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向西北出发(2 / 2)

开着车拉着刘叔转悠到温宿大峡谷(天山托木尔大峡谷)。

当地人称为“库都鲁克大峡谷”,意为“惊险、神秘”,这里号称中国西部最美的丹霞地质奇景、雅丹地貌,全国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地质胜地,被誉为“峡谷之王”。

看说明峡谷面积200平方公里,距离号称世界四大佛窟之一、距今2000多年的克孜尔千佛洞不远,刘叔嫌太累,没有进去玩。感觉有点遗憾,以后有机会一定专程来参观参观。

在多浪河湿地公园溜达一圈,也没有什么意思。

就随着刘叔去了他比较感兴趣的阿克苏博物馆。

在一个放在底座上看起来成年人那么高的大陶缸前刘叔停下了,足足看了一个小时。我凑上去看,标签上的名字叫“夹砂红陶高”,唐代出品,1976年温宿县出土,高135厘米、口径45厘米、腹围420厘米、底径45厘米、壁厚2.3厘米、敞口、平沿方唇、短颈、溜肩、鼓腹、平底。

想象不出来,1400年前的西北,已经和内地一样能制作出如此大型的陶缸,汉唐风韵,源远流长。

题外话,记得电视台一档节目,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位“教授”级别的“专家”,辩驳说北宋时期并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可以烧制如此大型的、可以钻进去人的大缸。我猜他一定没有来过阿克苏博物馆,没亲眼看过宋以前的唐朝,西北边境地区的同胞已经可以制作出这么大的陶缸了吧。

还有几张面值60亿元的纸币。

中华民国政府治下的西北银行在1949年发行的所谓“金圆券”,也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经发行的单张面值最大的纸钞。据说当时一张这种面值的纸币,在西北可以买一盒火柴,拿到上海可以换8粒大米。也算创造一个世界纪录了吧。

展厅里几块陨石,刘叔悄悄告诉我说这是仿制品,用来展览的,“一眼假”。

我盯着一块拳头大小,黑不溜秋、坑坑洼洼的石头,一个角不知道是人工敲掉了一小块形成的缺口,还是坠落过程中碰到石头上摔掉了,当然也有可能制作过程中故意做成这样子。

不知道刘叔怎么判断这陨石“一眼假”的,这就是学问吧。

通过和别人聊天,刘叔让我记下一个地址:阿克苏市阿拉提大街和柯柯牙大街交叉口,玉器珠宝古玩城,只要你识货,那地方不仅能买到真正的和田玉和古玩、还有陨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