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年,皇太极称帝,</P>
将国号由后金改为清,并改元崇德。</P>
在后宫的安排上,他采用了‘五宫制’。</P>
皇后哲哲稳居中宫清宁宫,享受着无上的尊荣。</P>
而极其受宠的海兰珠则被封为宸妃,掌管东宫关睢宫。</P>
相较之下,布木布泰的处境略显尴尬,</P>
她被封为庄妃,位居五宫之末的次西宫永福宫。</P>
次东宫、西宫的两位妃子都比她来得晚,</P>
且都没有生育还嫁过人,反而却都凌驾在她之上。</P>
显然,如果不是看在皇后哲哲、姐姐海兰珠和科尔沁草原的面子上,她或许连五宫主位都入不了了。”</P>
康熙帝看的义愤填膺,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自己的祖母。</P>
而孝庄本人却依旧云淡风轻,</P>
脸上甚至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似乎在缅怀着故人。</P>
她的平静与周围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让康熙帝愈发感到敬佩,“大清国母,实至名归!”</P>
“皇太极称帝第二年,即崇德二年,海兰珠怀孕了。</P>
皇太极闻讯后欣喜若狂。</P>
尽管他已儿女成群,但对于这位心爱女子腹中的孩子,他寄予了特别的期望和关爱。</P>
在海兰珠怀孕期间,皇太极势必会宠幸其他妃子。</P>
而海兰珠的怀孕并不一定能顺利诞下皇子,若在此期间有其他妃子怀孕,很可能会分散皇太极对她的宠爱。</P>
于是,出于维护家族利益的考虑,</P>
海兰珠与皇后哲哲联手,将布木布泰送到了皇太极身边,</P>
以期通过她的得宠,来进一步巩固科尔沁部在后宫的影响力,</P>
从而确保海兰珠和未来皇子的地位稳固无虞。”</P>
“在许多文艺作品中,</P>
海兰珠与孝庄被描绘成,因为争宠而反目成仇的一对姐妹。</P>
但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的。</P>
在大清的后宫里,孝庄、海兰珠与哲哲构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P>
从根本上说,</P>
她们的婚姻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政治目标,</P>
与个人的爱情无关。</P>
只是在这其中,海兰珠更为幸运,</P>
赢得了皇太极的爱情。”</P>
“而这一次,孝庄终于得到了上天的垂青。</P>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七月,</P>
海兰珠诞下了皇八子。</P>
次年二月,孝庄也喜得皇九子‘福临’。</P>
对于皇八子的降生,皇太极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重视。</P>
他不仅为此大赦天下,举办盛大的庆典,</P>
甚至在孩子尚未命名时,</P>
就急于召集博学之士商议,</P>
并公然表示要立这个尚未命名的孩子为皇太子。</P>
这样的举动,无疑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P>
“然而命运弄人,</P>
让皇太极寄于极大期望的八皇子,竟然在出生没几个月后即因病夭折。</P>
就在皇八子去世两天之后,皇九子福临降生。</P>
处于极度悲伤之中的皇太极给这个孩子起名叫‘福临’,</P>
寓意灾难过后大福降临。”</P>
“幼子夭折,让海兰珠深受打击,在皇八子离世仅三年后,她也随之香消玉殒。</P>
当时皇太极正在攻打锦州城,</P>
在接到海兰珠病危的急报后,</P>
他毅然撇下战事不分昼夜地急驰回盛京,</P>
却终未能见到海兰珠的最后一面。</P>
面对逝去的爱人,这个铁血一生的男人当众放声痛哭。</P>
为了悼念海兰珠,皇太极举行了隆重的国丧仪式。</P>
在这段期间,因为对丧期礼仪的不够恭敬,他甚至严惩了两位亲王,可见他对海兰珠的感情之深。</P>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