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内,人心惶惶。</P>
苏东坡来到城墙上,望着滚滚滔滔的洪水思索着:如果动员城内居民带上贵重细软,一天之内即可完全撤到西面的云龙山上。但是这样一来,徐州城将全部毁于洪水。老百姓虽然保住了身家性命,但是洪水之后呢?老百姓住哪里,吃什么?苏轼明白,作为一个朝廷命官,若不能守着城池,不能保境安民,便是负了苍生。</P>
这时,州衙的官吏们有的劝他撤到城西的云龙山,有的劝他加高城墙挡住洪水。最后,苏东坡下决心死保徐州。</P>
当时,城中的有钱人家争相出城避水,苏东坡心中明白,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民心大乱。看来,首先要做好民心安抚工作。</P>
苏东坡对这些富人平静而严肃地说:“乡亲们!洪水已至城下,即使让你们逃出城去,一旦洪水淹没徐州,你们的家产也就完了!现在别无他法,唯有动员所有人力,筑堤防洪,护城保家。不准你们出城,为的是不动摇民心。有我在,决不允许洪水摧毁徐州城!现在,我命令你们:立即参加筑堤,不得有误,违者严办!”</P>
但依然有人偷偷出逃,苏轼拿出强硬的手段,在各城门张贴布告:“擅自出城者杀无赦!”</P>
民心稳定了下来。</P>
随后,苏轼召集大小官员到太守府议事厅,官员已到齐,大家神情严肃。</P>
苏东坡说:“诸位大人!黄河缺口,水注徐州,如不能立时排除黄水,徐州古城将毁于一旦!刚才我察看地形,如今唯有从东南戏马台起至城墙这一带筑一长堤防洪。请各位大人分段负责,此事万万不得有误!”</P>
他派衙役鸣锣通知全城人民,团结抗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死看硬守,确保城池万无一失。他派通判以下官佐,分别把守每一片城堵,哪里出了问题,拿哪里的守堵官员是问。</P>
苏东坡部下组织了五千民工,疏浚下游河道,同时连夜加固城墙。</P>
身为一方太守的苏东坡穿着草鞋,拄着木拐,亲自来到抗洪一线,希望动员禁军参加抗洪。</P>
但是按照宋朝的规定,禁军只归朝廷直接管辖,没有朝廷的命令,当地知州根本无权调动,可是紧急之下苏东坡根本来不及向朝廷禀告,他只能用自己的诚意打动那些禁军,希望他们参与到抗洪的工作中。</P>
苏东坡赶到当地驻军的武卫营,对其卒长说:“河水就要淹城了,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这种时候,也应该出力呀!”卒长被苏东坡的精神感动了,说:“太守都不怕水淹,和我们一起守城,我们这些小人物,一定与洪水拼死作战。”于是,就率领年轻力壮的士兵们,拿上土筐铁锹,和民工们一起连日奋战抗洪。</P>
人心齐,士气高,很快在城东南筑起一道护城长堤,总算把黄河水给拦住了,保护了徐州城的安全。</P>
然而,暴雨日夜下个不停,积水泄不出去,水位越升越高,最后距城墙头只有3尺了。</P>
这时,苏轼却神情自若,在城上搭了个临时帐篷,把自己的床铺搬到里面住了下来,表示了他将与徐州共存亡的决心。军民望见太守的帐篷,心里觉得踏实,信心也就更坚定了。</P>
洪水对东南外墙的威胁最大,他发动军民将墙加厚,城墙加高。</P>
苏轼在984丈(3280米)长的防洪堤上来回奔波,指挥军民筑堤防洪。这段堤被加高到10丈(33米),宽2丈(6.6米),这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的。</P>
经过四十五天的严防死守,苏东坡带着徐州军民硬是把洪水挡在了徐州城外。</P>
在防洪的同时,苏轼找到当地对水流方向比较熟悉的人,一起商量解决洪水围城的办法。</P>
应言和尚德高望重,对徐州水经、地理情况了如指掌,他向苏东坡建议说:“只有想办法挖开清冷口,让洪水流入黄河故道,徐州城外的水才可解决。”为了实施这一工程,苏轼带领官佐,在应言和尚的导引下,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清冷口,亲自目测规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