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定下来之后,苏东坡亲荷畚锸,布衣草履,亲率部队和民佚前往施工。</P>
十月十五日,黄河水流入了黄河故道,围困徐州城的洪水慢慢退去。被大水包围四十五天的徐州城彻底解除了危机,苏东坡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P>
雨过天晴,徐州城被保全了!</P>
徐州城内一片狂欢。苏轼欣然提笔,作《河复》诗云:</P>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P>
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P>
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P>
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P>
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P>
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P>
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P>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P>
在防洪的四十五天之内,苏东坡没有回过一次家。夏禹王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苏东坡在徐州防洪,恐怕不只是三过家门而不入。</P>
洪水退了,城市保存下来了,人们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十分感激苏东坡。</P>
徐州抗洪胜利的消息传到了朝廷,神宗皇帝闻之大喜,降敕奖谕:“……汝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漂没之害……朕甚嘉之。”</P>
苏东坡借势用势,上书朝廷请求豁免徐州赋税。</P>
为了确保徐州的长治久安,苏东坡开始苦思对策,他决定在朝廷的允许下动用地方财政修筑防洪大堤。他来到防洪时修筑的大堤上,来回查勘,认为这堤实在太粗糙,太不理想了,若明年大水再至,徐州将难以保存。</P>
于是他又向朝廷上书,说明他准备重修长堤,以防将来洪水再至。他在奏章中将自己设想的工程叙述得十分清楚,而且,分项列出工程的体量以及所需的资金。</P>
奏章送上去了,但朝廷官员不知徐州的艰苦与危险,迟迟未予答复。</P>
苏轼无奈,只好将准备修石头防洪堤改为木堤,打木桩,再填土夯实,实际上是一座土坝。</P>
这一设计方案被皇帝采纳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不仅赞扬苏轼在抗洪中的功绩,还并拨款3万多贯钱(约今30多万元),还得到了1800担粮食、7200个义务工的指标。</P>
第二年,苏轼利用这些东西,在城市的东南建造了防洪土坝。土坝东南从戏马台开始,向西北延伸,全长3280米。戏马台是西楚霸王项羽调教战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