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算账——谈判(2 / 2)

抽了一会烟,把烟掐掉,闭着眼睛仰头靠在座椅上,手指敲着桌面,脑子里在疯狂的算账。</P>

先算的是规模,就是“银河科技”未来要变成什么样子,发展到多大规模,需要多大的办公场地。</P>

仔细思量,陈子桓觉得1万人是一个具体的数字。</P>

超过一万人就开始淘汰,始终让人数不能超过1万这个数字。</P>

人太多了也麻烦。</P>

银河科技人数不超过1万人就挺好。</P>

以后设置分红池就按照1万人做。</P>

用1万人,反推写字楼面积。</P>

一层面积2800平米的话,人均10平方米算是比较舒适的空间。</P>

25层就已经可以容纳7000人。</P>

1万员工也不可能都在这里的,全国好的大学都有驻点,基本7千人在写字楼就顶天。</P>

25层就够了。</P>

这个高度就保证了未来不会有空置,他们自己就用了。</P>

他睁开眼睛说道:“订机票,咱们去上海,粗略的想法有了,还得谈一下。”</P>

Vivien点了点头,就开始通知法务还有行政人员订票。</P>

···</P>

浦东会议室。</P>

陈子桓实地看了地后,就进入到谈判桌上。</P>

正主来了,就开始了真刀真枪。</P>

这个谈判会,是有会议记录的......</P>

银河科技一共来了5个人。</P>

陈子桓、丁婉、Vivien、Lina、法务。</P>

许斌不管这个事。</P>

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技术,之前在工大既搞技术还负责人员的事可给他弄烦了。</P>

......</P>

陈子桓听着区长报的条件,面前的计算器“噼哩叭啦”按着算。</P>

当然,是静音的。</P>

一个笔记本也是不断的计数在算。</P>

常规政策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两免三减半。</P>

申请高新技术产业。</P>

每个城市都有,都是常规的,也没什么新意。</P>

还是有一些不同。</P>

市里批了十个车牌照,十个户口,允许定制企业字母车牌。</P>

市里是选择题:“x5-2、x5-3、x5-4,原价转让,希望银河科技三个地块全部拿下。如果全部拿下,建的主办公楼不低于30层,最好是可以超过35层150米。”</P>

当然,如果实在有困难只拿下x5-2或者x5-3、x5-4都可以。</P>

市里最大诚意体现在了贷款上。</P>

地皮抵押贷款,市里协调银行1:1,低息4%。</P>

如果三个地块“银河科技”都拿的情况且能满足35层150米以上,市里提供“银河科技”担保抵押贷款3年期的零息贷款3个亿。</P>

很牛逼。</P>

这个政府是要给银行贴息的。</P>

按照4%低利率,每年要贴息1200万。</P>

很有魄力。</P>

坐地起价落地还钱,陈子桓也报了他们的条件。</P>

一:超过35层150米写字楼空间太大用不完,一半空间要建酒店自持或者找国际酒店合作。</P>

二:主办公楼需要建几家底商。</P>

三:如果地块全部拿下,需要在主办公楼外建一个小区,单独隔开的小区。这个小区6栋房子都低于100米33层住宅,4栋全部租给员工,2栋对外按套出售。</P>

四:如果银河科技要做支付软件,上海市政府要给予全力支持,当然这个是受政府监管的。未来有金融牌照也希望银河科技是首批获得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