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朱雄英找老师,朱元璋巨认真。</P>
朱雄英的功过自然在心里过了一遍。</P>
根据传回来的消息,大孙子雄英最近很飘,玩的很嗨,新名词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不说,干的事一直在挑战朱元璋的底线。</P>
镇江府闹水患干了件好事,但是咱也不差,就问咱的刀子快不快吧。</P>
虽然砍了几个面熟的兄弟,那是他们该死。</P>
到了杭州府也不赖,医学府给咱解决了老百姓看病的问题,咱也没有想到最后会影响如此之大。</P>
成了天下从医者心中圣地。</P>
培养郎中无数。</P>
到了苏州府,蓝玉水师成型之快是朱元璋想不到的,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坐在奉天殿,踏马的欠了一屁股债。</P>
我洪武帝朱元璋,什么时候欠过别人的钱?</P>
不过看在蓝玉水师剿倭寇的份上,咱忍了,谁让大孙子是亲生的呢?</P>
可是,到了广州府,这孙子干了啥?</P>
天高皇帝远,这五个字在他身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P>
怂恿朱亮祖和徐本对那么多人动刀子,幸亏老子反应快,要不然广州府反了个屁了。</P>
要不是怕他死在外面,老百姓受二遍苦,老子非要去广州府打死他。</P>
操碎心了。</P>
不过现在看来还不错,要是让他尝到甜头,是不是他能把天下都给改了?</P>
不行,要找个人好好管管他,让他明白谁才是大明的皇帝。</P>
朱元璋对朱雄英又爱又恨。</P>
爱的是敢想敢干,用大势挟裹着朱标和朱元璋一起干,要么你们看着广州大乱,反贼四起。要么放开兵权,谁反杀谁。</P>
恨的是,这孙子胆大妄为,结党营私,勾结外臣,目无君上,把朝廷和百姓玩弄于股掌之中。</P>
私设刑牢,开办私盐,擅自挖矿,通海经商,篡改朝廷政策,把朝廷法纪践踏的一文不值。</P>
朱元璋忍住思绪,说一天也说不完。</P>
摇摇头,这样的逆孙,一个老师绝对不够。</P>
继续道:“陶凯要的。”</P>
朱标心道:“这个行,国子祭酒,名副其实的大儒。”</P>
朱元璋继续道:“宋濂也要的。”</P>
宋濂最了解广州,可以认才施教。</P>
朱标,老学究了,很行。</P>
朱元璋道:“子徽有才智,刚决不可犯,詹同翰林承旨。”</P>
要给朱雄英普及下大明律法。</P>
朱元璋看看朱标道:“这些人怎么样?”</P>
朱标使劲点头:“我看刑,严师出高徒。”</P>
反正老子提心吊胆的几个月,你小子一路跑,老子后面擦一路屁股,死道友不死贫道。</P>
剪完指甲,朱标道:“父皇,我心里也有两个人,不知道父皇舍不舍得。”</P>
朱元璋笑道:“给大孙子做老师,我哪里有这不舍得?”</P>
笑的一点不自然,甚至有点期待。</P>
朱标道:“钦天监叶兑,陈遇。”</P>
陈遇,敬诚先生。</P>
陈遇奇才,朱元璋见了都以先生称之。</P>
世人知道朱升广积粮,缓称王。</P>
而不知陈遇献策每次必胜。</P>
大小事务,朱元璋决定不了,想不明白的事情,最先想到的就是陈遇,一路从南砍到北,陈遇莫大功劳。</P>
这个人很怪。</P>
朱元璋给他什么官,他都不要。</P>
给他儿子做官,他都拒绝了。</P>
并且,朱元璋请他做朱标的老师,他都不肯。</P>
朱元璋眼睛睁的大大的,好半天结巴道:“标儿,你是真敢想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