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哥哥体谅,只是你在前朝忙得焦头烂额,我却在后宫无所事事,真儿心里惭愧。”</P>
“那些事你又帮不上忙,只需放宽心,在宫里读书,写字,作画就行。”皇上说。</P>
“我虽说在这深宫,也听说过宫外的事,心里也焦躁,孟哥哥,那宋国蚕食好多邻国的土地,该不会把眼光盯住我们蜀国吧?”</P>
“宋国的皇帝野心勃勃,想一统天下,只是还须我大蜀同意。”皇上说:“你放心,我蜀国有30万大军,将士和官员上下同心,他若主动来攻,必将自取灭亡。”</P>
“皇上有此心,真儿就放心了,谁为大将,统领大军?”费真问。</P>
“王朝义,此人有智有谋,是难得的将才。”皇上回答。</P>
“皇上,依真儿看来,王朝义有名无实,乃夸夸其谈之辈,不如高彦俦,此人才是智勇双全的猛将,忠心耿耿的贤臣……”</P>
“哎,你不要说了,前朝那些人,谁忠谁贤谁愚,朕比你清楚。”许是连日劳累,皇上急不耐烦地打断费真的话。</P>
“好,孟哥哥,早些睡吧。”</P>
两人倒在床上,皇上一下子就呼呼入睡,费真看见皇上憔悴的脸,心痛不已,皇上欲保住蜀国,病急乱投医,亲近王朝义,而朝中的大臣大都被外界的传言吓破了胆,无良计呈上,唯有王朝义投皇上所好,在他面前夸大国力,让皇上相信,有能力与强大的宋国拼一死战,从而获得生机。</P>
“打仗靠国力不假,主要还是要靠人,靠众多的将才,带领士兵攻城略地,放眼蜀国的将军,如今能率领军队上战场的,唯有高彦俦……”费真睁着眼睛想了一夜。</P>
(四)</P>
次日一早,费真起床服侍皇上洗漱更衣,一边用早膳,一边给皇上建议:“中原的皇位,更换频繁,探其根源,他们从不居安思危,从未做两手打算。”</P>
“哦,何以见得?”皇上问。</P>
“就说你的舅舅们,一坐上皇位,就忘了创业的艰难,骄奢淫逸起来,乱杀功臣,逼得下属造反,见下属造反了,又不做好失败的准备,不给自己和子嗣留后路,敌人杀进宫,便把自己和子孙们,聚在一起,自焚了事。”</P>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死多容易呀!他们不知道,对敌人最大的打击,就是好好地活着,活得比他们久。”费真说。</P>
“朕懂了,真儿想让朕做两手打算,是否?”皇上问。</P>
“正是此意”。</P>
“行,朕准了,这事交与你办。”皇上笑道:“你可是朕的智囊,不过,行事要谨慎,莫要引起恐慌。”</P>
“皇上放心,我想去一趟藏区,日后,若撤退,藏地是最安全的。”费真回答。</P>
“朕近段时间忙得像陀螺,不能陪你去,朕给你加派人手吧。”皇上停箸说。</P>
“不用,我把丹珠兄叫去,叫上徐敢和崔浩就行。”费真回答:“此事需保密,人多了反而不好。”</P>
“行,你自己决定。”皇上说:“要快去快回,常写信回来,让景儿跟着你吧,他武功也不错。”</P>
“正有此意”,费真说。</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