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他们还有其他好处,例如家人可以免除徭役、免租免税等。这些应该制订相应的制度。”</P>
“当然,成为院士之后,他们也将要履行一定的责任,例如他们需要指导百姓使用这些成果,解决百姓的难题,他们还必须授课,将这些技术艺传承下去……”</P>
“有了这些好处,那些拥有技艺的人,才会愿意献出他们的技艺,为我们所用,而这些技艺必会给我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P>
国渊点了点头,如果是早几年前,刘鑫提出这种想法,他还会反对或提意见。这么些年来,他看到刘鑫搞出那么多玩意,还真是改变了生活。总体上讲,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P>
“就说刘元卓吧!他创出了一套珠算的方法,要远比我们现今百姓所使用的算术方法更方便快捷,一旦他的珠算普及,其效果必然显着,将改变民生。”</P>
“你常在右北平督运粮草,当知粮草有时怎么算都算不准,常有误差,大时居然有数千石之多,仓官根本就不知道军中终究有多少粮,若是用了珠算,虽未必次次准确,至少会快捷且减小误差。”</P>
“珠算之法,精妙绝伦,可刘元卓却穷困潦倒,他的珠算、历法、九章算术竟无人过问,亦无人赏识于他,若不是赶上咱们有印刷术,他的成果甚至连保存流传后世的机会都没有。”</P>
刘洪可不是穷困潦倒,但在刘鑫看来,他理应得到更多。</P>
“咱们这科学院建起来后,必会引起轰动,想必会有很多拥有特殊技艺的人,将其献出来,例如有人能改进耕田的农具,有人能选育良种,在将来的某天,就真的可能实现一亩田产五石粮,甚至更多。”</P>
国渊此时也明白刘鑫的想法,就点了点头,接着又问:“可是对这科学之事,我亦不懂,各级官员更是对此一窍不通,主持科学院一事,应交由何人?”</P>
“我老丈人就可以,他与刘元卓相交,又曾参制定历法,与足以表明他对此有一定的认识,让他主持科学院,并把首批院士给定下来。”</P>
蔡邕仍在主持编修字典,但这事已有七八年时间了。如今字典编修队伍庞大,少一个蔡邕也影响不到哪去。</P>
“首批院士就三个人,分别为左伯、蒲林、刘洪三人,同时以这三人为评委团队,若是出现新的技艺,由这三人共同判定其技艺的可行性、实用性等,并对技艺进行评级。这些最好制定出一定的制度出来,有评判标准才好评级。”</P>
“还有,这院士的标准要高些,这是代表咱们大汉的最高荣誉,可封侯封爵的,可不能乱给。最好每年都有数量限制。”</P>
刘鑫又向国渊详细地介绍了半个时辰,国渊渐渐地明白科学院的运作模式。</P>
本来刘鑫只决定科学院暂时只有三个名额,但很快右北平来了个有资格成为科学院院士的人,那便是名医张机。把张机找来的却是甄尧。</P>
原来,甄俨身患重病,久治不愈。一年多以前,他就听刘鑫说过,南阳一带有神医华佗和张机,于是他让自己的弟弟甄尧派人前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