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生活的艰难与坚守(2 / 2)

好不容易把饭菜端上桌,不过是清粥、咸菜和炒青菜。赵婉容把白敬安安置在特制的小餐椅里,用勺子舀起一点粥,吹了吹,送到孩子嘴边:“来,尝尝奶奶做的粥,香着呢。”白敬安却把头一偏,小手挥舞着打翻了勺子,粥洒了一桌。赵婉容皱了皱眉,语气里带了一丝责备:“敬安,不能调皮,好好吃饭!”可看着孩子委屈的小脸,心又软了下来,重新舀起粥,耐心哄着,仿若刚才的责备从未发生。

饭后,油腻的锅碗瓢盆堆满了水槽,赵婉容瞅了一眼,实在没精力去收拾,便任由它们在那儿“泡着澡”。她抱起白敬安,走到院子里,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让孩子在一旁玩耍。白敬安对地上的小石子感兴趣,伸手去抓,赵婉容赶紧提醒:“小心点,别硌着手。”眼神一刻也不离开孩子,满是警惕,仿若孩子身边随时会冒出危险。

说起赵婉容,她祖上可是宋朝的皇室后裔,家中那本泛黄的族谱,曾是长辈们口中最珍贵的荣耀见证。尽管岁月悠悠,家族的辉煌如烟花般消散,只剩这破旧小院和琐碎日常,但那份骨子里的骄傲与自尊,却如暗河涌动,从未干涸。在娘家时,赵婉容是众星捧月的存在。上头有四个哥哥,各个身强体壮,对小妹呵护备至;下边还有个弟弟,虎头虎脑,整天跟在她屁股后面“姐姐、姐姐”地叫着。一家人有好吃的,哥哥们先紧着她,好玩的,弟弟也拱手相让,把她宠成了任性的小公主。

那些年,赵婉容过得无忧无虑,养成了骄纵的性子。她行事随心,甚少顾及旁人感受,说话直来直往,想一出是一出。哪怕后来嫁为人妇,历经生活磨砺,直至成为奶奶,这脾性也只是被岁月磨去了些许棱角,内里依旧如初。

照顾白敬安时,这骄纵的性格便时不时冒出头来。有一回,白敬安哭闹不止,小脸憋得青紫,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赵婉容哄了几句不见效,顿时火起,提高音量喝道:“别哭了!再哭就不管你了,把你扔这儿!”边说边作势要把孩子放下。白敬安被她的气势吓到,哭声戛然而止,眼眶里蓄满泪水,小胸脯剧烈起伏,脸上挂满惊恐与委屈,小手紧紧揪住奶奶的衣角,不敢松开。

又一次,白敬安瞅见地上一只小蚂蚁,好奇心大发,挣扎着要下地玩耍。赵婉容正缝补着衣服,手头事儿放不下,便不耐烦地把孩子放在一边,自顾自忙碌。白敬安可怜巴巴地望着奶奶的背影,小嘴一撇,眼看又要哭出来,却又硬生生忍住,自己默默蹲在地上,伸出小手指逗弄蚂蚁,嘴里咿咿呀呀,似在诉说着小委屈。

当初赵婉容嫁过来,那场景仿佛还在眼前。那时的她,正值青春年华,恰似一朵初绽的娇艳花朵,美丽动人且充满无限活力。她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那期待如同璀璨星辰,明亮而炽热。

她嫁过来,是看中了柳青言公公当时在村里当会计,有学问,能写会算,在村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婚礼当天,赵家热闹非凡,喜庆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赵婉容身穿大红嫁衣,那鲜艳的红色仿佛是燃烧的烈焰,炽热而奔放。嫁衣上绣着精美的花纹,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绣娘的心血和祝福。那些花纹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美好的故事。她头戴凤冠霞帔,金色的凤冠璀璨夺目,镶嵌着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光芒,绚丽的霞帔如同天边的彩云,轻盈飘逸。在众人的簇拥下,她怀着几分羞涩与紧张,莲步轻移,走进了白家的大门。那扇门,仿佛是通往未知但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入口。

婚后的日子,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是安稳平静。起初,新婚的甜蜜如同醇厚的美酒,让赵婉容陶醉其中,感到无比幸福。每天清晨醒来,看到身旁的爱人,她的心中都充满了柔情蜜意。然而,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生活的琐碎和艰辛却如同一把无情的刻刀,逐渐磨去了她最初的那份浪漫和幻想。

柴米油盐的日常开销,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砝码,不断加重生活的担子。邻里之间的人情往来,也需要她精心打理。曾经那个在父兄庇护下无忧无虑的娇娇女,开始学会了精打细算。她要考虑如何用有限的钱财买到一家人所需的物品,如何在节省开支的同时保证生活的质量。每一次去集市,她都会在各个摊位前仔细比较价格,为了节省几分几厘而费尽心思。

随着孩子们的相继出生,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赵婉容不得不学会操持起一大家子的生活。她每天早早地起床,天边还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夜的帷幕尚未完全拉开,她就已经摸黑走进厨房。生火、烧水,动作熟练而迅速。为家人准备早餐的过程中,她的心思细腻而专注。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像是她辛勤付出的无声诉说,在晨风中渐渐消散。早餐通常是简单的粗粮粥和自家腌制的咸菜,但她总是用心地烹饪,希望能为家人带来一天的活力。

然后,便是一连串繁重的家务活儿。洗衣、打扫、喂鸡、喂猪,她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辛勤的汗水,那汗水仿佛是她对这个家深深的眷恋和无私的奉献。那洗衣服的搓板,在她手中不断地摩擦,水花四溅,伴随着她有节奏的动作,仿佛在演奏一首劳动的交响曲。打扫房间时,她挥动着扫帚,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灰尘在阳光下飞舞,如同金色的微粒,见证着她的辛勤。喂鸡时,她撒下一把把谷粒,看着鸡群欢快地啄食,心中满是欣慰。那一只只肥壮的鸡,是家庭改善伙食的希望。喂猪的时候,她吃力地提着猪食桶,看着猪儿们吃得津津有味,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也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白敬安出生后,赵婉容本以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来照顾孩子,可这个小家伙似乎格外调皮,总是让她手忙脚乱。

有一天,家里的事情堆积如山。赵婉容早上起来就忙着打扫院子,她拿着扫帚,仔细地清扫着每一片落叶和尘土。院子里的落叶随着扫帚的挥动,聚集在一起,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山丘。收拾房间时,她把凌乱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把杂物摆放得井井有条。那一件件衣物在她手中变得规整,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秩序。接着又要去河边洗衣服,她背着一大筐衣物,沿着蜿蜒的小路匆匆赶往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流淌的声音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她用力地搓洗着衣物,双手被冰冷的水冻得通红,关节处因为长时间的浸泡而泛白。回来还得准备午饭,她在厨房里切菜、炒菜,忙得不可开交。菜刀在案板上快速地起落,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锅里的油热得冒烟,她迅速地将菜倒入锅中,翻炒起来。白敬安在一旁哭闹,她只能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加快手中的动作,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滴在地上,瞬间消失不见。

午饭后,她想着去地里摘点菜,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可白敬安又没人照看。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孩子放在小推车里,推到了院子里。她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孩子,满心的担忧如同阴云笼罩在心头。

到了地里,赵婉容心里还惦记着孩子,干活也是心不在焉。她匆匆忙忙摘了些新鲜的蔬菜,就赶紧往回赶。一路上,她脚步急促,恨不得能马上回到孩子身边。脚下的土地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急切,扬起的尘土模糊了她的身影。

回到家,她发现白敬安已经从小推车里爬了出来,正朝着萝卜窖的方向爬去。赵婉容吓得赶紧跑过去,一把抱起孩子,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她紧紧地搂着孩子,不停地亲吻着他的小脸,眼中满是后怕。孩子的身体在她怀中微微颤抖,仿佛也感受到了刚刚的危险。

从那以后,她更加小心谨慎,但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还是会出现疏忽。比如,她在屋里缝补衣服的时候,白敬安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倒了,哇哇大哭。赵婉容听到哭声,急忙放下手中的针线,飞一般地跑出去把孩子抱起来,心疼地哄着。她轻轻抚摸着孩子摔伤的地方,嘴里念叨着:“宝贝儿,不哭不哭,奶奶在呢。”那声音轻柔而温暖,仿佛是一剂良药,能抚平孩子所有的伤痛。

还有一次,赵婉容要收拾仓库,里面堆满了杂物。她把白敬安放在门口的小板凳上,让他乖乖坐着不要动。可是,她在仓库里忙得晕头转向,等出来的时候,发现白敬安不见了。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四处寻找,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脸色变得苍白,脚步也变得慌乱。最后在萝卜窖旁找到了孩子。原来,白敬安自己跑过去,想要看看里面有什么。她一把抱住孩子,泪水夺眶而出,不停地自责:“都是奶奶不好,奶奶没看好你。”孩子在她的怀中,用小手擦去她脸上的泪水,仿佛在说:“奶奶,我没事。”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赵婉容心里也很愧疚。她知道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可家里的事情太多,她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每当夜深人静,她躺在床上,回想起那些惊险的瞬间,都会暗暗责备自己。

有时候,她也会跟柳青言抱怨几句:“这日子过得,真是累死人了。”柳青言总是默默地听着,然后尽量帮着她分担一些家务。柳青言会在赵婉容忙碌的时候,主动照顾白敬安,陪他玩耍,给他讲故事。她的声音温柔而动听,像是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孩子的心田。也会在赵婉容疲惫不堪的时候,为她准备一杯热水,让她能稍作休息。那杯热水散发着腾腾的热气,温暖了赵婉容的身心。

尽管赵婉容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状况,但她内心深处还是很疼爱白敬安的。她会在晚上孩子睡着后,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脸,看着他安静的睡颜,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她会为孩子盖上踢开的被子,那轻柔的动作如同呵护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会在孩子的枕边放上一个小小的玩具,希望孩子在梦中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那玩具或许是一只毛绒小熊,或许是一辆木制的小推车,都承载着她深深的爱。

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赵婉容一边努力应对着生活的挑战,一边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希望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照顾好家庭,又能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她学会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学会了在忙碌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她会在午后阳光温暖的时候,抱着白敬安坐在院子里,给他唱一首古老的童谣。那童谣的旋律悠扬而动听,仿佛能穿越时光,将爱传递到孩子的心底。会在夜晚繁星闪烁的时候,指着天空给孩子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向往,仿佛能看到那遥远的星河中浪漫的爱情。

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但赵婉容从未放弃过。她用自己的坚韧和爱,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白敬安,期待着未来的日子能越来越好。她相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无论多大的风雨都能挺过去,迎接他们的必将是温暖的阳光和绚丽的彩虹。

白敬安这孩子,虽然才刚刚一岁多一点,但打小脾气就随了母亲柳青言,不爱声张。

柳青言本就是个性格温和、内敛的女子,平日里话不多,做事却踏实勤劳。她总是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负,如同大地无声地承载着万物。她的眼神中透着坚韧和温柔,每一个微笑都仿佛能融化生活的苦涩。在田间劳作时,她的双手熟练地摆弄着农具,那身姿犹如与土地融为一体的舞者,用汗水演绎着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白敬安在她的影响下,也早早显露出这种安静乖巧的特质。

在这小小的年纪里,白敬安还不懂得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但他的眼神和动作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温顺。当其他同龄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大哭大闹时,白敬安往往只是默默地看着,不哭不闹。他那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懂事,仿佛在默默地告诉世界,他能理解那些暂时无法得到的东西。即便是摔倒了,只要不是太疼,他也会自己努力爬起来,继续玩耍。他那小小的身躯展现出的坚强,让人既心疼又欣慰。

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摆弄着手中的小玩具,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时候,他会盯着窗外的阳光,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稚嫩的脸上,仿佛为他勾勒出一幅梦想的画卷。但他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不吵不闹,仿佛在用心去感受那光芒中的温暖和神秘。

家里人忙起来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他,而他也从不因此而哭闹。他似乎明白大人们的忙碌,乖乖地待在一旁,不添麻烦。他那安静的模样,就像一个小小的天使,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家的秩序。

自初夏白敬安烫伤之后,时间匆匆来到了九月。九月的乡村,空气中弥漫着成熟庄稼的浓郁香气。那香气仿佛是大自然调制的最醇厚的香水,甜丝丝的,让人闻了便心生欢喜。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大地在低声吟唱着丰收的赞歌。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天边只是泛起了一层淡淡的鱼肚白。柳青言便轻手轻脚地起床,她的动作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湖面,生怕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白敬安。她简单洗漱后,穿上那件洗得有些褪色的粗布衣裳,衣角还带着几处补丁,那补丁的针脚细密而整齐,是生活留下的痕迹。她匆匆赶往地里,脚步急促却坚定,每一步都踏在乡间的小路上,扬起细微的尘土。

此时的地里,玉米已经长得又高又壮,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挂在秸秆上,像是一个个饱满的金娃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欢快的笑声。每一株玉米都像是在向柳青言展示着自己的成熟和丰硕,仿佛在说:“快来把我们带回家吧!”柳青言熟练地掰下玉米,她的双手仿佛有着自己的记忆,动作迅速而准确。她将玉米一个个放进背篓里,那背篓渐渐被填满,而她的额头也布满了汗珠。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有的滴进了土地,瞬间消失不见;有的挂在她的睫毛上,模糊了她的视线。但她顾不上擦拭,只想尽快干完活儿回家照顾白敬安。在她的心中,孩子永远是最重要的牵挂。

白敬安醒来后,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也只是眨巴着眼睛,不哭不叫。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短暂的失落,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奶奶赵婉容听到动静,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她的脸上带着几分困倦,但看到白敬安后,还是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宝贝儿,醒啦,来,奶奶喂你点粥。”赵婉容说着,端起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粥,轻轻地搅拌着。那粥升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眼镜片。

白敬安乖乖地吃着,小嘴一张一合,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他自己在院子里玩耍。他捡起地上的一片落叶,好奇地摆弄着,仿佛那是一件珍贵的宝贝。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炽热的阳光烤着大地,仿佛要把一切都融化。柳青言背着满满一背篓玉米回到家,那背篓沉甸甸的,压得她的肩膀微微下沉,留下了一道深红的印痕。她的脸上满是汗水,头发也被汗水浸湿,贴在了脸颊上,像是一道道黑色的小溪。

她来不及休息,又忙着洗菜做饭。厨房里热气腾腾,仿佛变成了一个大蒸笼。柳青言熟练地切着菜,锅里的油滋滋作响,像是在欢快地跳跃。

白敬安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他的小手在空中挥舞着,似乎在模仿妈妈做饭的动作。

柳青言回头看了一眼白敬安,微笑着说:“宝贝儿,再等一会儿,饭就好了。”

白敬安像是听懂了妈妈的话,安静了下来,眼睛却一直盯着妈妈,目光中充满了依赖和期待。

下午,阳光依旧炽热,仿佛要把大地烤焦。柳青言又去了地里,这次是要给红薯翻藤。红薯藤爬满了一地,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柳青言弯着腰,仔细地把每一根藤翻过来,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生怕遗漏了一根。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她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

白敬安跟着奶奶在院子里,奶奶坐在树荫下缝补衣服,她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着。白敬安就在旁边摆弄着一些小石子,他把石子堆成一堆,又推倒,然后再重新堆起来,玩得不亦乐乎。偶尔他会抬起头,看向远处的田野,似乎在寻找妈妈的身影。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看到妈妈归来的身影。

傍晚,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整个世界都变得如梦如幻。柳青言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她的脚步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白敬安看到妈妈,立刻伸出小手要抱抱,嘴里喊着:“妈妈,妈妈。”他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依赖。

柳青言抱起他,亲了亲他的小脸蛋,一天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不少。她轻声说道:“宝贝,妈妈回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九月中旬。此时的庄稼地更加繁忙,稻谷也成熟了,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像是在等待着人们的收割。

柳青言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带上锋利的镰刀和装满水的水壶。她走在田间的小路上,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冰凉凉的。到了稻田里,她弯下腰,开始收割稻谷。她的动作熟练而有力,镰刀在她手中挥舞着,发出刷刷的声音,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劳动的乐章。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她的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脸上,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白敬安则由奶奶照顾着,奶奶虽然有时会因为忙碌而显得有些不耐烦,嘴里会嘟囔着:“这小娃娃,真是让人一刻也不得闲。”但她还是会尽心尽力地照顾白敬安,给他喂饭、哄他睡觉。

有一天,天气格外炎热,没有一丝风,整个世界仿佛被放进了一个巨大的蒸笼里。柳青言在稻田里收割稻谷,汗水不停地流淌,她的衣服已经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像是第二层皮肤。

突然,她听到村里有人喊她,声音急促而响亮:“柳青言,快回家,白敬安一直在哭闹!”

柳青言心里一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揪了一下。她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就往家跑。

她边跑边在心里想:“孩子到底怎么了?千万别出什么事啊。”她的心跳得很快,仿佛要从胸口蹦出来。

回到家,看到白敬安小脸通红,柳青言的心都碎了。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滚烫的。

“这孩子怕是发烧了。”赵婉容在一旁说道。

柳青言心疼不已,眼眶瞬间红了。她赶忙抱起孩子,准备去看医生。

“宝贝儿,别怕,妈妈这就带你去看医生。”柳青言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医生给白敬安做了检查,开了药,嘱咐柳青言要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柳青言一边照顾生病的白敬安,一边还要操心地里的农活。晚上,她几乎不敢合眼,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体温。她坐在孩子的床边,手中拿着毛巾,随时准备给孩子擦汗。

白敬安似乎也知道妈妈的辛苦,虽然身体不舒服,但只要妈妈在身边,就会安静许多。他会用小手紧紧地抓住妈妈的衣角,仿佛在告诉妈妈:“妈妈,我会好起来的。”

在这个九月中旬,一家人都在忙碌与担忧中度过。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们都在默默地坚持着,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好的日子。

夜晚,当白敬安睡着后,柳青言会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星星,默默地祈祷。她希望孩子能尽快康复,希望庄稼能有一个好收成,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能越来越好。

而白敬安在睡梦中,也会偶尔露出甜甜的笑容,也许他也在梦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