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屋,柳青言先急忙走向摇篮,查看白静安是否安好。见孩子还在安睡,她才轻舒一口气,先仔细地用手掸了掸凳子上的灰尘,才扶着婆婆缓缓坐下。她又赶忙拿来点心,亲手递到婆婆手上,那点心精致地摆在一个小碟子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接着,柳青言转身拿起茶壶,为婆婆倒了一杯热茶,放在婆婆手边,还轻轻吹了吹,让热气散开些。她在婆婆身边坐下,微微侧身,面向婆婆,轻轻拍着婆婆的后背,继续安慰着:“妈,您放心,我一定把粮食重新弄好,保证能顺利交上公粮。您就好好歇着,别累坏了身子。”婆婆看着柳青言忙前忙后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动容,手握着点心,欲言又止。
这时,大嫂林慧兰也走进了屋子,看到这一幕,不禁微微点头。她走到近前,笑着对婆婆说:“妈,您看弟妹多孝顺,事事都想得这么周到,以后您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她严苛啦。咱们一家人,和和睦睦才好。”婆婆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愧疚,轻轻叹了口气,说:“慧兰啊,我知道了,是我以前对不住这孩子。”柳青言赶忙说道:“妈,您别这么说,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咱们一家人齐心,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一日忙碌后,粮食整理完毕,再次赴粮站时,柳青言一家的心情依旧忐忑。粮站里依旧人头攒动,车辆排得满满当当,喧闹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盛大集市的嘈杂前奏。他们把粮车推到指定位置后,大家都紧张地盯着前方,大气都不敢出。
柳青言的心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她紧紧攥着衣角,手心里全是冷汗,脑海里不断闪过上次被拒的场景,暗自思忖着:“这次可千万不能再出岔子了,一家人都指望着顺利交上公粮呢。要是还不合格,可怎么对得起大家这么久的辛苦劳作。”
这时,柳青言婆婆家的大哥向前一步,脸上堆满了憨厚的笑容,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微微弯着腰,带着几分讨好的语气对检查员说道:“同志,受累了,辛苦了,您检查检查,看看这次没有什么毛病吧。”边说边将烟递了过去。检查员微微顿了一下,还是伸手接过了烟。柳青言大哥赶忙从兜里摸出一盒火柴,他的手指略显笨拙地抽出一根,在火柴盒的磷面上用力一划,“嗤”的一声,微弱的火苗蹿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护着那颤巍巍的火苗,仿佛那是他们家粮食合格的希望之光,恭敬地给检查员点上烟。检查员轻轻吸了一口,烟雾缓缓升腾起来,他这才不紧不慢地围着粮车开始检查。
大哥站在一旁,眼睛紧紧跟随着检查员的脚步,心里默默念叨着:“菩萨保佑,这次一定要顺顺利利啊。这粮食我们都是精挑细选、重新晾晒过的,可不能再出差错。”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抬手去擦,生怕这不经意的动作会惊扰到检查员,影响对粮食的评判。
柳青言的婆婆则在一旁嘴唇微微颤抖,眼神里满是焦虑与期待,她双手合十,像是在无声地祈祷。她想着家中的生计,想着如果交不上公粮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内心五味杂陈:“这日子过得可真不容易,全家老少齐上阵,就盼着这公粮能顺利交上,可千万别再出啥意外了。”
检查员先迈着沉稳的步伐,围着粮车缓缓转了一圈,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仔细查看粮食的色泽与整体状况,时而停下脚步,用手轻轻拨弄一下粮袋口露出的玉米粒。柳青言一家的目光就像被磁石吸引一般,随着检查员的手而移动,每个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随后,他戴上手套,深入粮袋内部,抓出一把粮食。那把玉米在他的掌心,他将其平铺开来,手指灵活地拨弄着,逐粒查看每一粒玉米的饱满程度,像是在鉴定稀世珍宝的成色。接着,他又把玉米放到鼻子下,深深嗅了嗅,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从这气味里嗅出粮食生长的整个历程。这期间,柳青言觉得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如此漫长,她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砰砰”声。许久之后,检查员才微微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说道:“嗯,这次合格了。嗯,很好很好。”柳青言一家听到这话,顿时如释重负,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哥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喊道:“终于成了!”孩子们也在一旁欢呼雀跃起来,那欢快的声音在粮站的上空回荡。
此番折腾,柳青言疲惫不堪,然交粮任务完成,便觉辛劳值得。
归家后,柳青言瘫坐椅上,回想交公粮曲折,感慨万千。大嫂林慧兰递来水杯:“弟妹,辛苦,总算过关,交公粮每年都是考验。”
柳青言接过,苦笑道:“是不易,顺利交上就好。”
夜晚,柳青言卧于床榻,辗转难眠。窗外秋风拂过平原,树叶摩挲沙沙作响。她索性起身,点亮了昏黄的油灯,坐在简陋的书桌前,拿出纸笔,决定给远在海滨市海滨大学第二食堂上班的丈夫白逸堂写信。她的笔触在纸上轻轻摩挲,眼神中透着思念与倾诉的渴望。“逸堂,今日交公粮之事总算是尘埃落定,过程可谓是波折不断。先是被粮站退回,全家都陷入了愁苦之中,尤其是婆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我看着心疼,便想着多担待些,重新整理粮食,好在最终顺利交上了。”她微微停顿,咬了咬笔头,又接着写道,“这一年的劳作,让我深知生活的不易,也更加体会到家人间相互扶持的重要。我时常会想起你在海滨市的生活,不知你在食堂的工作是否顺遂,有没有按时吃饭,会不会太过劳累。每当夜深人静,对你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柳青言的字迹逐渐变得有些潦草,似是情绪有些激动,“我知道我们相隔甚远,但只要想到我们都在为了这个家努力,心中便有了慰藉。希望你一切都好,盼望着你能早日归家,我和家人都很想念你。”写罢,她轻轻吹干墨迹,将信仔细叠好,放入信封,准备明日寄出,仿佛这封信承载着她所有的思念与疲惫,随着秋风飘向远方爱人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