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清朝的崩塌(2 / 2)

已经威胁到了清皇室的陵寝,</P>

他们狂妄的叫嚣着,要‘取奉天度岁’。</P>

面对如此嚣张的敌人,</P>

从鸭绿江防线撤退的清军,迅速在辽阳东路一带构筑了新的防线。</P>

这条防线西起摩天岭,东至赛马集,绵延约150里,</P>

成为阻挡日军进犯的重要屏障。”</P>

“进犯的日军依然由山县有朋率领的第一军主力担任。</P>

11月中,</P>

日军开始向赛马集发起猛攻,</P>

辽阳东线防御战由此打响。</P>

由于当时已进入冬季,</P>

天气异常寒冷,日军在战备方面显得严重不足。</P>

而清军聂士成部则坚守在摩天岭,</P>

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地形优势,</P>

成功地阻挡了日军的进攻,</P>

并趁机收复了连山关。”</P>

“根据日本大本营的作战计划,</P>

第一军从鸭绿江突入清国境内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协助第二军在大连湾登陆,进而夺取金州和旅顺。</P>

然而,在经过数月的激战后,日军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P>

至3月中旬时,</P>

日军第一军,不得不退守九连城和凤凰城一线,停止了主动进攻。</P>

清军终于小小的掰回一局。”</P>

“在辽阳东路进攻受挫后,日军并未放弃,转而开辟了南路战场。</P>

12月中,</P>

日军第三师团成功攻占辽南重镇海城,</P>

使南路清军陷入了不利境地。</P>

由于淮军在与日军的多次交战中屡遭失败,</P>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月,</P>

清政府决定用湘军名将、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替换李鸿章,以图改变战局。</P>

为了夺回失去的海城,</P>

清军从1月中至2月中,</P>

先后组织了五次大规模的反击战。</P>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五次战斗均以失败告终。</P>

2月下旬,</P>

日本第二军主力结束在山东半岛的战斗后,</P>

通过海路迅速回到辽东半岛与第一军会师,</P>

准备发动辽河下游战役。</P>

在随后的战斗中,</P>

清军连失牛庄、营口、田庄台等要地。</P>

尽管有6万湘军参战,但仍然无法挽回对日作战的败局。</P>

辽河下游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清军陆战的彻底失败。</P>

直隶、京畿等要地,直接暴露在日本陆海军的进攻前沿。</P>

清政府,不得不开始考虑与日本进行妥协议和。</P>

这场战役的失败,</P>

对清政府的威信和统治地位造成了严重打击,</P>

也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危机。”</P>

清朝,慈禧太后的世界里。</P>

不同于其它朝代中被盘点到的帝王,是处在开朝立代之初,</P>

慈禧目前所处的时间,</P>

已经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P>

距离她的死期,还有不到三个月。</P>

此刻,慈禧躺坐于华丽的软塌上,有精无彩的看着光幕。</P>

无数百姓、将士、大臣,</P>

也沉默的看着光幕里的视频直播。</P>

晚清,</P>

那尚未愈合的伤疤,</P>

在苏治的盘点下,</P>

又被无情的揭开,</P>

鲜血淋漓,</P>

腐臭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