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燕鸿过后莺归去(1 / 2)

词之国 乐从心来 1251 字 10个月前

作为老臣的晏殊,支持新政。他支持新政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P>

其一,晏殊能够支持新政,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是一个客观的人,不谋私利。</P>

新政的内容触犯了大官僚们的利益,因此引起朝中诸多大臣的反对,当然也会触及晏殊的利益。但是晏殊认为朝廷的利益,百姓的利益更为重要,不能因私废公。</P>

宋仁宗刚登基时,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专权,晏殊就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得到朝中上下一致支持,就此解除了大臣专权的危机。</P>

在宋军抵御西夏进犯时屡战屡败,晏殊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是军备不足导致的,于是上奏要求加强军备,并提出了四条措施,很快就平定了西夏的进攻。</P>

以上两件事,就说明晏殊很有智慧,对事务的分析很客观,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P>

宋仁宗时期,宋朝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需要改变一些旧的制度才能解决,范仲淹等人便提出改革。</P>

这些改革也让一大部分朝廷官员受到了影响,然而晏殊认为改革对朝廷,对百姓有利。</P>

正因为晏殊的客观,他才能够认识到新政的正确性和必要性。</P>

其二,晏殊不仅客观,而且思想很开阔。晏殊在应天府任职时发展书院,扶持了应天府书院,并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为朝廷培养了一批人才。这就说明了晏殊的思想很开阔,他知道宋朝要发展,就要靠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后备人才,只有教育才能兴邦。</P>

新政的提议也是为了宋朝的将来,这个想法与晏殊是殊途同归,所以晏殊也支持新政。晏殊开阔的思想促成了新政推行,也可以说新政是在晏殊的领导下进行的一场改革。</P>

其三,生活习惯的原因。晏殊认为新政的内容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新政要大臣们过紧日子,这对晏殊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晏殊生活简朴,且主张新人的任用。</P>

晏殊入朝为官时很穷,大臣们在闲暇时都出去游山玩水,可是晏殊在家里学习看书,所以养成了节俭,爱学习的习惯。而在举荐新人方面,晏殊也向朝廷举荐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P>

可见,晏殊的习惯和主张,与新政中“提倡节俭”“重视教育”的内容不谋而合。晏殊支持新政也成为理所当然了。</P>

晏殊虽然在宋仁宗时期已经是一个老臣了,但他并不守旧,且愿意接受新生事物,适应变化。所以,他不像其他老臣那样古板,也很赞成年轻一派的官员建议,实行新政。</P>

他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支持新政的老臣。</P>

朝堂上大致有三股力量,第一当然是天子,官家。第二是以韩琦、富弼为代表的新锐改革派,另有蔡襄、苏舜钦等,而他们又以范仲淹为精神领袖。第三是吕夷简为代表的保守派,有吕夷简主掌中书多年,有王随陈尧佐章德象张士逊这样渐渐无法跟上国朝最新形势的老迈臣子,也有夏竦这样的干臣。</P>

太后故去之后的朝廷之争,起源于范仲淹和吕夷简在废郭皇后期间结下的仇怨,范仲淹被贬回朝之后,继续竭力弹劾吕夷简,遂有吕范之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