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兄,城门打开了!”王重阳大声喊道。
辛弃疾提枪快步冲进城内,抬头看着熟悉却又满目疮痍的街道,眼中透出一丝沉痛。他咬紧牙关,高喊道:“杀敌!清理城内叛军!”
最终,叛军与金军在顽抗片刻后彻底溃败,残余之人逃往城外。随着最后一名敌兵倒下,泰安城终于重新回到了大宋的手中。
然而,这座城市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忠诚的将士和百姓为此付出了生命。城门前,堆积如山的尸体与血河交织,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都被鲜血染红。
城内的广场上,残存的将士与百姓聚集在一起。辛弃疾站在中央,凝视着眼前的废墟,心中五味杂陈。他还未开口,洪七已经跪倒在他的面前,双手紧紧攥着地上的泥土,泪如雨下。
“将军……都是我的错!”洪七哽咽着说道,声音因痛苦而颤抖,“若我没有耽搁,当夜就动身去丐帮……或许能引来援军,泰安就不会是今天这样……忠臣家属也不会枉死……”
辛弃疾低头看着洪七,那个一向英姿勃发的副将,如今却狼狈地跪在地上,眼中满是悔恨与自责。他叹了口气,缓缓蹲下身,拍了拍洪七的肩膀。
“洪七,”辛弃疾低声说道,“泰安的失陷,不是你一人的过错。这是内忧外患的结果,是张安国的叛变,是金军的凶残,也是朝廷的腐朽造成的……”他顿了顿,语气一沉,“但你不是罪人,你已经尽力了。”
洪七却摇着头,眼泪滑落,打湿了脸颊。他猛地抬头,声音带着几分悲恸:“将军,尽力又有什么用?那些死去的忠臣将士,那些无辜的百姓,他们能复活吗?!”
他的声音回荡在废墟中,显得格外凄凉。辛弃疾闻言,目光中透出一丝无奈。他抿紧了嘴唇,没有继续劝说。他明白洪七的心结,一时半会儿,是解不开的。
翌日,洪七换上了一身整齐的戎装,跪在一片忠臣将士的墓前。他一言不发,任由晨风吹乱他的头发,任由血红的朝阳映红他的面庞。他的面前摆放着一把锋利的匕首。
洪七深吸了一口气,将匕首拔出,狠狠地摁在右手的小指上。他的眼中透着决绝与痛苦,咬着牙,用力一挥,鲜血瞬间涌出。断指落地的瞬间,他闷哼一声,却没有叫喊,只是用布条迅速地裹住伤口。
“洪七此生,”他看着面前的墓碑,双膝跪地,颤声说道,“不敢再有一丝懈怠!以手血偿!以命报国!我洪七若再负此责任,天地共弃之!”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撕裂的痛苦,却无比坚定。
林朝英扑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断手,声音中带着哭腔:“洪七!你已经做得够多了!你为什么非要这么惩罚自己?”她的手因愤怒而颤抖,却又显得无力。
“林姑娘……”洪七微微抬头看着她,苦笑了一下,“这些鲜血,这些性命,我却没能守住……我自断一指,已是轻惩。”他的目光转向远方,充满了悲凉,“如果还有下次,我不会让任何人再为我的失误而死。”
辛弃疾赶到时,洪七已经断指。他站在墓地边,看着跪地的洪七和满地的血迹,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洪七!”辛弃疾快步走上前,声音低沉却充满压迫,“你觉得自断一指,就能让那些死去的人复活吗?你觉得这样,就能洗清自己的罪责吗?!”
洪七低着头,没有回答。他的手死死抓着地上的泥土,眼神中满是痛苦和倔强。
辛弃疾叹了口气,抬头望向天边,声音有些疲惫:“这是乱世,这是每一个忠于国家的人必须承受的代价。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不是你的错。”他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记住这一点,你还活着,就还有机会守住未来。”
洪七的身体微微颤抖,他抬起头,看着辛弃疾,眼中有泪光闪动。他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磕了三个头,随即站起身来,擦掉脸上的泪水。他知道,接下来,他必须用余生来赎罪,也必须用行动来兑现自己的誓言。
林朝英站在一旁,看着洪七决绝的背影,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她心中酸涩,却也明白洪七心中的执念。
风吹过,忠臣将士的墓前,树叶发出低沉的声响,仿佛在为逝去的英魂低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