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叔与侄(1 / 2)

释厄录 囚牛 1705 字 9个月前

释厄录第四章叔与侄野史传闻。

金陵的承恩寺,之所以兴建,是因为一个梦,南梁武帝萧衍的一个梦。

武帝萧衍,还未登基时,他的妻子郗氏病亡。

郗氏容貌秀丽无双,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擅隶书,可惜擅妒。

她与萧衍成婚后,七年生了三女,并无男孩出世,女无所出,后代绵延成了问题,所以萧衍纳了几房小妾,每旬都要过去几天。

善妒,又只有三个女儿,郗氏只能内生闷气,没过多久,就香消玉殒,把正妻的位置腾空,留给了别的女人。

夫妻十余年,如今妻子撒手西去,萧衍也很是消沉,公事之后,就日日在家里,对着小轩窗,黄铜镜,睹物思人,借酒消愁。

一日酒醉,佳人入梦。

哦,不,大蛇入梦。

佳人化作了大蛇,眼流血泪,口吐人言。

原来,郗氏善妒,死时满腔愤懑吐不出口,一缕幽魂化作一只巨蟒,下不了黄泉,也升不了极乐,只能夹在中间的混沌中日日受苦,无奈之下,只能托梦,让夫君来拯救自己。

萧衍梦醒,手臂上满是血色泪痕,回思梦中之蟒,想到自己的结发妻子死后还在受苦,又悲凄了一会,开始寻求解救之道。

萧衍精通佛道,尤其宠信佛法,于佛堂前发大愿,以自身之血,书《忏悔经》和《释迦解罪经》等十部经书,祈求佛祖降下恩德,让自己的妻子脱离苦海。

自此,萧衍每日公事之后,不宴不饮,也不去找几房小妾,只呆在自己的书房中,以血为墨,笔耕不辍,历时一年,形容枯槁,精血羸弱将死之时,终于完成自己的大愿。

据说,书写完成之日,正值深夜,忽梵音阵阵,天降佛光,群民皆惊醒,呼喊观之。

有巨蟒飞腾于其中,化作皎白真龙,被佛光接引,升至忉利天宫。

自此,萧衍以一身洪愿,十部血经,亡妻乘佛之恩化解罪孽,脱去蟒身化为真龙的事迹,在雍凉一代广为流传,人皆言其有佛陀相和帝王相。

萧衍登基为帝后,以上乘佛恩,释解万般罪恶之意,建承恩寺,供奉此十部血经于大雄宝殿。

后百余年,中原战乱,金陵屡遭战火,那十部血经也不知所踪,及至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攻占金陵后,重修承恩寺,重修之后寺庙闭门不开,只有一个作用。

关押罪人,有罪的朱家人,来此忏悔,消解罪孽。

而今,承恩寺大雄宝殿前的,姓朱的人,有三个。

朱文奎,朱允炆,朱棣。

朱文奎在此地幽禁十年,不过他自永乐朝始,就痴呆疯傻,尤其怕火,在承恩寺中,也不知道被幽禁,每日饿了就吃,吃饱了就到处乱跑,跑累了就缩在床下睡觉。

他的父亲,朱允炆,曾经的建文皇帝,在南疆被岱舆仙宗囚禁十年,如今来到寺庙中,才三个月。

而身在金陵,当今的永乐皇帝朱棣,这十年,尤其是这三个月,很多次在深夜中,来到承恩寺的门口,又都无言而返,今天,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院子中。

大雄宝殿内,朱允炆正蹲在火炉前,手里握着一根木柴,正要加到火炉中。

火炉上的铁锅中,熬煮着大米白薯粥,淡淡的蒸汽飘荡在房间里,萦绕在宝殿中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佛像上,颇有仙境之意。

铁锅边上,还放着两个大红薯,借着炉中不时窜出的火苗烤着。

后门口,朱文奎还是不敢进门,只是趴在门口,咬着手指头,眼睛直盯着铁锅旁的烤红薯,对蹲在火炉边的朱允炆还有朱棣看也不看。

朱允炆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看去,就看到朱棣迈步而入,手里的木柴一颤,顿在那里。

世间有四大仇:亡国、灭门、杀父、夺妻。

亡国是国恨,灭门、杀父、夺妻,是家仇。

故古有流传,家仇国恨,不共戴天,不可不报!

建文一朝,亡在自己手中,也亡在面前这个人的手里,此是国恨,皇后死了,自己亲手杀的,三宫六院,自己也记不清楚,有多少人,死在自己剑下,死在那一把火之下。

国恨家仇,是自己的,也是他的,和罪恶搅乱成一团,汇聚在这尊观音佛像前。

如今相隔十余年,再次见面,都沉默了下来。

朱棣没有看侄子朱允炆,只是站在大雄宝殿门口,正对着观音佛像,看着她低眉闭目,不知此佛是不愿见世间纷争,还是厌倦。

手中的木柴轻轻的放在炉火中,朱允炆站起身来,看着当今天下的皇帝,自己的四叔。

十余年不见,四叔身体依然雄壮,眼中杀气依然,须发却不复当年浓郁乌黑,可见丝丝银白。

“四叔,你老了。”

老了,天大的英雄老。

朱棣转身看向太子大哥的儿子,自己的侄子,当年自己也要向他屈膝下跪的建文皇帝。

如今应该三十八岁,正值壮年,但是他身体消瘦,依然是当年那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头发间的白发比自己更多,而且,半张脸焦黑枯皱,好似恶鬼。

看来他这十年,果真也是囚徒般的活着。

朱棣眼中光芒一闪,压下慈悲心思,冷声问到,

“若是从头再来,你要如何胜朕?”

马上皇帝,就算是坐到了龙椅之上,所思所想,都是战场杀伐,连睡梦里,也都是金戈铁马。

靖难之战,赢的凶险,战场之上,连损大将,在济南府还遇到了盛庸铁铉,险些折戟沉沙埋骨在济南城下。

战场之外,前代隐卫也听命于当前此人,刺杀连绵不绝,若不是姚广孝和郑和在,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顺天城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