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与普通的古诗,绝句不一样。</P>
律诗不仅仅是诗,同时,他对于格律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要求。</P>
所以虽然很多人写过诗,但不一定是律诗。</P>
也因为律诗对于格律方面比较高的要求,所以,这也比较考验作者的功力。</P>
这不仅要诗写得好,而且还要格律上符合。</P>
所以前世写得好的律诗,或者是比较知名的律诗并不是特别多。</P>
同样。</P>
前世对于律诗之首,也一直存在争议。</P>
其实这方面,真要细说,并没有太大的争议。</P>
因为之前不少人将律诗之最与律诗之首混在了一起。</P>
一般认为。</P>
律诗之最是杜甫的《登高》。</P>
而律诗之首,则是崔颢的《黄鹤楼》。</P>
当然。</P>
这里的之首并不代表最为利害。</P>
这有一些像全真七子一样。</P>
全真七子当中的大师兄,并不是实力最强的。</P>
反倒是排在第二的丘处机,武功才最厉害。</P>
崔颢的《黄鹤楼》,正是被《唐诗三百首》这部作品,放在律诗之首位。</P>
之首。</P>
也就是说,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律诗。</P>
也因为他具有代表性。</P>
历来一众名家读到这一首诗,都是无比的佩服。</P>
当然。</P>
江宁在这里不是与大家研究律诗的格律的。</P>
江宁继续说道:“这一位在唐朝时期默默无闻的诗人崔颢,他来到黄鹤楼的时候,也学着古人一样,挥笔而就。于是,他便写了一首与黄鹤楼的同名诗《黄鹤楼》。”</P>
“江宁老师,黄鹤楼这首诗,我们好像没听过啊。”</P>
“没事,到时候我将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一首《黄鹤楼》。”</P>
江宁没有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这一首经典之作,他带着大家继续眺望远方:“前方大家知道是哪里吗?”</P>
“好像是喻家山。”</P>
一位武汉本地的游客向江宁说道。</P>
“对,喻家山是武汉第一峰,再看那边。”</P>
“前面是梅子山。”</P>
“不错。”</P>
江宁点头:“而我们所在的地方,有人知道是在什么山上吗?”</P>
“蛇山。”</P>
“是的,正是蛇山。”</P>
江宁朝着那位本地人竖了一个大拇指:“如果我们从高处看,或许我们会看到,喻家山与蛇山,以及梅子山连在一起,有一些像龙的图案。喻家山是龙头,梅子山则是龙尾。而蛇山,正是龙腰。”</P>
“啊……”</P>
众人一愣。</P>
没想到。</P>
江宁在讲黄鹤楼的时候,竟然搬出了风水知识。</P>
虽然这风水大家都是不懂。</P>
可是。</P>
这风水自古大家都很相信。</P>
不说江宁是风水大师。</P>
哪怕江宁对于风水不太了解,但说到龙脉一词,众人亦是兴奋不已。</P>
“难怪黄鹤楼会建在这,原来这是龙腰之上啊。”</P>
“没想到,武汉这里竟然有龙脉。”</P>
“看来武汉要兴盛起来了。”</P>
众人有一些激动。</P>
这种东西,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P>
总之,这都预示着这里是福地。</P>
特别是武汉的本地人,此时更是听得心花怒放。</P>
当然。</P>
也有一些不懂什么风水,也不懂龙脉啥的,他们喃喃自语:“龙脉,我怎么看不清楚啊。”</P>
但旁边人却是的提醒他:“你将德高地图拿出来看看。”</P>
“拿地图出来做什么?”</P>
“你将地图缩小,然后再将这几点连起来,你会发现什么。”</P>
“我草……一条龙。”</P>
如果有3D地型山脉图,这看起来就更为真确了。</P>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龙脉可能无法用科学向大家证实。</P>
但是。</P>
在国内一众地型山脉图上,你确实可以看到,有许多弯弯曲曲如龙形一样的图案。</P>
或许,这是巧合。</P>
但是。</P>
当不少人在地形图上看到这一些龙的图案时,仍是将一众看客,给震得有一些不敢相信。</P>
……</P>
“好了。”</P>
龙脉一类的东西,他太过于玄乎。</P>
江宁带着大家来到了黄鹤楼广场。</P>
此时。</P>
整个广场已经人山有海。</P>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此前我讲过一位叫做李白的诗人。”</P>
“记得,当然记得。江宁老师,您终于想要讲李白了吗?”</P>
“嗯,今天顺带着讲一点。”</P>
江宁点头:“李白曾经就来过黄鹤楼,并在黄鹤楼写过不少诗。比如,这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P>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P>
这位孟浩然,也就是李白的偶像。</P>
对。</P>
李白与杜甫一样,都是疯狂的追星族。</P>
杜甫追李白。</P>
而李白追孟浩然。</P>
这一首诗,就是李白年轻时候写过自己偶像孟浩然的。</P>
“李白就是李白。”</P>
“啊啊啊,终于又欣赏到一首李白的诗句了。”</P>
“谪仙人不愧是谪仙人,这首诗绝了。”</P>
对于李白。</P>
因为之前讲到一半,众人对于李白那可是念念不忘。</P>
只是后面一半,江宁一直都没有怎么讲。</P>
而今天。</P>
江宁终于透露了一点消息。</P>
“是啊,李白与其他的诗人不一样。虽然这是一首离别诗,但对于年轻的李白来说,在这一首离别诗里面,我们看不到一片愁容。反而,这样的离别诗还透露出一种欣喜之意。或许,对于李白来说。远方以及未来,都有着无比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他。所以,哪怕这是送别孟浩然,李白亦是无比的洒脱。”</P>
掌声,纷至沓来。</P>
什么叫文化?</P>
文化不就来了吗?</P>
什么叫做底蕴。</P>
底蕴,不就来了吗?</P>
“不过李白虽然有才,但在写黄鹤楼这一块上,他亦是比不上一个人。”</P>
“谁?”</P>
“正是之前我们讲的崔颢。”</P>
黄鹤楼与李白虽然有缘份。</P>
但要说到黄鹤楼,最应该讲的,并不是李白,而是崔颢。</P>
“其实李白不只一次来过黄鹤楼,他还来过多次。还有一次,李白来黄鹤楼的时候,他看到黄鹤楼上题有崔颢的诗。一时心痒难禁,便想与崔颢题的这首诗比上一比。可是,不管李白后面怎么想,他都没能想出比之崔颢更高明之作。最后无奈,李白投笔写了一首打油诗,以此发泄自己的愤怒。”</P>
(</P>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P>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P>
如此打油诗一出,却是瞬间让全场笑尿。</P>
“江宁老师,这真是李白写的诗?”</P>
“确实是。”</P>
“这也太……”</P>
众人忍不住又是笑了起来。</P>
这样的打油诗,简直是大开他们眼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