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回家挨板子(2 / 2)

大明风采 用户34418841 1290 字 10个月前

朱元璋琢磨开了,请不到陈遇,那么能不能请到另一个人呢?</P>

天下人只知道刘伯温算无遗策,却不知大明还有两个人的才智绝对不在刘伯温之下,一个是陈遇,另一个就是叶兑。</P>

被文人称之为,四梅先生。</P>

叶兑更加淡泊名利。</P>

不争名,不斗艳,孤芳自赏,天下奇人。</P>

在老家教村里孩子读书。</P>

还有一道一仙,道为铁冠子,仙为周颠。</P>

这两个云游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P>

但是钦天监一直有他们的名字,朱元璋到死念念不忘。</P>

请他们是没门,不过怎么能请动四梅先生叶兑呢?</P>

这是一个难题。</P>

朱元璋什么话也没说,踢打着布鞋,背着手走了。</P>

朱标眼巴巴的看着朱元璋走远。</P>

能不能行你倒是说句话啊?</P>

第二天早朝,朱标看到了几个熟面孔,苏州返回的戴元礼和徐达,广州,广西回来的汤和邓俞。</P>

还有宋濂,和李善长。</P>

夏元吉。</P>

涂节,陈宁已经被羁押,至于最后九族消消乐,还是三族消消乐,那要看朱元璋的心情了。</P>

在望望换了一遍的朝堂大臣,奉天殿空了一半。</P>

好像不那么挤,也挺好。</P>

朱标想起朱元璋的话,当官就像割韭菜,一茬一茬的多的是。</P>

朱标坐好身子,尽量舒服点。</P>

朱元璋看一眼东倒西歪的朱标道:“标儿,你是骑马还是跑步?”</P>

朱标打个哆嗦,急忙坐好。</P>

为了训练朱标的身体,朱元璋骑马,朱标后面跑,这几天已经增加到两公里了。</P>

朱标感觉自己的肺都要喘出来了。</P>

宋濂汇报了广东的所见所闻,陈宁那点破事,一句也不敢提。</P>

朝堂之上静悄悄的,都在琢磨可行性。</P>

按察使子晟道:“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P>

朱元璋就知道安生了不,声音非常洪亮:“子晟爱卿要参何人啊?”</P>

子晟道:“启禀陛下,臣发现有大船宁波蹬港,向福建,漳州,泉州,兴化,福州,福宁五州。</P>

浙江温州,台州,宁波三洲贩卖铁器农具,大小铁制商品,实为走私,请朝廷彻查。”</P>

朱元璋微微愣神,直接怀疑是不是听错了,大明朝什么时候买过别人的铁器?都是大明往外走私铁器好不好。</P>

朱元璋不相信,又确认一遍。</P>

监察使子晟言辞灼灼。</P>

朱元璋摸摸胡子,看一眼朱标,朱标端坐,眉毛微微跳动。</P>

朱元璋立马琢磨开了,莫非朱标知道?</P>

知子莫若父,朱标那点小动作怎么能瞒得了朱元璋?</P>

朱元璋一点都不傻,朱标别说挑眉毛,撅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P>

朱元璋心里顿时就不舒服了,看向督察院左都督御史安然,右都督御史吴伯仲。</P>

朱元璋道:“两位爱卿可有奏报?”</P>

安然走了一步行礼:“是有耳闻,并不确定,督察院已经派人去查了。”</P>

朱元璋不大高兴:“谁去的?”</P>

其实这句话不该问,谁去查案,安然把名字一说不是暴露了吗?</P>

安然也是一愣,张张嘴还是回答道:“监察史邓士元。”</P>

朱元璋不知道是哭还是笑,看来查不出来什么结果了。</P>

其实朱元璋问,就是提醒朱标,别太过分,老子替你把名字问出来,你耗子尾汁。</P>

朱标和朱雄英合伙走私,这事算是被朱元璋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