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和西夏占据的西北州县都是汉唐旧疆,两国相比起来,明显西夏国力要弱的多。学习考试讲究先易后难,收复故土也是一样的道理,神宗的战略意图里,消灭西夏、收复西北国土是第一个里程碑。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陕西边境基层官员王韶的上梳《平戎策》引起了神宗的注意。
王韶根据自己在陕西的实地考察,在《平戎策》里提出,西夏近年来屡屡侵扰南侧吐蕃诸部,这些吐蕃小部落居住分散,实力弱小,一旦被西夏控制将从西直接攻击陕西州县。而这些吐蕃部落控制的河州(今宁夏临夏县)、湟州(今青海海东市)水草丰美,是战马的重要产地。朝廷如果出兵攻占,一方面可以开垦农田饲养马匹,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战略价值;另一方面还能对西夏采取包围之势,从东侧南侧和西南三个方向合围西夏。
神宗心动了,西夏王朝从李元昊立国以来经历了三代皇帝,当时是年仅七岁的小皇帝李秉常在位,母亲梁太后摄政。西夏虽大,但多数国土是大漠戈壁,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却集中在与北宋接壤的夏州银州凉州几个州县,西夏如果出兵占据河湟,就可以直接向东攻打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北宋如果占据河湟,就可以向东北攻打凉州。
凉州是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市,凉州一旦陷落,西夏在河西走廊以西的所有城池将失去仰仗,失去半壁江山。到时候仅仅剩下李继迁起家的定难五州,消灭起来就容易多了。
《平戎策》上梳不久后,王韶接到了朝廷的敕令要他进京面圣,在开封,他见到了神宗和王安石,并将自己的战略思想详细的介绍了一番,得到了两人的认可,在王安石的安排下,王韶出任秦凤路经略。
秦凤路是北宋陕西地区最西侧的一路,北边是西夏,西边是吐蕃,王韶来到秦凤路,开始实施他的战略。
王韶虽然对军事战略分析的鞭辟入里,但其实并不是职业军人,而是个实实在在的文官。仁宗嘉佑二年,二十七岁的王韶进士及第,到江西一带任职主簿、参军等职务,基层三年任职期满之后参加制科考试失败,王韶没有等待朝廷给他任命其他地方官职,而是独自上路到陕西边境考察国防去了。
幸运的王韶凭借着自己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对边境形势准确的分析赢得了王安石和神宗的支持,王韶到了秦凤路之后没有一上来就开打,而是先搞城防,把边境的渭州荆州两座城加固增兵,招降边境的吐蕃难民。
王韶的做法很快引起了当地官员的反对,秦州知州李师中就直接上梳朝廷,说王韶大兴工事劳民伤财,希望朝廷能尽快阻止。
朝廷确实很快,诏令李师中调任舒州。
李师中走了之后秦州来了一名新知州叫窦舜卿,窦知州到任没多久上梳弹劾王韶,说王韶执行方田均税法时候存在舞弊情况。
奏疏报上去,朝廷诏书依然很快,贬谪窦舜卿到其他州任职。
王安石用实施行动告诉王韶,朝廷对你的战略规划非常信任,不需要有什么后顾之忧。
在王安石的支持下,王韶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征讨的第一个对象是吐蕃俞龙珂部。熙宁四年八月,王韶率贴身护卫到俞龙珂营地单刀赴会,向俞龙珂陈述了北宋的战略思想,劝俞龙珂加入自己,共同对付西夏。
吐蕃诸部几十年来被西夏打的流离失所,很多部落早就厌倦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听到王韶的一番话,俞龙珂表示非常认可,跟王韶彻夜长谈,第二天号令全部落,部族共计12万余人跟随王韶一起到秦州内附,做大宋子民。
古代社会人口就是最大的财富,王韶不战而屈人之兵,还给国家增加了这么多人口,并非仅仅依靠个人魅力,与北宋的国际形象是分不开的。
俞龙珂内附时提了个要求,说自己部族老早就听说御史中丞包拯大人的名字了,崇拜已久,请朝廷赐给部族姓包。神宗十分感动,准奏,给俞龙珂赐名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