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秦立和何永已经知晓陈董事长心中的那些算计,但是如果东厂自身没有拿出漂亮的数据来,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陈董事长清理元老派计划的最终实施。而能否让整个计划顺利的实施并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却是最基本的原料参数比例的问题。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毫无进展下,秦立和何永的压力已经快接近到了顶点,毕竟越往后,他们俩就越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
此时,对于现在来说,原料参数比例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只是代表青壮派的东厂和代表元老派的西厂之间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整个公司未来发展的走向以及各个部门的到底谁来当接班人的问题,这几乎代表了公司最核心的问题。
以两派的胜负决定公司在未来最终到底走向何处,往往是掌权人最喜欢且最有效、最艰险的一步棋子。这是秦立和何永万万没想到的!尤其是陈董事长为了能一次性的清除元老派在公司的势力,居然可以拿整个公司的未来做赌注。
然,他们还是小看了这位老谋深算的陈董事长。其实,早在青壮派刚提出要用最先进的设备建设最一流的厂房的时候,陈董事长就已经让自己的儿子去国外考察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了。
其实早在这之前,陈董事长就已经让自己的儿子数次去各国了解目前国际市场上高品质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情况。从这里也说明了,陈董事长和他儿子早就开始研究高品质的产品在国、内外的未来前景。
其实在刚开始要建厂的时候,陈董事长一开始的想法是在建设未来新厂区时,可以拿出一部分场地来引进一套或者两套最先进的设备,作为高品质高端产品的实验厂区。
但陈董事长的儿子却建议自己的爹,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往高端高品质产业发展,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陈董事长考虑的是目前中低端的产品市场已经够大的了,市场上的需求远远是供不应求,而且利润非常的可观。这时贸然的改变策略不仅会失去自己固有的市场份额,还可能会被新产品拖累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毕竟谁也不确定目前国内市场对高品质的高价产品的认可度有多高。
可是在公司大会上讨论建厂这件事的时候,陈董事长惊奇的发现公司的青壮派们早就开始计划往高品质、高端产品发展的时,这时候陈董事长就已经明白,国内市场的一些有前沿性的人才早已经认可了,并非常看好往高品质、高端产品的未来发展前景,可以说现在往高端产品发展的趋势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只是连陈董事长甚至是其他大型工厂的掌舵人都没有想到,市场的转变速度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快了许多。
于是,在考虑到儿子接班和公司两派的日益矛盾的综合情况及未来公司发展方向下,陈董事长经过深思熟虑后开始了他心中的谋划。
所以,在新厂还没有动土的时候,陈董事长就已经考虑到了新设备的参数比例问题。之所以陈董事长一直隐忍不发,眼睁睁的看着事态一步步的往坏处发展而无动于衷,其实他心里早就做了万全之策。
其实,一开始陈董事长并没有打算对这几个一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下死手,本来的打算只是把他们在公司培植的势力清除掉,再让更有实力的青壮派们上位各个部门的重要位置。至于他们三个老弟兄们依然任职高位,然后慢慢转向闲差在公司养老。
可是,在和自己儿子“陈寻”商量这件事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对他老子说了一句:“你不忍心,那到时候就别怪儿子不顾及你老的面子,可对他们下重手了。”
当自己的儿子对自己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陈董事长心里就改变了策略,并暗暗就下了一些决定。为什么儿子的几句话,就能让陈董事长就转变了想法了哪?
因为他知道!如果把问题留给他儿子来处理他这几个老弟兄们,那么他们会被自己的儿子整的很惨、很惨,所以让自己来处理他们的问题,至少最后还能给他们一个不失体面又有保障的退休。
陈董事长心里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儿子在将来是否能完全控制住公司,也不担心自己儿子能否把自己辛苦打下的事业完整的继承下来,并往更高的方向发展。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儿子将来会怎么对待或者说处理跟着自己一起创业的这些兄弟和员工们。
“知子莫若父。”他了解这个儿子了,他这个儿子,从小就有着过人的聪慧,再加上自己一直有意培养他的格局观,所以从小就让他一些:法家和兵家的一些经典名着。
可最后万万没想到是,先天的优势再加后天的培养,让他个儿子有点太优秀了,优秀到他这个老子都很难挑出他儿子的毛病来。
这也让陈董事长有点后悔,毕竟因为自己的问题,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深受法家和兵家的影响,变得过于的冷静、冷酷,心思和心机也过重和过深,甚至有时候有点不近人情的性格让他这个当爹的都有点摇头。
有点封建迷信的陈董事长心里非常的害怕,因为像他儿子这种命格的人都很难长寿。
于是,陈董事长就让他儿子在高考报考志愿的时候,让他选择了哲学,也是希望能让自己的儿子能从中学习到哲学本质上的人理解人、人认识人的理性活动。
到了大四的时候,陈董事长的儿子就预备着自己毕业后就自主创业,而陈董事长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接着考研究生。陈董事长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希望多磨一磨儿子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