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黄鹤楼给了你多少钱,我们鹳雀(2 / 2)

他们想不到。</P>

李白竟然因为崔颢的一首诗,竟然有如此令人意外的一面。</P>

不过。</P>

这也能看出崔颢所作诗的经典。</P>

如果不然。</P>

他又怎么可能引得李白这样大失常态呢?</P>

“当然,这是打油诗,当不得李白的水平。不过对于崔颢的那一首诗,李白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更是模仿着崔颢所作试的格式,也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P>

这首诗之前江宁在讲李白的时候讲过。所以,江宁只是一念出这一首诗,大家便比较了解。</P>

但大家没想到的是。</P>

这一首众人认为十分经典的诗作,竟然也是模仿崔颢的诗作。</P>

“江宁老师,您这样说,我们越来越对这个崔颢感兴趣了。”</P>

“嗯,能让李白如此愤怒,甚至还要仿写崔颢的这一篇,相信崔颢的这首诗作,绝对无比之经典。”</P>

“江宁老师,您就别再吊我们胃口了,赶紧与我们分享崔颢这一首诗作吧。”</P>

众人无比的期待。</P>

……</P>

见此。</P>

江宁也不再多说。</P>

点了点头。</P>

随后拿起纸笔,写下崔颢的《黄鹤楼》。</P>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P>

这是第一句。</P>

诗作很好理解。</P>

昔人已乘黄鹤去,这里的昔人,指的就是仙人。</P>

因为之前江宁讲过仙人与黄鹤的故事。</P>

所以。</P>

这首诗的第一句也非常好理解。</P>

仙人与黄鹤都去了天上。</P>

那么。</P>

这里就留下来了一座黄鹤楼。</P>

接着是第二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P>

紧接第一句。</P>

仙人与黄鹤去了天上,就再也不会回来了。</P>

那么。</P>

这里除了黄鹤楼之外,还剩下千年之前留下的白云。</P>

意思也非常简单。</P>

但意思简单,这一首诗却绝非简单。</P>

比如这前面的两句。</P>

一般来说。</P>

作诗比较忌讳用重字。</P>

这里的黄鹤两个字,接二连三出现。</P>

这放在其他诗作上面,那就落了下层。</P>

可是。</P>

在这一首诗里面。</P>

他不但没有落入下层,反而更是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气势,让人读之,无不拍手撑快。</P>

正如一众听客。</P>

哪怕他们并不明白这里面有什么玄妙。</P>

可是。</P>

江宁将前两句写出之后,众人只是读上几遍,便感觉此诗大气非凡,没有任何一点拖泥带水。</P>

读之令有胸襟豪迈。</P>

接着,江宁再次与众人分享。</P>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P>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P>

这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P>

相对于前面两句的让人痛快。</P>

最后两句,反倒是让人觉得忧愁。</P>

但也正是这种优愁变化,却更为体现了这一首诗的艺术手法。</P>

所以历来一众人说到《黄鹤楼》。</P>

之所以大家推崇。</P>

可不是因为这首诗写的是武汉的黄鹤楼。</P>

最大的原因。</P>

那就在于这一首诗的艺术特色。</P>

正如此诗前两句。</P>

前两句看似随口说出,但却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迭出现。但也正是这种打破常规,一下子却让这一首诗,直接高唱入云,成为绝响。</P>

而后两句又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回转,好像重新回到了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状态。加之最后两句中使用的历历,萋萋,悠悠……等词,更是让这一首诗如乐曲一般,让此诗变得赋有节奏,声音铿锵。</P>

正如现在。</P>

当江宁与大家分享完这一首《黄鹤楼》时。</P>

直播间里,有人就情不自禁的说道:“难怪李白碰到这首诗也是甘拜下风,这首诗好厉害。”</P>

“哪里厉害了?”</P>

“我不知道。”</P>

“不知道还说他很厉害。”</P>

“我就是不知道他很厉害,所以才觉得他很厉害。我要是知道他很厉害,我反而不觉得他很厉害了。”</P>

“好吧,你说得对,我也觉得他很厉害。但是,具体他如何的厉害,我也不知道。”</P>

“没事,不要紧,我们又不是研究诗歌的。这种东西,让别人去研究就可以了。反正我们知道,这首诗很经典就是了。”</P>

“哈哈哈,说得好。”</P>

……</P>

“兄弟们,有人去黄鹤楼的吗?”</P>

“必需的,我现在就在。”</P>

“我靠,这么快。”</P>

“当然,不这么快没票了,你赶紧来吧,我估计着用不了多久,就没票了。”</P>

一首崔颢的黄鹤楼,却是让黄鹤楼声名大振。</P>

不仅如此。</P>

此前武省一直打造的黄鹤楼香烟品牌,这时亦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P>

这不。</P>

原本黄鹤楼只能卖卖武省地区。</P>

受此影响。</P>

黄鹤楼亦开始销往了全国。</P>

当然。</P>

这都不是江宁的事了。</P>

只是。</P>

让江宁不知道的是。</P>

他前脚刚离开黄鹤楼,又一大名楼负责人找到了江宁。</P>

“江宁老师,能不能来一趟我们鹳雀楼。”</P>

“鹳雀楼?”</P>

“是啊,鹳雀楼可是四大名楼之一啊,论名气与地位,只在三大名楼之下。”</P>

“这个……这位朋友,暂时没有时间去鹳雀楼。”</P>

“江宁老师,您这是看不起我们鹳雀楼?”</P>

“误会。”</P>

“还是觉得我们鹳雀楼没有黄鹤楼有钱?”</P>

“真是误会。”</P>

“江宁老师,黄鹤楼给你们多少钱,我们鹳雀楼给你10倍。”</P>

“真的?”</P>

“噗嗤……江宁老师,你别告诉我,你准备去鹳雀楼,又不来我们西安了。”</P>

正感兴趣之时。</P>

此前一众等着江宁前来西安的朋友,这下子不乐意了。</P>

“江宁老师,您不能这样吧。”</P>

“江宁老师,说好的来西安的。”</P>

“鹳雀楼的滚蛋,当我们西安没钱吗?”</P>

“江宁老师,赶紧来西安。只要你来了西安,秦始皇的兵马俑,我们都卖给您。”</P>

“对,我就是秦始皇,打钱。”</P>

“我……”</P>

江宁哭笑不得。</P>

“行吧,各位兄弟,这次我打定主意去西安啦,你们就别拉我去别的地方了。”</P>

拒绝了鹳雀楼的邀请。</P>

江宁这次直奔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