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推车引发的风波(1 / 2)

在白敬安的五朝酒宴那片热闹与喧嚣过后,同村白浩南家往日的平静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波澜就此而起。白浩南的母亲,那位和柳青言同辈的白大嫂,在某个寻常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些许闷热与慵懒。白大嫂的目光偶然间落在了家里那辆闲置已久的小推车上,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那辆小推车,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曾经的忙碌。它是用竹子精心编织而成的,每一根竹条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竹身经过长时间的摩挲,泛着一种温润的光泽,那是无数次使用与触摸留下的印记。编竹的篾匠手艺精湛,将每一处接口都处理得极为巧妙,使得小推车的主体结构稳固而扎实。竹条宽窄均匀,排列紧密,彰显出篾匠的用心与耐心。下面的轱辘是木质的,虽然历经风吹日晒,却依旧结实牢固。那是村里的老木匠选用上好的硬木打造而成,木质纹理清晰可见,犹如岁月的脉络。尽管木头的纹理间,也悄悄爬上了些许裂痕,似是在无声地证明着它所经历的悠悠岁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的使用功能。在当时的 1995 年的农村,这样一辆小推车,虽说样式不算新潮,赶不上那些新兴的工业制品,但因其手工制作的质朴与耐用,也算是稀罕物件,在农忙时节或是搬运重物时,曾发挥过不小的作用。它曾满载着丰收的果实,在田间地头穿梭;也曾驮着生活的物资,在村中小巷缓行。

白大嫂看着这辆小推车,脑海中浮现出柳青言家的情景。她想着柳青言每日里忙里忙外照顾孩子的辛苦模样,又想到白敬安那可爱的小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怜惜与善意。她深知一个女人独自操持家务、养育孩子的不易,自己也曾经历过那些艰难的日子,所以格外能体会柳青言的辛苦。而且,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邻里之间本就应该相互帮衬。这小推车在自家闲置着也是浪费,若是送给柳青言,能给她减轻不少负担,让她能有更多精力照顾孩子。“当家的,”白大嫂对着正在屋内整理农具的丈夫说道,此时屋内有些昏暗,农具的影子在墙角拉得长长的,“我寻思着把咱家这小推车送给柳青言,给白敬安用。你看那孩子,多招人疼,柳青言一个人照顾着也不容易,这小推车能帮她不少忙呢。再说了,咱们都是同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能帮一点是一点,日后咱们家有个啥事,人家肯定也不会袖手旁观。”

白浩南父亲停下手中的动作,微微抬起头,沉思了片刻。他的目光在小推车上缓缓扫过,回忆起那些曾经用它劳作的日子,如今自家农活渐少,它确实也闲置了下来。“行,”他最终点头同意,“反正咱也用不上,给人家也算个情分。”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农村人骨子里的质朴与实在。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天空湛蓝如宝石,几缕洁白似棉絮的云朵悠悠飘过,白大嫂满心欢喜地推着小推车,朝着柳青言家走去。乡间小路两旁,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欢快地舞蹈,似乎也在为她的善举而欢呼。白大嫂的脚步轻快而有力,小推车的轱辘在土路上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奏响一曲欢快的乐章。

柳青言正在院子里晾晒着衣物,阳光洒在院子里,有些炽热。远远地瞧见白大嫂推着小推车走来,心中满是疑惑。待白大嫂走近,说明来意后,柳青言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驱散了她脸上往日的疲惫与忧虑。她的内心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惊喜的涟漪。这小推车对她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她每日抱着孩子忙这忙那,诸多不便,有了这小推车,无论是搬运孩子的用品,还是做些零碎家务,都会轻松许多。“大嫂,这可太谢谢您了。”柳青言感激地说道,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小推车的竹身,仿佛在触摸着一份珍贵的礼物,心中对未来的日子也多了一丝期待。她想象着推着孩子在村里散步的情景,孩子在小推车里安然入睡,微风轻轻拂过脸庞,那将是多么惬意的画面。

然而,这事儿就像一阵风,很快吹进了柳青言的婆婆赵婉容的耳朵里。当时,屋内略显沉闷,赵婉容正在屋内缝补衣物,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手猛地一抖,手中的针线差点扎到自己。她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她心想,柳青言怎么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这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待他们家?而且这会不会让柳青言觉得可以随意收受他人馈赠,养成不好的习惯?在她的观念里,家庭的声誉和规矩至关重要,不能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坏了家风。她觉得柳青言作为儿媳,应该更加谨慎行事,不能给外人留下话柄。

“哼,柳青言,你怎么能随便要人家东西?这作风可不好!”赵婉容放下手中的衣物,大步走出屋子,阳光刺在她身上,她却浑然不觉,对着正在院子里端详小推车的柳青言大声斥责道。她的声音尖锐而响亮,在院子里回荡着,仿佛要穿透墙壁,传向整个村庄。

柳青言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了一跳,她委屈地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妈,这是大嫂的一片心意。”她小声辩解着,声音如同蚊蝇一般微弱,在赵婉容的怒吼声中几不可闻。她的心中满是委屈,自己不过是接受了大嫂的一番好意,为何在婆婆眼中就成了作风不好?她的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此时,她的内心像是被重重迷雾笼罩,困惑与难过交织。她原本以为婆婆会理解这是邻里间的互助,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一顿责骂,内心既难过又有些愤怒,觉得婆婆过于严苛,不懂得体谅自己的辛苦。她想起自己无数个日夜为这个家付出的点点滴滴,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操持家务,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婆婆的认可,不禁悲从中来。她的内心仿佛有一座压抑许久的火山,委屈的岩浆在其中翻涌,随时可能喷发。

此时,白逸堂刚好从外面回来,刚踏入院子,就听到了婆媳俩的争吵。他的脚步猛地一顿,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与为难的神情。他深知母亲的脾气执拗,一旦认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又心疼妻子的委屈,看到柳青言那楚楚可怜的模样,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一时之间,他站在院子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一方面想要安抚母亲的情绪,另一方面又想安慰妻子,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妈,您别生气,青言她可能没想那么多。”白逸堂硬着头皮先向着母亲说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讨好与安抚,试图平息母亲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