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铮铮铁骨魏延(1 / 2)

魏延虽只是部曲相随,但作战极为勇猛。

每遇战事,总是身先士卒,冲杀敌阵。

其武力高强,令敌军闻风丧胆。

刘备看在眼里,心中暗喜,觉得此将日后必成大器。

而魏延也有意在刘备面前展现才能,渴望得到重用。

翌日,军队扎营休整。魏延向刘备献上一策,他认为不应只被动防御张鲁,可派出一支轻骑绕后奇袭。

刘备听后,沉思片刻,觉得此计颇为大胆冒险,但又不失为破敌良策。

这时诸葛亮却出言反对,他认为此举过于冒进,若有差池则损兵折将。

魏延心中不服,据理力争。

刘备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

魏延虽满心不甘,却也只能听从军令。

不过经此一事,刘备对魏延更加关注,常找他探讨兵法谋略,魏延也因此对刘备越发忠心耿耿,一心等待机会再展身手。

数日后,探马来报,张鲁军中有异动,似要有所行动。

刘备召集诸将商议对策,魏延主动请缨,愿率一军前去探查虚实。

刘备应允,并嘱咐他小心行事。

魏延领命而去,果然发现张鲁正暗中调遣兵力,欲对刘备军发动突袭。

魏延当机立断,一边派人回营禀报,一边设下埋伏。

待张鲁军进入伏击圈,魏延率兵杀出,杀得张鲁军大乱。

然而,张鲁军中一员猛将力战魏延,两人激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此时刘备援军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张鲁军。

经此一战,魏延战功赫赫,刘备当着众将士的面重赏魏延,并给予他更多兵权。

诸葛亮见状,也对魏延刮目相看,意识到魏延确实有勇有谋。

魏延感激涕零,表示定当肝脑涂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此后,魏延在刘备军中威望渐高,成为刘备麾下不可或缺的大将,也为后来刘备起兵攻打刘璋增添了一份强大助力。

魏延虽任牙门将军,但他心中抱负远不止于此。

一日,军中演练阵法,魏延提出一种前所未见之阵形,此阵变化多端,进可攻退可守。

刘备闻之,大为惊奇,召魏延前来详谈。

魏延面见刘备,滔滔不绝阐述此阵精妙之处,不仅结合山川地势,更兼顾士兵特性。

刘备听后大喜,当场赏赐魏延诸多财物,并承诺日后若有战事,必委以重任。

这使得军中一些老将心生嫉妒,暗地非议魏延不过是凭借奇巧之物博眼球。

然而魏延不为所动,他深知要想真正立足,需得战场上见真章。

不久,边境传来敌军侵扰消息,魏延主动请缨出征。

刘备本还有些犹豫,毕竟魏延资历尚浅,但见其眼中坚定决心,最终应允。

魏延率领本部兵马奔赴边疆,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魏延满心壮志,誓要凭此战扬威立万。

魏延率军来到边疆,只见敌军营帐绵延数里,气势汹汹。

但魏延毫无惧色,他依据此前所创阵法排兵布阵。

战斗伊始,敌军依仗人多势众,发起猛烈冲锋。

魏延军看似节节败退,实则诱敌深入。

当敌军大半进入阵法范围时,魏延一声令下,阵形突变。

士兵们或从地下杀出,或从两侧夹击,敌军顿时乱作一团。

魏延身先士卒,手中长刀舞得密不透风,所到之处鲜血飞溅。

敌军将领大惊失色,试图重新组织抵抗,却发现已深陷绝境。

经过一番苦战,魏延大获全胜,缴获众多物资马匹。

此役之后,魏延威名远扬,军中再无人敢轻视于他。

刘备听闻捷报,龙颜大悦。

当魏延班师回朝时,刘备亲自出城迎接,当着满朝文武赞扬魏延之功。

于是便有了后来刘备称汉中王之时,力排众议,大力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之事,魏延也终于踏上施展自身抱负的更大舞台。

魏延抱拳行礼,朗声道:

“陛下圣恩,臣感激涕零。

臣唯有肝脑涂地,方能回报万一。”

魏延环视群臣,接着说道,

“昔日众人疑我,今臣用战功证己。

然臣知,守汉中任重道远,不仅防外敌,更要兴民生。”

刘备微微点头,

“爱卿所言极是,那依卿之见,如何行事?”

魏延略一沉思后答:

“陛下,臣以为当招募流民开垦荒地,且效仿诸葛丞相冶铁造器,强军备亦壮民力。

再者,可与周边交好互市,使百姓富足。”

群臣听后,不少人露出赞许之色。刘备大笑,

“善!朕信爱卿定不负朕望。”

此时,魏延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呈上,

“陛下,此乃臣构思的防御图,沿汉中险要之地构建多重防线,并设烽火台传讯预警。”

刘备展开观看,不禁赞叹:

“妙哉!魏延,朕将汉中交予你,朕心安矣。”

魏延跪地高呼:

“陛下放心,只要臣在,汉中固若金汤。”

从此,魏延全心投入到汉中的治理与防守之中。

自此,魏延镇守汉中,兢兢业业,将汉中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边防固若金汤。

几年间,魏延不断训练新兵,改良战术。

他还将自己的阵法传授给将士们,使整个军队战斗力大增。

一日,探子来报,曹魏集结大军欲图南下。

魏延得知后,镇定自若,一边派人向成都求援,一边积极备战。

当敌军压境时,魏延率部据守险要关卡。

他利用地形设下多重埋伏,还命工匠制作简易机关弩箭置于要道。

敌军先锋部队闯入后,瞬间损失惨重。

而后方的魏军主力仍源源不断涌来,魏延亲率精锐骑兵从侧面突袭,打乱敌军阵型。

双方激战数日,蜀军虽人数处于劣势,但凭借魏延的指挥和精心布置,始终未让魏军前进一步。

直至援军赶到,内外夹攻之下,魏军大败而归。

经此一战,魏延之名威震三国,成为蜀汉当之无愧的柱石大将,更受刘备倚重,朝着他心中理想的兴复汉室之路大步迈进。

魏延深知要兴复汉室,仅凭防守难以达成目标。

于是他上书刘禅,请求参与诸葛亮的北伐大计。

刘禅欣然应允,并嘱咐魏延一切听从丞相调遣。

魏延带着本部人马奔赴北伐前线,与诸葛亮会合。

初到之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欲率奇兵直捣长安。

诸葛亮权衡利弊后并未采纳,魏延虽有些失落,但依然坚决执行军令。

北伐途中,魏延总是身先士卒,他的勇猛让魏军闻风丧胆。

一次战役中,蜀军被敌军包围,魏延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带领蜀军突围。

随着战事推进,魏延逐渐理解诸葛亮谨慎用兵的道理。

他与诸葛亮配合越发默契,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无论是山地战还是平原交锋,魏延总能依据地势巧妙布阵,蜀军在他的协助下多次重创魏军,一步步向着中原挺进,离兴复汉室的梦想越来越近。

魏延来到祁山一带,此处魏军已严阵以待。

他仔细观察地形后,向诸葛亮献策道:

“丞相,此地山谷众多,可佯装败退,引魏军入谷,再以火攻之。”

诸葛亮沉思片刻后点头同意。

于是,蜀军依计行事。

魏延率领部分兵力前去诱敌,边打边撤。

魏军将领郭淮、费瑶见蜀军后退,以为有机可乘,便率大军追进山谷。

待魏军深入后,蜀军在山上投下火把,一时间火势熊熊。

魏军大乱,四处逃窜。

魏延看准时机,率军冲出,高呼:

“今日便是尔等覆灭之日!”

他手持长刀,冲入敌群,魏军将士皆畏惧其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