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P>
共同守卫百济府城。</P>
显庆五年(660年)十一月,</P>
百济国第三十一代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隆、泰等五十八人,</P>
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P>
至此,</P>
他已经消灭了三个国家,</P>
还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P>
这样的功勋可谓震古烁今。</P>
唐廷‘赐天下大酺三日’,以示普天同庆。</P>
并加授苏定方其子苏庆节为尚辇奉御。”</P>
“值得一提的是,</P>
大唐此次攻灭百济国的战争,</P>
是一场非常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P>
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历朝历代前所未有。</P>
它不仅展现了唐朝初年强大的水军实力,</P>
更凸显了当时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P>
而此战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P>
高句丽失去了盟国百济,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P>
此消彼长之下,</P>
唐朝可以将百济故土作为战略据点,</P>
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的有利态势,</P>
并为后续高句丽的灭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唐朝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无不欢欣鼓舞,议论纷纷。</P>
“哈哈哈!高句丽的末日就要到了,看你们这群家伙还能嚣张多久!”</P>
“苏定方,确实很厉害啊!”</P>
“献俘献了三次,而且还都是国王级别的俘虏,简直太残暴了!”</P>
“苏定方灭的国家好像都不太强吧?”</P>
“确实,突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强大的突厥了。</P>
而且他还有强大的唐朝作为后盾,</P>
要是换成大怂的话,</P>
恐怕苏定方献俘的时候,就是被拉下去砍头的时候吧?”</P>
“不可能!苏定方根本等不到灭国,就会被撤职查办了。”</P>
“唉……可怜的岳飞……”</P>
视频继续直播,</P>
“当年(贞观十九年),</P>
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P>
率领李积、李道宗等多位名将领讨高句丽。</P>
可在围攻安市城时,他们一直打到了九月,却依然未能将其攻克。</P>
随着冬季的到来,</P>
草枯水冻,环境变得极为恶劣。</P>
唐军难以为继,</P>
李世民只得撤军,错失了消灭高句丽的良机。”</P>
“而这一次,唐高宗誓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P>
在苏定方回国献俘后不久,</P>
他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其,第二次征伐高句丽的行动。</P>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P>
朝廷正式发布诏令,</P>
以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P>
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P>
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P>
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P>
各自率领大军,</P>
分多路进击高句丽。</P>
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P>
“龙朔元年(661年)一月,</P>
朝廷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P>
四月底,李治欲效仿父亲率军亲征,却被武后谏阻,未能成行。</P>
五月初,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P>
朝廷重新任命左骁卫大将军、凉国公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P>
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P>
以及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乐安县公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P>
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共伐高句丽。”