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5章 投胎是技术活,阶层自古就有(2 / 2)

提出疑惑的众人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了刘宗周的三点解释。

尤其是第二条的兴趣,工程、水利、农学等等那都是需要动手的,水里来泥里去的,需要大量的实践,现在的学生真的了解吗?

尤其是算学、历法等等,那玩意他们这些从科举中层层杀上来的进士都直摇头,更别提都没有怎么接触的孩子们。

见众人不出声,刘宗周继续道:“第一条诸位慢慢思考,本官来继续解释诸位的第二个的担忧。

朝廷废除科举制度开办三级学校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给孩子启蒙开智的同时选拔更多的可造之才,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在朝廷的监管之下。

诸位都知道,社学的主要目的是启蒙开智,仁义礼智信,郡学在社学的基础之上更深入了一些。

同时有大学课程的简易版,给他们普及,让他们知晓都是做什么的,自己合不合适,为大学专业课做准备。

郡学的专业课都是简易的,如果富商士绅子弟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例如郡学是一个讲师带二三十人,那么私学就可能是一个讲师带十个、甚至五个,一对一也不是不可能。

一带三十和一带五的教学效果、质量诸位很清楚吧,在这种环境之下会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大学期间会不会发展的更好?

我们也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环境,但问题是不现实,朝廷是有心无力。

阶层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富商士绅子弟投胎投的好,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既然无法改那就顺势而为。

若是够聪明和努力,社学和郡学的教学绝对能满足学生所需,若是不聪明和不努力,就算是请个大儒都没有用。

富商士绅子弟上私学,也能减轻社学、郡学的压力和朝廷的之处,也能给大学毕业的学子一条出路,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至于说社学晋升郡学、郡学晋升大学,他们都需要参加统一的升学考试,为了防止他们挤占普通百姓子弟的升学名额,在标准上加上一两分就是了。

既然选择了私学,接受了更好的教学条件,那考高分是应该的吧!

最后,私学学生们的德行等等更不必担心,德行不好在大学三年中极容易暴露,触犯了校规校纪不说直接开除了,毕业了也不可能进入胥吏之中的。

或者说,私学学生在升学中需要私学讲师写评语,而社学和郡学则不需要,私学讲师若是弄虚作假的,直接废除讲师的私学资格,如此就省去了朝廷调查的精力。

本官这么解释,诸位可还有疑问?”

众人张了张嘴,想反驳,却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刘宗周说的在理,但他们又似乎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不待他们细想,刘宗周便转身看向皇帝,躬身道:“陛下,这就是礼部商讨出来的两个解决办法,目前还在完善中,预计最快在年底拿出具体的、可实施的方案。”

“好!”

崇祯回应了一声,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刘宗周没有被义务教育束缚,没有僵硬的想把所有人孩童都纳入管教之中,而是让其借势。

看着沉思的众人,崇祯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