全然不同。

孙权最终下定决心出兵,那决心如巨石落地。

这次东吴军势如破竹,如汹涌的洪流,顺利夺回荆州部分土地,孙权大喜过望,那喜悦如春风拂面,深感吕蒙之功,东吴自此重振声威,再次成为三国鼎立中的强大一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

几日后,孙权正于营帐中谋划下一步战略。

忽闻帐外传来喧哗声,原来是那异人又回来了。

异人进帐后,神色凝重,如阴云密布,对孙权道:

“主公,吾观天象,荆州之地有关羽坐镇,其威震华夏,若不除之,恐成东吴心腹大患。”

声音低沉而严肃。

孙权一听,面露犹豫之色,关羽之名如雷贯耳,要杀谈何容易,那纠结如乱麻。

异人见状,从袖中取出一方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把散发着幽光的匕首,寒气逼人。

说道:“此匕首非凡物,可破神将之气。只需寻得良机,暗中刺杀即可。”

他的眼神中透着神秘与自信。

孙权思忖良久,终下定决心,那决定如巨石入水。

于是派人秘密潜入荆州。

刺客趁着夜色靠近关羽营帐,如鬼魅般无声无息。

关羽正在灯下看书,毫无防备,那专注的神情如入无人之境。

刺客猛然出手,那匕首刺向关羽咽喉,如毒蛇出洞。

关羽虽惊觉,但为时已晚,手臂已受伤,鲜血染红衣袖。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关羽身旁的青龙偃月刀忽然发出一道强烈的光芒,直接将那刺客震飞出去,如落叶飘零。

原来这青龙偃月刀跟随关羽多年,早已通灵,感受到主人危险便自行护主。

关羽怒目圆睁,提刀而起,大喝一声:

“鼠辈敢来偷袭!”

那声音如洪钟大吕,震耳欲聋。

刺客深知今日难以成功,转身欲逃,如丧家之犬。

但关羽哪肯罢休,几步上前一刀斩下刺客首级,那动作如疾风闪电。

孙权得知行刺失败,大惊失色,如五雷轰顶。

而异人却淡定如初,如平静的湖水,道:

“主公莫慌,我还有一计。”

异人拿出一颗药丸,色泽诡异,告知孙权可命细作混入蜀军之中,将药投入关羽饮食。

此药无色无味,服下之人会内力全失。

孙权依计行事,那紧张的心情如弓弦紧绷。

不久之后,关羽果然中计,内力尽失,如病虎卧榻。

孙权再派大军压境,如泰山压卵。

关羽无力抵抗,那无奈如风中残烛。

然而就在孙权以为大功告成之时,天空突现祥瑞之光,如彩虹贯日。

一道神秘力量笼罩关羽,如佛光普照。

原来是诸葛亮算出关羽有难,施展奇门遁甲之术前来营救,那神奇如仙法降临。

只见关羽身形一闪,消失不见,如幻影消散,只留下一脸惊愕的孙权和那不知所措的异人,如木雕泥塑。

然而,刀尖有毒,无人能解,纵是华佗在世也枉然,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消息传出,如巨石投湖,刘备悲痛欲绝,心如刀割,发誓要踏平东吴,那愤怒如火山喷发。

孙权既得荆州,又惊又喜,如冰火两重天。

然而面对刘备的复仇大军,东吴又将陷入一场生死危机之中,如狂风中的孤舟。

孙权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那急切的心情如热锅上的蚂蚁。

谋士鲁肃进言道:

“刘备此番兴师动众,其势汹汹,若与其正面交锋,东吴恐损兵折将。

不如派遣使者前往求和,许以厚利,暂避锋芒。”

声音沉稳而理性。

孙权犹豫不决,如徘徊在十字路口。

此时,东吴军中一员小将站出,名为陆逊。

他说道:“主公,无需求和。

刘备虽愤怒而来,但长途跋涉,士卒疲惫。

我愿领一军前去迎战,定能破敌。”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如黄钟大吕。

孙权见陆逊胸有成竹,便应允,那信任如重锤定音。

陆逊率军至夷陵之地,扎营坚守不出。

刘备数度挑战,陆逊皆不应战,那淡定如闲云野鹤。

蜀军渐生懈怠之心,如松弛的弓弦。

陆逊看准时机,深夜突袭,如猛虎下山。

火烧连营,如天火燎原。

刘备大军大乱,死伤无数,如热锅上的蚂蚁。

刘备狼狈而逃,退回白帝城,如落汤之鸡。

经此一役,东吴稳住局势,如定海神针。

孙权大喜,重赏陆逊,那喜悦如春花绽放。

而刘备于白帝城染病不起,自知时日无多,遂托孤于诸葛亮,那无奈如秋叶飘零。

诸葛亮肩负起蜀汉大业,一面治理内政,如巧手织锦;

一面重新整顿军备,伺机而动,如猎豹蛰伏。

三国之间再度形成微妙的平衡,如棋局对弈,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