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费瑶试图组织抵抗,却被魏延寻得破绽,一刀斩落郭淮首级。
费瑶见状大惊失色,转身欲逃,被蜀军士兵乱刀砍死。
此役蜀军大获全胜,缴获无数军械粮草。
魏延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军中将士皆对他钦佩不已。
而蜀汉的北伐大业也因为这一场胜利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魏延得胜回营,诸葛亮亲自出帐迎接,赞曰:
“文长此功,堪比昔日博望坡之火。”
魏延拱手谦逊道:
“全凭丞相妙算,末将只是奉命行事。”
然魏军经此大败,魏明帝曹睿震怒,调司马懿前来抵御蜀军。
司马懿深知魏延善战,于是设下毒计。
他派人散布谣言于蜀军营内,言说魏延拥兵自重,早有谋反之心,妄图离间魏延与诸葛亮及众将士关系。
起初,蜀军将士并不相信,但谣言愈演愈烈。
军中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开始暗中监视魏延。
魏延得知此事,恼怒异常,面见诸葛亮欲证清白。
诸葛亮虽信任魏延,但此时谣言漫天,亦感棘手。
恰逢此时,魏军来袭。
魏延主动请缨出战,欲以战功堵众人悠悠之口。
诸葛亮应允。
魏延披挂上马,冲入魏军阵中,只见他左冲右突,魏军竟无人能挡。
司马懿见状暗叹:“此人果真英勇无敌,若不为我所用,必除之。”
于是指挥弓弩手齐射魏延,魏延毫无惧色,奋勇杀敌,终大败魏军,斩获甲首三千级,蜀军士气大振,谣言也渐渐平息。
不久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临终前,将军中大事托付给长史杨仪等人,并安排撤军之事。
魏延听闻丞相已逝,心中悲痛万分,但他向来高傲自负,不愿受杨仪管束。
魏延怒道:“丞相虽亡,吾自当领军继续北伐,岂有因一人之死而废国家大事之理,吾何许人也,怎能听凭那杨仪摆布。”
遂不听从撤军命令,率领本部兵马自行其事。
杨仪按照诸葛亮生前部署,缓缓退兵。
双方相遇于南谷道口。
杨仪指责魏延违抗军令,魏延则高呼:“丞相尸骨未寒,汝等便要断送北伐大业,吾只知为汉家江山效力,怎肯随你们退缩。”
两军剑拔弩张之际,姜维站了出来,试图劝解二人。
然而魏延正在气头之上,哪里听得进去。
就在气氛紧张之时,忽闻马蹄声阵阵,原来是马岱奉后主刘禅之命前来调解。
马岱晓以利害,言明如今蜀汉局势动荡,内部不可再生事端,魏延这才冷静下来,长叹一声,最终还是听从了朝廷的旨意。
魏延虽心有不甘,但还是随着大军一同回撤。
行至一处险要之地,魏延望着身后的山川,心中忧虑,向杨仪进言道:
“此处地势险峻,若是魏军追袭,恐难以抵挡,应设下伏兵断后。”
杨仪却冷哼道:
“文长莫非要借此机会再兴事端?撤军之事已有定计,无需你多言。”
魏延无奈,只得闭口不言。
大军继续前行,魏延暗中吩咐亲信:
“此路虽可回蜀,但留下隐患太多,待我行些手段。”
待到夜间,魏延带着本部人马悄悄来到栈道之处。
他望着长长的栈道,想起往昔征战岁月,眼神坚定起来。
“今日毁去这栈道,一来可阻挡魏军追击,二来也让那杨仪知晓我的厉害。”
说罢,魏延下令士兵纵火焚烧栈道。
一时间火光冲天,栈道噼里啪啦作响,火势迅速蔓延。
马岱赶来大惊失色:
“文长此举,怕是又要引起风波啊。”
魏延却只是望着大火,平静说道:
“我只为蜀汉考虑,日后是非,自有公论。”
栈道被毁之后,杨仪得知消息果然大怒,他即刻上书刘禅称魏延谋反。
刘禅本就对魏延之前的种种行为有所疑虑,看到奏书后龙颜不悦。
但姜维深知魏延忠心,于是力保魏延,并陈述栈道被毁虽是莽撞之举,但确可阻挡魏军追击。
刘禅听后犹豫不定,决定先派人调查真相。
而魏延这边,他知道杨仪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召集亲信商议对策。
有人建议直接起兵对抗杨仪,魏延却摇头拒绝,他认为那样只会坐实谋反之名。
正当众人无措时,魏延心生一计。
他让手下散布谣言,言说栈道乃是魏军奸细所毁,目的是挑起蜀军内乱。
同时,魏延亲自修书一封给杨仪,表示愿意放下过往嫌隙,共同为蜀汉效力。
杨仪起初不信,但军中谣言越传越盛,他也开始动摇。
此时姜维从中斡旋,劝两人冰释前嫌。
杨仪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不再追究栈道被毁之事,魏延也得以保存实力,继续为蜀汉尽忠。
然而,魏延虽逃过一劫,但其部众却开始离心。
原来,魏延平日里刚愎自用,对待下属严苛,不少人早有怨言。
此次事件虽平息,但部众们心中仍不安稳,担心日后魏延再行险事累及自身。
一次出征途中,运粮官误了时辰,魏延大怒欲斩之。
众人求情无果,幸得姜维及时赶到救下运粮官。
此事过后,许多将士暗自思量离去之计。
当敌军来袭时,魏延率军迎战,却发现麾下之人作战不力。
关键时刻,还有部分士兵临阵脱逃。
魏延震惊愤怒之余,试图挽回败局,但军心已散,无力回天。
最终,魏延在乱军之中战死。
他至死都难以相信,自己一心报国,竟落得如此下场。
而蜀汉失去魏延这员大将,国力渐衰,在三国争霸的局势下愈发艰难,只能苦苦支撑,等待未知的命运。
魏延死后,其魂魄久久不散。
他满心不甘,怨念丛生。
只见战场上忽然风云变色,一股神秘力量笼罩。
原来魏延的怨念触动了上古阵法,开启了时空裂缝。
魏延的魂魄被卷入其中,待他看清周围时,发现自己身处几十年前的蜀汉军营。
他决心改变命运,不再重蹈覆辙。
这次他一改往日作风,对待将士亲和有加,还常与士兵同甘共苦。
然而,历史的轨迹仿佛有着强大的惯性。
尽管魏延努力改变,但一些关键事件依然朝着既定方向发展。
比如粮草运输,依旧困难重重。
不过因为他如今深得人心,士兵们即便面临困境也不离不弃。
但随着战争进程推进,蜀汉内部矛盾逐渐激化。
魏延虽竭力挽救,却无法阻挡大势。
最终,在一场大战中,他再次面对绝境。
只是这一次,他身边的将士皆愿随他战死。
魏延含笑赴死,魂魄消散之际,他明白了有些结局或许早已注定,自己能改变的终究有限。
魏延魂魄消散后,本以为一切就此终结。
谁知他的忠义之举感动了上天,一道金光闪现,将他即将彻底消散的一丝残魂摄入其中。
魏延残魂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奇异空间,面前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老者称自己乃司命星君,不忍见魏延壮志未酬。
老者赐予魏延重塑肉身以及改变局部运势之力,但告诫他不可违背天数过多。
魏延欣喜若狂,重新入世。
他利用此力解决了粮草难题,并巧妙化解了内部诸多矛盾。
但当面对最大劲敌之时,他知道若是一举歼灭对方则会严重影响天下格局走向,违背天数。
于是魏延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战术,虽未大获全胜,却保存了蜀汉元气,避免了被灭族危机。
此后魏延安心辅佐君主治理蜀汉,余生致力于改善民生。
多年之后,魏延寿终正寝,他望着繁荣的蜀汉大地,心中满是欣慰,灵魂终于安然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