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彩色报纸(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1943 字 10个月前

寒风阵阵,飒飒作响,席卷天地。</P>

虽如此,对于京城三十六坊而言,每一日的辰时初,都是一日最为复苏的日子。</P>

坊里的要道大部分都修缮了,凸凹不平变得平坦,再加上一个个如厕之地的有序分部,街道都变得洁净不少。</P>

此般,带来一个后果就是坊市街道两侧的小吃摊子多了起来,因为很适合摆摊。</P>

小吃摊子多了起来,用餐的人也多了起来,往来之人也多了起来,施施然,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P>

“卖报!”</P>

“卖报!”</P>

“京城日报!”</P>

“……”</P>

不一会儿,一如往日的卖报少年人吆喝着走进,腰间挎着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厚厚的京城日报。</P>

手中还扬起一份。</P>

“来一份!”</P>

“来一份,昨儿正看到一灯大师的章节,直接断掉了,还真是……令人心中痒痒的。”</P>

“赶紧的,来一份!”</P>

“过来,大爷我要一份!”</P>

“……”</P>

熟悉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P>

大早上的,在小吃摊上随意吃点东西,然后再花两文钱买一份京城日报,这日子……极好。</P>

“大爷们。”</P>

“从今天开始,京城日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往日里的黑白版面内容,另一个是彩色的内容版面。”</P>

“内容上都差不多,彩色刻印的京城日报多了一些图画。”</P>

“黑白的两文钱一份,彩色的五文钱一份!”</P>

“大爷们,你们要哪一种?”</P>

卖报少年人没有着急卖报,京城日报已经刻印一个月了,今天是腊月初一。</P>

又有了变化。</P>

报纸有彩色的了。</P>

一眼看上去……色彩比较好看,还有一些图画。</P>

还是先给这里的各位大爷介绍介绍再说,从利润来看,卖彩色报纸的利润更大。</P>

不过,想来还是两文钱卖的好。</P>

因为内容都是一样的,彩色也就多一些图画而已。</P>

“嗯?”</P>

“彩色的京城日报?”</P>

“彩色的报纸?”</P>

“小孩,拿过来给大爷看看彩色报纸是什么样子的?”</P>

“五文钱一份,还真不便宜!”</P>

“先看看值不值!”</P>

“内容一样,彩色多一些图画?”</P>

顿然。</P>

引起在场有心购买报纸之人的诧异,报纸还不一样了?</P>

黑白版面的?</P>

彩色版面的?</P>

距离卖报少年人较劲的,隐约一览那份彩色报纸的彩色色泽,直接便是有人伸手。</P>

“好咧,大爷,您先瞧瞧。”</P>

卖报少年人忙将手中的彩色报纸递过去。</P>

“哦?”</P>

“果然是彩色的,连京城日报四个字都变成彩色的,许多地方都是彩色的。”</P>

“刻印这样的彩色报纸……耗费的成本不低吧。”</P>

“图画?”</P>

“还真有……小说文字里面也有?”</P>

“这就是一灯大师?”</P>

“还有他的四位弟子?”</P>

“一阳指!”</P>

“有点意思,小说文字的图画还真不少,彩色的报纸……怪不得要五文钱一份,成本不会低的。”</P>

“小孩,这份大爷要了。”</P>

“大爷不差三文钱,这份彩色报纸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了。”</P>

那正在喝豆花的年轻男子接过一份彩色报纸,快速翻阅了一下,大致版面还是那些。</P>

内容上不好说和黑白是否一样,既然小孩说一样,应该差不了,就是色彩上……的确好看。</P>

脑海中对比自己一个月来所看的黑白色泽京城日报,再看一看手中的彩色报纸。</P>

得。</P>

自己差那三文钱?</P>

不差。</P>

就它了。</P>

“好咧,大爷!”</P>

卖报少年人欢喜,伸手接过大爷递过来的五文钱,连忙放进兜里,这个开门红好。</P>

是一个好兆头。</P>

“彩色报纸?”</P>

“小孩,大爷我也瞧瞧彩色的报纸是什么样。”</P>

“也给我来一份彩色的报纸瞧瞧。”</P>

“五文钱一份彩色报纸,内容都一样,是不是有点贵了,我去百草味吃点东西,也就六文钱,还能吃肉和鸡蛋。”</P>

“……”</P>

“……”</P>

卖报少年人不语,只是笑着将手中彩色报纸和黑白报纸递过去,也不敢递出去太多。</P>

那是需要本钱的。</P>

“……”</P>

“内容上,果然都差不多,也就多了一点点图画,得,老子银子不多,还是要黑白的吧。”</P>

“买两份彩色报纸,都够买五份黑白报纸了,我还是要黑白报纸吧。“</P>

“来一份黑白报纸。”</P>

“黑白的,两文钱的那种!”</P>

“……”</P>

卖报少年人只是不住含笑卖报,无论选择彩色还是黑白,和自己关系不大。</P>

而结果也如自己所料,这一片的小吃摊子,彩色报纸卖不出不到十份,而黑白报纸卖出了近四十份。</P>

幸好自己彩色报纸进的不多,明儿该进多少货心中就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