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别人家的孙权(1 / 2)

孙权挺拔地站在营帐之中,身姿威武,周围的谋士们正激烈地讨论着应对曹操大军的策略,声音此起彼伏,如浪潮般汹涌。

孙权,这位江东之主,面容严峻,深知此役关乎东吴的生死存亡,那沉重的责任如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主公,曹操兵多将广,战船无数,正面交锋恐难取胜。”

鲁肃面色凝重,眉头紧锁,话语中充满了忧虑。

孙权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如铁,似能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

“公瑾何在?”

声音沉稳有力。

周瑜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臣以为可利用长江天险,以火攻之。然需东风相助。”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果敢与智慧。

众人皆露出担忧之色,此时东风岂是说来就来,那焦虑的情绪如阴霾笼罩在营帐之中。

孙权心中一动,想起曾听闻异人可借天地之力。

于是孙权果断下令寻找此类异人,那声音在营帐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数日后,一小卒领一人前来。

此人一袭黑袍,衣袂飘飘,眼神深邃神秘,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

他拱手道:“主公莫忧,吾能借来东风。”

众人半信半疑,目光中既有期待又有怀疑。

当夜色笼罩江面,如墨染的画卷。

那异人登坛作法,身姿飘逸,如同仙人下凡。

不多时,东风骤起,呼啸着掠过江面,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周瑜大喜过望,那喜悦如烟花绽放,立刻率军出击。

一时间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曹军大乱,呼喊声、哭叫声交织成一片混乱的乐章。

望着熊熊大火映红的江面,孙权握紧拳头,关节泛白,此战东吴必胜,而这异人或许是上天派来助孙权成就霸业之人,那坚定的信念如火焰燃烧。

随着火势蔓延,如恶魔的爪牙肆虐,曹军大败而逃,丢盔弃甲,如丧家之犬。

孙权率领众将士乘胜追击,刀剑挥舞,喊杀声震天动地,斩获颇丰。

回营之后,孙权当即决定犒赏三军。

大帐之内,摆下盛宴,珍馐美味琳琅满目。

诸将欢聚一堂,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孙权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大声道:

“此次赤壁之战能获全胜,诸位将军功不可没,还有那异人借来东风,亦是大功一件。”

众将欢呼,纷纷举杯相庆,那热闹的场景如节日的庆典。

孙权命人将那异人带到跟前,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与感激,说道:

“先生真乃神人也,不知先生来自何方?”

异人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风拂面:

“主公不必追问,今日助主公乃是顺应天命。如今战事已毕,吾也该离去。”

孙权欲挽留,却只见一阵清风拂过,异人消失不见,如同梦幻泡影。

众人惊愕不已,嘴巴微张,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

孙权回过神来,感慨道:

“此乃仙人下凡助力东吴,实乃我东吴之幸。

今次胜利,只是开端,我等还当励精图治,保我江东太平,进而图谋天下。”

众将齐声称是,那声音如雷霆贯耳,营帐内再次响起豪迈的笑声和碰杯之声。

几日后,孙权召集谋士商议下一步战略。

鲁肃进言道:“主公,如今赤壁大胜,曹操元气大伤,此时荆州空虚,正可取之。”

他的眼神中透着急切与渴望。

孙权微微颔首,眼中满是野心的光芒,如燃烧的篝火:

“所言甚是,机不可失。”

于是,东吴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荆州,旌旗蔽日,尘土飞扬。

然而,当大军行至半路,诡异之事发生。

白日忽然乌云蔽日,如巨大的黑幕笼罩大地,令人心生恐惧。

黑夜则鬼火闪烁,忽明忽暗,如幽灵的眼睛。

军中人心惶惶,皆言是不祥之兆,那恐惧如瘟疫蔓延。

孙权心中疑虑重重,难道是之前那异人暗中作梗?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咬咬牙,令士兵加快行军速度,那坚决的态度如出鞘的利剑。

到达荆州城下,却发现城门大开,城内毫无动静,如一座死城。

周瑜提醒小心有诈,声音急切而紧张。

孙权犹豫片刻后仍决定进城,那犹豫如风中的残烛。

刚踏入城中,四周突然涌出无数蜀军,喊杀声震天动地。

原来刘备早有防备,那陷阱如张开的虎口。

孙权大惊失色,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这时空中传来那异人的声音:

“吾虽助君于赤壁,然荆州乃天命归刘之处,不可强取。”

声音空灵而悠远。

孙权懊悔不已,心如刀绞,可事已至此只能拼死一战,那决绝如困兽犹斗。

最终东吴军损失惨重,伤亡无数,鲜血染红了大地。

孙权带着残兵败将退回江东,如败落的凤凰,从此深知天命难违,再谋荆州需另待时机,那无奈如秋霜落叶。

孙权退回江东后,日夜反思此次战败,面容憔悴,如霜打的茄子。

一日,吕蒙前来求见。

孙权愁容满面地看着吕蒙,叹气道:

“子明啊,此次荆州之败,朕悔不该不听那异人之言,莽撞进军。”

那声音充满了自责与悔恨。

吕蒙拱手道:

“主公莫要过于自责,刘备如今得了荆州,势力大增,我等需重新谋划对策。”

他的眼神坚定,如寒夜中的明灯。

孙权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问道:“子明可有良策?”

吕蒙沉思片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