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2 / 2)

朱桓此役大获全胜,缴获了无数敌军的旌旗、武器和战马。</P>

紧接着,曹仁领兵赶到,却遭遇从羡溪杀出的吴军,结果惨败而退,灰溜溜地回去找魏王报告失败的消息。</P>

曹丕一听,吓得脸色发白。</P>

正在讨论对策之际,又接到探马急报:</P>

曹真和夏侯尚围攻南郡,结果被陆逊设伏于城内,诸葛瑾埋伏在外,两下夹击,一败涂地。</P>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又有消息说曹休也被吕范给打败了。</P>

曹丕听闻三路兵马均遭挫败,不禁感慨万千:</P>

“朕不听贾诩、刘晔的忠告,果然招致如此惨重的损失。”</P>

正巧那夏季炎热异常,瘟疫肆虐,步兵骑兵死了六七成,只得无奈撤军回洛阳。</P>

自此之后,吴与魏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两国的不和也就不言而喻了。</P>

在永安宫,先主不幸染上了一场病,情况日益恶化。</P>

到了章武三年炎炎夏日的四月,先主感到病情蔓延至四肢,加之思念关公、张飞两位弟弟,病情更是雪上加霜。</P>

他两眼模糊,对侍从们的出现感到厌烦,便喝令他们退下,独自躺在龙榻上。</P>

忽然间,一阵阴风吹过,灯光忽明忽暗。</P>

在摇曳的灯影中,竟有两人静静站立。</P>

先主不悦地说:“我心烦意乱,让你们退下,怎么又回来了?”</P>

尽管怒斥,那两人却纹丝不动。</P>

先主起身一看,上面是云长,下面是翼德。</P>

先主惊讶地问:“二位弟弟,难道你们还活着?”</P>

云长回答说:“我们已经不是人了,现在是幽灵。因为我们生前忠于信义,天帝封我们为神。大哥,咱们兄弟团聚的日子不远了。”</P>

先主紧握他们的手,大哭起来,然后突然惊醒,两位弟弟已消失无踪。</P>

先主立刻叫来随从询问时间,原来是深夜三更。</P>

先主叹息道:“我离世的日子恐怕不多了!”</P>

于是急忙派人前往成都,连夜召见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人,前来永安宫接受遗命。</P>

孔明和其他人带着先主的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到永安宫谒见皇帝,留下太子刘禅守护成都。</P>

且说孔明踏进永安宫,瞥见先主病重如山倒,急忙跪拜于龙榻边。</P>

先主传旨,邀孔明坐于龙榻旁,拍着他的背说:</P>

“我自从有了丞相,幸运地成就了帝业。怎料到智识浅薄,不听丞相的忠言,自找败路,悔恨成疾,命悬一线。嗣子懦弱,不得不将重任托付给你。”</P>

话音刚落,泪水已经沾满了脸庞。孔明也泪流满面地说:“愿陛下保重龙体,以不负天下人的期盼。”</P>

先主环视四周,瞥见马良的弟弟马谡在旁,便让他暂且退下。</P>

马谡退出后,先主问孔明:“丞相觉得马谡的才华如何?”</P>

孔明回答:“他也是当今的杰出人才。”</P>

先主摇头:“不,我看这人,言辞浮夸,不堪大用。丞相要深入观察。”</P>

吩咐完毕,召见诸位大臣入殿,拿起纸笔写下遗诏,交给孔明,叹息道:</P>

“我不读书,只知大概。圣人曾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本想与你们一同消灭曹贼,振兴汉室,不料中途离别。望丞相将诏书交给太子刘禅,别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凡事还请丞相多加指导。”</P>

孔明等人泪流满面,拜倒在地:“愿陛下养好龙体,我们愿尽犬马之劳,来报答陛下的厚恩。”</P>

先主让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抹泪,一手紧握他的手,说:</P>

“我现在要离世了,有几句真心话要对你说。”</P>

孔明:“有何圣训?”</P>

先主含泪道:“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定能安邦定国,最终完成大业。如果嗣子值得辅佐就辅之,如果不肖,你便可自立为成都之主。”</P>

孔明听后,汗如雨下,手足无措,泣拜于地说:</P>

“我怎敢不竭尽全力,忠诚至死!”</P>

说罢,磕头至血流满面。</P>

先主又请孔明坐在榻上,叫来鲁王刘永、梁王刘理,吩咐道:</P>

“记住我的话:我去世后,你兄弟三人,都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不可怠慢。”</P>

说完,让两位王子向孔明行礼。二王行完礼后,孔明道:</P>

“我纵使肝脑涂地,怎能回报这份知遇之恩!”</P>

先主对众官说:“我已将孤托付给丞相,令嗣子视如父君。各位都不得怠慢,以免辜负我的希望。”</P>

又嘱咐赵云:“我与你同甘共苦到现在,没想到会在这里分别。你要记住我们的旧情,时刻关照我的儿子,不要违背我的话。”</P>

赵云泪眼婆娑地拜道:“我岂敢不效犬马之劳!”</P>

先主再对众官说:“各位官员,我不能一一嘱咐,希望大家各自保重。”</P>

说完这番话,驾崩,享年六十三岁。</P>

那是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的事。后来杜甫有诗叹曰:</P>

蜀主窥吴奔三峡,逝年亦在永安宫。</P>

翠华遥想空山外,玉殿荡然野寺中。</P>

古庙杉松鹤筑巢,岁时村翁祭祀忙。</P>

武侯祠屋长相依,君臣一体共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