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韩非的抉择(2 / 2)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2147 字 12天前

如果仅依靠赵国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是秦国的对手。”

韩非听完张苍的话,也是紧张的看着自己的老师。

他很想知道,自己的老师会如何驳斥张苍的观点。

荀子呵呵一笑,指着张苍说道:“苍,你进步了。”

张苍谦逊的一笑。

荀子紧接着,严肃的说道:“但你只是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并没有看到另一面。

秦国的确底蕴雄厚,可是秦人残暴,秦王视天下百姓如同牛马,秦国每下一城,必须使用严苛制秦法统治十年,二十年,才能让一个地区真正归心。

赵国在燕国实行仁政,已经得到了燕人的民心。

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商汤周武皆是如此。

虽然燕国现在还不能完全被赵国利用,假以时日燕国的国力被完全开发出来,那么赵国的力量将远胜于秦国。”

荀子这番话说完以后,韩非、张苍不由同时低头陷入沉思。

张苍再次抬头:“老师,难道这些就是您认为赵国能统一天下的理由吗?”

荀子摇摇头:“当然,不仅如此。”我认为赵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的。”

韩非、张苍的精神皆是一振。

他们知道自己的老师要教真东西了。

两个人都竖起耳朵听了起来,生怕有一点遗漏。

荀子缓缓开口说道:“秦国自从失去巴蜀以后,元气大伤。国力急剧下滑,虽然秦王政后来又重新夺回了蜀郡,但秦人早已失去了蜀地人心。

秦王政纵容司马南在成都杀戮,已经搞得整个巴蜀民怨沸腾。

秦国想要再消灭巴国和充国彻底整合巴蜀,必将付出血的代价。秦人将遭遇到最顽强的抵抗。即便日后秦国能拿下整个巴蜀,得到的也不过只是一片残垣断壁。

而且秦国丢失了北部的屏障上郡,赵国的冰封随时可以从北部地区直指关中。

秦国必须要用出大量的兵力在咸阳一带驻守,如此才能避免被突袭。

这就进一步弱化了秦国的实力。”

韩非连连点头,急忙问:“那其他几国呢?”

荀子笑着摇摇头:“楚国,自从遭遇了当年的陈蔡大败,一直没有缓过劲来。楚王如今只能任用江东的世族,例如项氏如今越做越大,假以时日必然要代楚王而自立。

楚国连内乱尚且都不能解决,又如何能统一天下呢?

齐国倒是霸主遗业底蕴雄厚,可惜齐王建不思进取,只会偏安一隅。

我料定十年之内,齐国必为赵国所吞并。

最后的韩国魏国,这两国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魏国现在全凭信陵君一人苦苦支撑,信陵君一旦死去,魏国也会随之灭亡 了。

因而,当今天下最有可能统一的,只有赵国。”

张苍听了荀子之言,心中虽还有疑虑,但也觉得老师分析得颇为在理。他沉吟片刻道:“老师,赵国纵然占尽优势,可秦王嬴政乃一代雄主,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他岂会眼睁睁看着赵国崛起?定会想尽办法打压赵国。”

荀子微微点头,“嬴政确非等闲之辈,但赵国亦有田秀这般贤相。他必定会针对秦国的打压制定应对之策。况且赵国如今士气正盛,军民一心。只要坚守仁义之道,上下齐心,又何惧秦国。”

张苍跟着说道:“不管是秦国也好,赵国也好,他们谁统一天下都需要用人才。而我和师兄到时候必有用武之地。

荀子笑着点了点头。

他培养的人才不是用来统一天下的,而是用来治理天下的。

李斯已经领悟了这一点。

现在自己的小徒弟也已经明悟。

只差他的二徒弟韩非还没有明白他的责任。

韩非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老师,师弟,你们说得不无道理。只是我身为韩国公子,眼见母国将灭,心中实难平静。”

“这是人之常情。”荀子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但你应跳出这狭隘的家国观,你的思想若能施展开来,无论哪国百姓都会受益。日后不论身处何方,只要秉持正道,便是为苍生谋福。”

韩非深吸一口气,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些许,“弟子明白了,谢老师教诲。”

此刻,汉水河畔微风拂过,师徒三人的心绪也逐渐平复,望向那滔滔江水,仿佛看到了即将到来的乱世变革。

良久以后,韩非从坐垫上站起来对着荀子深深的一拜:

“老师,学生决定要离开您,独自出去游历。”

荀子看着他,表情严肃的问:“去向呢?”

韩非沉声道:“学生想去秦国。”

这个答案让荀子微微感到错愕。

张苍更是大惊失色:“师兄,秦国乃是虎狼之地,你此去怕是凶多吉少。”

韩非苦笑:“师弟,我意已决。老师方才所说,秦国势力庞大,若能在秦国推行我的法家思想,或可制约秦王的暴行,保天下百姓免受更多战乱之苦。”

荀子凝视着韩非,许久后缓缓点头:“非,你既有此决心,为师便不多加阻拦。但你要记住,万事以保全自身为重。”

韩非拜别恩师与师弟,踏上前往秦国之路。

就在他离去了以后,荀子望着他的背影眼眶湿润。

张苍以为老师是舍不得韩非,急忙上来劝慰。

荀子却摇了摇头,擦干了眼角的泪水:“你非师兄这一去,必死于秦国!今后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

张苍大惊:“老师,你是说师兄会被秦王所杀?”

荀子说道:“秦王政是个少年英主,可惜如今秦国的大权都被吕不韦掌握,而且嫪毐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两人早晚会掐起来。

秦国迟早会有一场内乱,你师弟性格刚毅,不懂变通,他去秦国早晚会得罪这两人。

那时,就是他的死期。”

张苍大急,道:“那老师,你为什么不和韩非师兄说清楚呢?”

荀子长叹一声:“我屡次向他暗示要他去投奔赵国,可他皆不听。

所以我即便再说,他也不会听的。

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命数啊!”

小胖子张苍听完这番话后,一双大眼睛不停的眨巴。

韩非师兄和他相处的时日不短,两人的感情很好。

张苍早就在心里把他当成了兄长。

因此,他说什么也不能看着韩非丧命。

思来想去之后,张苍悄悄的给自己的大师兄李斯去了一封信。

“希望大师兄有办法救他!”

张苍在心里暗暗祈祷。

兄弟们,这本书就快写完了。

下本书不知道写哪个朝代。

各位群友请务必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