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云之上的黄鹤,不正是要跟着仙人前往天界吗?</P>
而留下来的黄鹤楼,哪怕不能够跟着仙人去往天界。</P>
但也正因为如此,留在凡间的黄鹤楼,这才是那么的尊贵。</P>
用时4个小时,江宁将这一幅白云黄鹤图画完。</P>
正当大家以为,江宁就此收工时。</P>
却发现,江宁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又是沾好了墨水。</P>
不对。</P>
这一次江宁沾的并不是墨水,而是金色的墨汁。</P>
并且。</P>
江宁又让工作人员将架子搭到1楼的两根大柱之上。</P>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P>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P>
一挥而就。</P>
两根大柱之上,留下了江宁所写的一幅对联。</P>
……</P>
“走,我们去二楼。”</P>
第一楼搞定之后,江宁仍没有停下。</P>
而江宁的直播间,这时已经超过百万。</P>
甚至。</P>
在这个直播间里,有人就是看了江宁好几个小时,一刻也不愿意离去。</P>
对于他们来说。</P>
他们感觉。</P>
今天他们不仅仅欣赏到的是黄鹤楼的风采。</P>
他们更欣赏到了属于江宁的风采。</P>
或者对于他们来说。</P>
对于江宁,哪怕之前大家对于他无比的了解。</P>
但每次江宁展现的,众人都发现,大家对于他了解的实在是太少。</P>
“各位,大家看这里。”</P>
带着众人,江宁来到了二楼。</P>
在黄鹤楼内部的第二楼,映入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巍峨的年轻帝皇铜像,他举着酒杯,正在犒劳三军。</P>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P>
没错。</P>
这人。</P>
正是吴国掌控者孙权。</P>
也是辛弃疾崇拜的对像。</P>
而在黄鹤楼里为什么会有孙权的铜像。</P>
其实呢,在三国时期。</P>
黄鹤楼就是吴国的一处军事了望点。</P>
因为这里位置比较高,很适合在这里观察前方的敌情。</P>
“这个是孙权,那么,这一个就是周瑜了。”</P>
江宁介绍了孙权之后。</P>
那么。</P>
第二个铜像,则不需要江宁介绍了。</P>
不少人一猜,就猜出了,这个就是周瑜。</P>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
如果是平时。</P>
说到一些历史人物,大家肯定没有这么多感慨。</P>
一个是大家对于历史所学不多。</P>
想感慨也感慨不来。</P>
另一个。</P>
就算是有的一些专门研究历史的朋友。</P>
他们可能也觉得某个将军,某个帝皇很牛逼。</P>
可没有合适的词句,也很难一下子用一两句话感慨两人的功绩。</P>
但孙权,周瑜……恰恰可以。</P>
但这恰恰可以不是因为别的,恰恰是因为之前江宁。</P>
在江宁讲苏轼的时候,所以有了一首赤壁怀古。</P>
在江宁讲辛弃疾的时候,有了他所写的千古经典永遇乐。</P>
所以。</P>
当江宁带着大家来到黄鹤楼第二层。</P>
江宁几乎没有怎么说话,一阵无比苍茫的气势便扑面而来。</P>
那么。</P>
这个时候你又联想到现在的黄鹤楼。</P>
还有江宁在黄鹤楼第一层大柱之上留下来的一幅对联。</P>
自然而然间。</P>
黄鹤楼亦跟着孙权,跟着周瑜一样,拥有了三国各路英雄争战的人文底蕴。</P>
“漂亮。”</P>
情不自禁,跟着江宁的一众游客,他便喝起了彩。</P>
这实在是干得太漂亮了。</P>
江宁只是随便做出了几个改变,黄鹤楼便在人们心中,变得无比的厚重了起来。</P>
这种厚重与那些网红景点不一样。</P>
那些网红景点有的时候哪怕再火,他可能就火一天两天。</P>
过了这一个风头,你不会再想到什么。</P>
可是。</P>
这一些厚重汇聚到黄鹤楼这里,那么,他一年,两年,十年,甚至是百年,都可能不会改变。</P>
甚至。</P>
随着年月的推去,这更是增加了他的厚重感。</P>
而这一切,都是出至江宁之手。</P>
……</P>
“好啦,大家看着我干什么?”</P>
“二楼大家参观的怎么样了,如果参观好了,我们去三楼。”</P>
带着大家,江宁又来到了三楼。</P>
相比之一楼与二楼,三楼相对比较单调。</P>
原本这楼放的是一些文物字画。</P>
但后来江宁让人给撤了。</P>
虽然这一些文物字画也确实值钱,但说真的,这一些真与黄鹤楼没有多大关系。</P>
所以暂时这里就比较空。</P>
只是虽然比较空,但江宁却带着大家来到了窗前:“大家看,这里风景多好。”</P>
黄鹤楼外面,就是长江大桥。</P>
武汉长江大桥是国内第一座公路与铁路用桥,他是WH市的地理标志,也被称之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拿气势上来说,黄鹤楼就在武汉长江大桥之上,气势比之滕王阁,岳阳楼更为磅礴。</P>
不过,江宁带着大家可不是为了看长江大桥,江宁继续说道:“据说,在唐朝,有一位叫做崔颢的诗人。他出身于名门,但他仕途却并不顺利,有记载以来只是当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官。同时,他在仕途上面也没有做出过太多的贡献。甚至,还有人批评崔颢,说他比较迷恋女色。甚至,还评价他年轻时候写的诗词太过于艳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曾经到过黄鹤楼。”</P>
“当然,像崔颢这样的人到过黄鹤楼,因为他没多大的名气,死后也没多大的名气。所以,关于他到不到过黄鹤楼,外界并不是十分感兴趣。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崔颢来到黄鹤楼之后,却是为黄鹤楼题了一首千古名诗。”</P>
“千古名诗?”</P>
众人有些惊讶,问道。</P>
“对。”</P>
江宁点了点头,然后从怀里拿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唐诗三百首》。”</P>
这不是这个世界出版的作品。</P>
这是江宁自己编的。</P>
没办法。</P>
不是这个世界编不出来。</P>
实在是《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收集类的作品,是在前世清代时期,这才编写出来的。</P>
也就是说。</P>
虽然这个世界也有像唐诗三百首一样的收集唐诗一类的作品。</P>
但他们的名字并不是叫唐诗三百首。</P>
江宁查了一下,他们名字普遍叫做唐诗大全,唐诗精选,唐诗目录……等等。</P>
无疑。</P>
江宁的《唐诗三百首》一出,众人便感觉眼前一亮。</P>
至少。</P>
这个名字不仅让人很快能记住,同时也如唐诗一样,那么的赋有诗意。</P>
“唐诗三百首,这部作品一共搜集了313首唐诗,并且还将他进行了归类。崔颢的这一首诗,则被放在《唐诗三百首》,律诗之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