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当家稀里糊涂的接过纸包,忘了该怎么说话。
赵夫人推开丈夫,呵呵笑道:“不吵,不吵,昨夜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喧城什么时候来这么好的工匠了?这还烦您特地送这馒头过来,真是不好意思。这样,以后您要有什么要帮忙的与我家相公说就是。”
年轻书生微微笑道:“赵夫人客气了,小生初来咋到确实会有要麻烦的地方,到时候还要请赵当家搭把手。”
赵当家还没清醒,说道:“客气,客气。”
年轻书生顺着街口的叫卖声看过去,感慨说道:“这喧城倒是真的很热闹啊。”
赵夫人说道:“那是当然,天下谁不知道我们大唐国有个厉害的皇后娘娘。当初喧城满是苦命人,要不是她,我们恐怕得流浪到别处去。”
年轻书生惊讶说道:“这位娘娘竟有这般本事。”
赵夫人忽然变得很骄傲,说道:“你不是大唐国人吧?那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再有,我们喧城可是有一位大善人、大贵人。”
年轻书生问道:“这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夫人突然不知该怎么讲,摸了摸辫子,说道:“反正就是个大好人,那时候拿了好多的钱财、粮食还有用具给乡亲们救灾用,就是喧城的青天大老爷见了他也是恭恭敬敬地。”
年轻书生感叹说道:“还有这样一位奇人呀,喧城真是好运气。”
“可不是嘛。”赵夫人撇了一眼抱着纸袋愣神的丈夫。
真是没出息!
“敢问这位奇人”年轻书生突然打住,转说道:“今日就是来打个招呼的,好像烦扰二位了。”
“不打扰,以后要多出来玩玩,街坊们都是好人,混个脸熟。”赵夫人乐呵呵地笑,像个村姑一样,还挺好看的,亲近人。
年轻书生再拱了拱手,说道:“那小生这就告辞。”
他刚想要离去,赵夫人叫住他,问道:“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年轻书生面露为难之色,随后隐去,说道:“我打算开个私塾,收些学生,你们就叫我先生吧。”
赵夫人摸了摸辫子,说道:“先生?好吧,看来你是真有些学识啊,只是在这里开私塾怕是不容易。”
虽说喧城已经基本恢复元气,但毕竟刚刚结束那场残酷战争,百姓的心思还没能完全定下,不太容易会把孩子送去读书。
更何况喧城只算是个小城,没多少人读的起书,认为读书还不如多干些家活。
而少数几个大户人家,只会在家中给孩子教课,肯定不会去信任一个外来的教书先生。
年轻书生说道:“这就不烦二位担心,我自有办法。”
年轻书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眼前,赵当家终于清醒过来,说道:“在喧城开私塾?这人不是有才,就是有病。”
赵夫人鄙夷地瞥了他一眼,说道:“刚才傻眼,人家走了才回神,你怎么这么没用。”
赵当家不服,说道:“怎么没用了?那二百两银子不还是我赚来的。”
赵夫人没好气说道:“你真当人家傻子?他就不在意那一二百两银子。”
她在丈夫头上拍了一记,转身回到屋里去。
赵当家双手抚头跟着进去,说道:“就算他有钱,那他想开私塾还不是痴人说梦。”
“人家好歹是个读书人,有理想,你看你除了会点面食手艺还能干什么?我嫁了你过了几天好日子?”
“话怎么能怎么说,那可是二百两银子”
赵家人美好的一天从夫妻吵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