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进入了12月下旬。</P>
这天李元刚开始设计真空炉自动控制专用芯片,就被军代表童志远打断工作。</P>
“小李,跟我走!”</P>
“等会,童大校,做什么你得给我说明白吧,这么大的摊子我说丢下就丢下!”</P>
“哎哟,看我这急得。</P>
我们在酒仙桥700厂建设好了无尘车间,主要生产4英寸晶圆。。。”。</P>
“等等,你们不是说是在绵阳山区建设吗?”</P>
“通过辩论,大家还是觉得放到京都更合适。</P>
700工厂处于最东北角,可以修一条专门的马路,同时也能更好防护。</P>
无尘车间直接和其他厂区分割,有专门的北门。</P>
生产的晶圆全部供应军方,暂时不会用于民品。</P>
如此,安全方面就可以得到保证,暂时不用担心泄密。</P>
当然,绵阳将来也会建立一个更大型的晶圆生产厂,目前不急”。</P>
“那你找我干什么?”</P>
“你帮忙验收啊!除了你,我们都不懂。</P>
而且,设备安装也需要你亲自上手,确保一次成功率”。</P>
“你等会,先安排好工作,把肖工也带上吧”。</P>
“你看着安排”。</P>
十几分钟后,一辆普通嘎斯小汽车驶离变电站。</P>
酒仙桥工厂区,在东北角有一个占地足有50亩的厂区,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厂房。</P>
外围是高2米的红砖墙。</P>
北边隔出一个分厂,相比于主厂区,这里的厂房显得低矮,最高才2层。</P>
里面有着一座30多米长的厂房,靠北边院墙是一个二层红砖楼。</P>
红砖楼1层是保卫科,二楼是办公区。</P>
厂房就是普通水泥柱梁的红砖房,外观看起来普普通通。</P>
从东门进入,布局和地下实验室类似。</P>
不过进门是2个更衣室,男左女右。</P>
首先进入的是一个走廊,右手边是两个车间,分别为切割和抛光车间。</P>
左手边也是两个车间,分别是单晶棒制备车间和氧化车间。</P>
分厂负责人,介绍一番无尘车间的除尘、保温、保湿的手段后,把大家领入一个个车间。</P>
检测一圈后,几人站在走廊中,童代表急切的问道:“怎么样,符合要求吗?”</P>
李元沉吟片刻,“毕竟这里是晶圆生产车间,条件还是无法和实验室相比。</P>
但是生产合标的晶圆没有问题。</P>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加强杂物清理,避免变成污染源”。</P>
分厂厂长明显松了一口气。</P>
刚见面,他见李元年轻,本不以为意。</P>
但是当他了解到面前的年轻人,是全套晶圆生产设备主要设计者时,才收起了轻视之心。</P>
但是对于他们这个无尘车间不如他们实验室的说法,仍持怀疑态度。</P>
接下来,就是组装。</P>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再次组装便快速许多。</P>
这次李元成为主力,肖工变成了帮手。</P>
看着他熟练的动作,举重若轻的身手,分厂厂长更疑惑了。</P>
“童代表,这小子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好像什么都会”。</P>
童志远瞥了他一眼,“知道厉害就行,他的事情最好少打听”。</P>
“这么严重?!”</P>
“也就是你,其他人,我都懒得和他说”。</P>
“说的也是,国内突然冒出4英寸晶圆生产线,初听我也是吓了一跳。原来是他们搞出来的”。</P>
直到现在,在他的内心中,还是把李元当作一个参与者。</P>
整整2天,童代表一直陪在车间,当起了勤务兵。</P>
李元二人也是吃住在工厂,累了,就回办公楼随便眯一会儿。</P>
如果不是照顾肖工,李元完全可以2天2夜不休息。</P>
第三天上午试车,没有什么开工仪式,只有李元、肖工、童代表和10名学徒。</P>
“你们谁是真空炉控制员?”</P>
“我”,一个女声从队伍里传来。</P>
只见举手说话的是一位不到1米6的姑娘,由于全都穿着防尘服,也看不清美丑。</P>
“背一遍操作手册”。</P>
“首先检测入料口是否密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