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提审云奇,门也没有,就是去问云奇当时的情况,也要朱元璋点头。</P>
陛下已经说了,云奇被打军棍,云奇的事情结束了。</P>
现在大理寺根据这份口供,要定凶手王灵儿的罪,虽然王灵儿死了。</P>
怎么定?谋杀当朝太子殿下,诛三族?九族?</P>
就算定诛九族,朝廷大臣也不会同意,能够把大理寺掀了。</P>
钢针怎么来的,药片怎么做的,朱标的药谁给的,王灵儿杀太子的动机是什么?目的何在?</P>
不说清楚,只要大明邸报露出来一丝风,大明希望大学的学生们,能先把大理寺砸了。</P>
杨靖裂着嘴,半天才道:“陛下,臣看王灵儿这份口供,疑点重重,这案子还要查,不知陛下是明查还是暗访?”</P>
杨靖需要一个指示,朱元璋态度很重要。</P>
朱元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道:“咱是皇帝,皇帝也不能当律法为儿戏,该怎么查就怎么查!”</P>
杨靖要哭了。</P>
大理寺审案,每一个案件都是公开的,只有公开才有监督力。</P>
太子殿下的案子,朱元璋并不打算隐瞒下来。</P>
杨靖能够想象到,一旦公开,这背后的汹涌的力量有多大。</P>
杨靖背后冒汗。</P>
杨靖都不知道是怎么离开的乾清宫,他想象不到,这个案子怎么结束。</P>
大明邸报,头版头条,黑色标题:“大明王朝至暗时刻,未来储君被刺杀,生死未卜,是预谋还是王朝颠覆!”</P>
大明邸报说了整个案子的经过,唯独没有说朱标救没救下来。</P>
生死未卜。</P>
闹事的大明百姓好像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大明邸报,所有人的心思都看向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锦衣卫。</P>
每一个大明百姓,都在想谁会刺杀他们的好太子殿下!</P>
这些年,太子殿下为大明鞠躬尽瘁,办邸报,办商贸,办科技,开作坊,杀贪官污吏,办学府,办医学院,赈灾,挖河,铺路架桥,分田地,打土豪,普及教育,普及医疗,看病不花钱。</P>
每一样都把百姓放到心里,给百姓分乡长,分里长,分化肥,分耕牛,分铁犁。</P>
派人教百姓种地,种菜,种桑,种棉,提高百姓收入。</P>
百姓见了当官的不磕头,百姓也可以监督官员好不好。</P>
然而他们的未来皇帝被刺杀了,这是动了谁的利益?这是不想让百姓好,不想让他们未来的王好。</P>
不能忍!</P>
谁是凶手?</P>
只要能够想到了,能够怀疑的,那就写信,送驿站投稿大明邸报。</P>
投稿被采用,刊登之后,不但有奖金,更是在全天下露了脸了。</P>
写诗词文章不是只有高启可以,现在涌现出很多优秀文章。</P>
我们从来不缺人才,只缺伯乐。</P>
也许有时候不理解文字的力量,其实它是思想的载体。</P>
世界上最残酷的武器。</P>
它能改变一个民族的文明,能改写一个民族传承。</P>
比如现在的我们,已经被改的非常有特色。</P>
悄无声息中,有些东西被磨灭,再也唤不醒。</P>
朱元璋在大明邸报翻阅信件,因为这些信件都是百姓邮寄给朱元璋的。</P>
也是朱元璋第二个情报机构,朱元璋的口舌。</P>
拆开一封。</P>
我觉得是刑部侍郎顾礼有大问题,几次起落,最后被贬,一定怀恨在心,陛下,草民一看他就不是好人。</P>
朱元璋摇摇头,我看你不是好人,咱没几个大臣了,顾礼都辞官了,你们就放过他吧。</P>
再拆一封,陛下,俺们县令多次扬言,说太子有问题,说太子殿下教出来的学生个个无法无天,唯恐天下不乱。</P>
朱元璋点点头,这个要查下,给希望大学的学子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