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朱棣悟了:原来苏先生是想让俺……(1 / 2)

“二、纵容贪官污吏,加剧社会矛盾”</P>

“乾隆在位期间,虽然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一定的打击和惩治,但总体上仍然纵容了这种现象的存在。</P>

尤其是晚年时期,</P>

他更是任用了众多贪官污吏,例如巨贪和珅等人。”</P>

“和珅本是一名普通的官学生,</P>

他虽学识不深,却拥有俊美的面容和非凡的记忆力。</P>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P>

和珅由于应对称旨,而得到乾隆帝的赏识和青睐。</P>

此后,</P>

和珅的仕途便一帆风顺,青云直上,</P>

短短几年时间,便迅速攀升至户部尚书、大学士,乃至军机大臣等高位。”</P>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P>

和珅不仅掌控了朝廷大权,</P>

还通过门生故吏遍布内外官职,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络。</P>

这种局面导致贪污之风愈演愈烈,</P>

外有贪婪的地方官员,</P>

内有聚敛财富的朝臣,</P>

他们相互勾结,贪腐之风愈演愈烈。</P>

事实上,</P>

乾隆后期发生的许多重大贪污案件,</P>

如国泰、王亶望、陈辉祖等案,都与和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

尽管他并未被最终揭露,但其在背后的影子却清晰可见。”</P>

“晚年乾隆对这些奸臣和贪官的纵容,</P>

使得以和珅为首的政治集团,不仅牢牢控制了朝政和外省事务,还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P>

他们层层剥削,致使各地府库空虚,给国家财政带来了严重的危机。“</P>

贪腐腐败一直是百姓最深恶痛绝,却又无法根除的社会顽疾。</P>

不仅是清朝,其实各个朝代都深受其害。</P>

看到乾隆后期纵容奸臣和贪官污吏,无数观众无不摇头叹息。</P>

“当一个国家贪污横行,却又无人制止时,这个国家其实就已经从上到下烂到骨子里了。”</P>

“贪污横行,民不聊生。我等身为百姓,何时能见到一个清明盛世?”</P>

“唉……不知道苏先生知不知道如何才能根治贪污腐败?”</P>

很可惜,</P>

贪污腐败就便是后世也依旧无法根除,</P>

只能勉力压制而已。</P>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盘点到了乾隆的第三条过失,</P>

“三、文化毁灭,思想禁锢!”</P>

“在之前的解说里,</P>

我曾提及有人将乾隆帝视为华夏步入百年黑暗、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P>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便在于他的文化毁灭政策与固步自封的态度。”</P>

“谈到文化毁灭和精神禁锢,我们不得不提及乾隆帝时期的一大奇观——文字狱。</P>

在清朝以前,华夏历史上的文字狱相对较少。</P>

然而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文字狱却呈现出了爆发性的增长。</P>

康熙年间,文字狱的数量尚不到十起;</P>

雍正年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近二十起;</P>

而到了乾隆年间,更是激增至一百多起!并且每件都判罚极重,差不多都是死刑。”</P>

“清代的文字狱不仅摧残了大量的人才,</P>

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堵塞了言路和信息流通。</P>

这一政策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极度紧张,迫使广大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自我压抑、自我审查。</P>

这无疑是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阻碍和打击。</P>

可以说,</P>

文字狱是导致近代ZG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P>

其深远影响至后世仍然不容忽视。”</P>

“同时,</P>

乾隆帝在文化领域还有另一个不光彩的记录,</P>

那便是他销毁无数书籍的举动。</P>

尽管乾隆朝在文化传播上有些成就,例如修撰了四库全书等。</P>

但事实上,他也借此机会销毁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图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