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孝庄初登舞台(2 / 2)

在海兰珠死去两年之后,</P>

皇太极也带着对这位深爱女子的无尽怀念,走到了生命的尽头。</P>

同为妻子的孝庄只能站在一边,旁观自己的丈夫和姐姐的爱情。</P>

好在这个男人给她留下了一个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儿子。</P>

由于皇太极并未明确指定继承人,</P>

也可能是这份遗嘱已经被毁,</P>

清朝统治层围绕皇位,展开了激烈争夺。</P>

布木布泰的身体里,流淌着成吉思汗的血液。</P>

她有着勇敢、刚毅的性格,</P>

也拥有不凡的智慧和政治才华。</P>

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大展鸿图了。</P>

在未来的岁月里,</P>

她将在满族宫廷的斗争漩涡和对外战争的汹涌潮流中,奋斗一生,庇护大清王朝。”</P>

“回到重点。</P>

皇太极死后,有能力竞争皇位的,主要是三个人:</P>

其一、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P>

其二、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P>

最后,便是孝庄的儿子,福临。</P>

豪格和多尔衮这两位亲王,可都是拥有独立势力的亲王。</P>

豪格作为皇太极唯一的封王之子,</P>

统领着八旗中的正黄与镶黄两旗,手握半数八旗的兵力,备受众人拥戴。</P>

而多尔衮,则战绩斐然,名震四海,</P>

掌有正白与镶白两旗的兵马大权,</P>

更得数位亲王的效忠,威名远扬。</P>

再看福临,他不过是个稚气未脱的六岁孩童,没有任何没有任何权势。</P>

但他是孝庄的儿子,</P>

她有足够的智谋为福临争夺皇位。”</P>

“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女真入主中原已是显而易见的趋势。</P>

而豪格和多尔衮,他俩无论谁登基,</P>

都免不了引发一场大内战,</P>

势必影响入主中原的步伐,这显然是他俩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P>

所以,豪格和多尔衮都没有轻启战端。</P>

这种局势对第三者福临,反而是绝好的机会。</P>

不过机会,也需要实力派的支持。</P>

因此,孝庄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决定争取多尔衮。”</P>

“孝庄对多尔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P>

按照正史、野史的暗示,她甚至不惜委身多尔衮。</P>

不过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至今仍然是个谜。</P>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成功地赢得了多尔衮的支持。</P>

多尔衮这位权势滔天的亲王,最终选择了站在福临这一边,并坚决拥护他登上了皇位。”</P>

“福临即位后,是为顺治帝。</P>

而年仅三十一岁的庄妃也晋升为皇太后,史称孝庄皇太后。</P>

在这一系列的政权更迭中,</P>

庄凭借她的智谋与决断,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帝位,巧妙地收获了最终的胜利。”</P>

“顺治称帝时,关内正是一片混乱。</P>

彼时,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的统治走到了尽头。</P>

消息传到清廷,</P>

孝庄皇太后当机立断,决定调动全国兵马,大举入关!</P>

多尔衮被委以重任,担任前锋军的统帅。</P>

不久之后,</P>

李自成在清军的铁蹄下败下阵来,</P>

他在北京城内疯狂掠夺一番后,便匆匆逃离。</P>

清廷迁都北京,入主中原已成定局。”</P>

说到这儿,苏治忍不住叹息一声,道:</P>

“可怜大明王朝没有被异族攻破边疆,反倒被自己同胞刺穿了心脏。</P>

偌大的疆土,最终拱手送给了女真人。</P>

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