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赵新兰加入队伍(1 / 2)

“哟,星群好久不见,那么有趣的事情,带上我一个如何,姑姑。”李星群缓缓的起来,找到了赵志冲,准备和3师姐商量出行的事情,赵新兰公然的就走进了屋内。

赵志冲呵斥说:“胡闹!这一趟路程凶多吉少的,你作为大启的福康公主,怎么能做这样危险的事情。”

赵新兰直接抱住赵志冲胳膊说:“人家就想走一趟,好不好嘛,姑姑。就这一次,姑姑。”

“不行,我要真的带你去西凉境内,你的父皇那里我没有办法交差。而且我们好不容易抓住西凉皇子,换的他们战马3万匹,你跑过去的话,一旦被发现了身份,我们好不容易换过来战马就没有了。”

“哼,姑姑你也是我们大启的公主,为什么你就不怕别人威胁你?”

“我这次是使节的身份,要是西凉人对我下手,那就和我们大启宣战没有任何的区别,现在李元昊身体不好,他们是不敢贸然和我们大启开战的。”

“那姑姑这不就行了吗?现在我是大启的副使节,姑姑你可以放心,我们都只是大启的公主,姑姑就放心吧,我们的地位可比不上那些皇子的。”

“徽儿慎言!开封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徽儿是赵新兰的小名,作为赵新兰的姑姑,称呼赵新兰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没什么,只是有点累了,父皇为什么要那样做?明明推广那些粮食,对大启朝廷,还是大启的百姓们都是很有好处的,结果父皇却因为政治立场,而放弃推广那些食物。”

李星群点头说:“很抱歉,3师姐和新兰姐,呃,我该怎么说呢?”这李星群才发现有所不对的。

赵志冲挥挥手说:“当然是各自称呼自己的,江湖里面寿命那么长,总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所以都是约定成俗,大家各自论各自,我是你的3师姐没有问题,至于徽儿,你叫姐姐也没有错。如果你还是心怀芥蒂的话。直接用封号称呼我们也没有问题,我的封号是升国大长公主。徽儿的封号你也知道福康公主,随便小师弟怎么称呼了。”

“好吧,福康公主殿下。”

“咚”的一声,新兰一个暴栗就砸在了李星群的额头上:“你确定要用福康这个封号来称呼姐姐?”

“呃,好吧,新兰姐,我冒昧的问一句,你们说的那个粮食不会是我让3师姐带回去的粮种吧?”

赵志冲这才叹息说:“你没猜错,就是那批粮食,本来我是不想给小师弟说这件事情的,既然徽儿都已经说出来了,让你知道也没有关系了。”

“那我那个县男?”

“当然是捉住西凉皇子和收复石嘴镇的奖励,尤其是收复石嘴镇的奖励,你认为那一日你师姐我当赌坊是为了什么?这才是你能成为县男,满朝上下都没有反对的原因所在。所以不要想那么多,你那些粮食并没有比朝廷推广。”

李星群非常不解的问,甚至有些破防的问:“可是这是为什么啊?有了这批粮食,百姓的生活就能变好,别的不说,军粮问题就能解决不少。恕我直言,很多时候,朝代的没落就是和粮食相关,为什么就不能重视粮食呢?”

赵志冲叹气说:“小师弟你不懂,其实粮食问题和朝廷的衰落,并不是直接的关系,关系主要在供需这上面,有了充足的粮食就会人员就会增加的,人员的增加和粮食的增加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不做出深层次的改变,仅仅只是增加粮食,也只是一时虚假的繁荣,实际上随着历史的发展,还是会出现人和粮食供给不平衡的问题。”

“可是这个问题,以后的可以慢慢调整的,先让现在的百姓们吃饱饭不是更好吗?如果有条件能多吃一顿饱饭,为什么要拒绝呢?”

“因为这不成正比,朝廷想要推广一种粮食,需要非常多的精力和财力,在朝廷大臣们的眼中,这些粮食不值得投入那么多的精力。”

李星群还是无法接受说:“可是这个理由很扯淡不是吗?”

“这并不扯淡,这些粮食我们试验过了,我们知道,但是百姓们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相信这个粮食的产量,这是其一,其二、这些粮食的口感他们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在前朝的时候就推行过一段时间的3季稻,结果3季稻的口感非常的一言难尽,结果在百姓之间就很难推行下去。其三、原先轻轻松松的官员,现在要推广一种新粮食,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这上面,你认为那些地方官员愿意吗?明明可以坐在家里喝茶,却非得要盯着大太阳到田地里劳作,他们有病吗?所以推行这个作物的事情,可以说上面的人不感兴趣,底下的人不感兴趣。”

“可是老百姓呢?他们不知道,我们可以证明给他们看看,他们看到了,吃到了,就知道这个作物可以种。”

“你想的太多了,大多数的百姓们,种的都是地主家的地,也就是说一年种300石的粮食和一年500石的粮食对于他们没有区别,同样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区别,他们能保留的粮食都是固定的,试问他们哪里有动力去尝试新的粮食作物。”

李星群这才知道,现实和小说始终是有差距的,这才无力的说:“如果这样说,我们岂不是做了无用功了?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是吗?”

“当然不是,如果是无用功的话,我们百草谷也不会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去那海外之地去找回来这个作物,朝廷不愿意推广粮食本就在我们百草谷的估算内,所以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从民间推广这种作物,小师弟可听说杏林的故事?”

李星群点头回答说:“据《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传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董奉的人,途经钟离(今安徽凤阳)时,他看到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凤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来。他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把江南种植果木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播给钟离农民,鼓励人们在荒山坡上种植杏树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对这位悬壶治病的“游医郎中”,提倡的种杏致富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并不实行。于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规章:看病不收费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后,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种一株。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写了一张告示,规定:来买杏的人,不必通报,只要留下一斗谷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换来的谷,用以救济贫民。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也从那之后医界的代称,是这样吗?可是,3师姐,我们百草谷早知道朝廷不会推广,为什么还要带去给朝廷。”

“很简单,告诉了朝廷,朝廷不愿意推广是朝廷的事情,至少朝廷知道了有这样一种作物。这个时候我们推广就没有问题,如果朝廷都不知道有作物这件事情,我们就直接推广粮食,那么请问你百草谷是想要做什么?那么大力的推广一种作物,尤其这作物的产量还那么大,你们是不是想要勾结底下的乡绅贵族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